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连续2年对玉米不同栽培密度和施肥比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禾1号在平塘县中等肥力土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栽5 000~6 000株/667m2为,适宜施肥量和配比为农家肥1 000kg/667m2,纯氮10kg/667m2,五氧化二磷4.5kg/667m2,氯化钾9kg/667m2。  相似文献   
22.
23.
<正>一、气候土壤概况224团红枣产区主要分布在1~6连,1~4连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本区的气候特点: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大,无霜期长,灾害性天气频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均较大,≥10℃年积温  相似文献   
24.
水平井是长南区块天然气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快速钻井是提高水平井开发效益的关键。在CQSP-1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优化低黏切、低固相的钻井液配方。应用随钻防漏堵漏技术,改进承压堵漏工艺;针对延长组和“双石层”的防塌试验,提高钻井液防塌能力;形成一套水平井快速钻井液技术。长南区块使用快速钻井液技术完成了4口水平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34%,平均钻机月速提高了29.04%。解决了长南区块三开天然气水平井施工中的井漏、井塌频繁,钻速慢等难题。  相似文献   
25.
设施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地区瓜果类作物,一般是以露地栽培为主,但采用这种常规栽培方式,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为了提高本地区西瓜栽培效益和种植户的积极性,提倡利用本地光热资源,充分发挥设施大棚的功能与效率,大力推广设施西瓜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6.
黄光辉  李琼 《畜禽业》2018,(1):57-58
猪消化道积食是指食物在猪的肠胃中无法完全消化,积留在肠胃中引起猪积食。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喂方式不正确,采食不规律,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等,手术是目前治疗猪消化道积食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在预防方面,首先要设置科学的饲养程序,其次减少饲养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并重视仔猪消化道积食的预防。  相似文献   
27.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25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 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旋耕显著降低0~10 cm土壤体积质量,翻耕则降低0~20 cm体积质量;随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逐渐降低。翻耕、旋耕均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壤总孔隙,同时翻耕显著增加了10~20 cm土壤总孔隙;翻耕、旋耕显著提高了5~10 cm毛管孔隙。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10~20、20~30 cm土层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且10~20 cm翻耕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饱和导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翻耕、旋耕有效穗数与免耕相比分别提高了24.1%、22.3%;冬小麦的实际产量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分别比免耕增产11.8%、16.9%。总之,长期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8.
1园地规划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小区。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区内的道路建设、灌溉系统(灌溉管网)设计、防护林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使各项基础设施的设置与配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9.
黄光辉 《福建茶叶》2016,(5):386-387
赣南客家采茶舞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在中原文化与土族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采茶舞的形成、演进和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对茶文化与民俗对赣南客家采茶舞的影响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0.
做好油菜移栽工作中的"六个坚持",是确保油菜高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提出油菜种植者应该以科学种田的态度,认真贯彻这"六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