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绿色生态协调发展和注重农业结构调整,将粮改饲作为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种养关系调整的重要举措。广西自2016年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工作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4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粮改饲文件精神,大力推广粮改饲,将部分籽粒玉米改种为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粮食去库存的重要切入点,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和谐格局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2.
正获农业部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表扬2016年度专项工作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的通报》(农办发[2017]9号),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获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因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扎实有力,江西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江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3亿元,累计补贴机具近230万台,带动农机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耕作措施对土壤健康和作物营养品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集约化农田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田间试验自2012年起在山东德州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轮作。设置4种耕作模式处理:传统耕作、旋耕、休耕和免耕。2020年,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采集小麦籽粒样品分析其营养品质。  【结果】  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休耕和旋耕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全氮及有效磷含量,休耕还显著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免耕、休耕和旋耕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休耕及免耕处理提高土壤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从营养品质变化来看,休耕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的含量,旋耕和免耕显著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除天冬氨酸外,其他16种氨基酸组分变化趋势与氨基酸总量变化基本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淀粉、铁、锌、硒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铵态氮(F=25.7,P=0.002)、微生物量碳(F=4.9,P=0.008)、全氮(F=3.3,P=0.028)、土壤pH (F=3.1,P=0.036)是影响小麦营养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  【结论】  减少对土壤扰动的耕作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改变土壤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结构,与旋耕、免耕相比,休耕更有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微量元素、氨基酸组分含量的积累,是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和提升小麦营养品质的有效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44.
黄兰 《甘肃农业》2006,3(2):23-24
农民问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历史上两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成功的原因,论证了在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给农民真正的国民身份。  相似文献   
45.
184柱花草,原产南美洲,1973年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农艺学家采集并保存于种子库中,编号CIAT184。1982年引入我国,1988年由广西牧草工作站引入我区种植。该草喜潮湿的热带气候.在南宁以北为一年生,南宁以南为多年生。耐酸性瘦上,能在pH5~5.5的各类土壤生长。耐干旱,抗炭疽病能力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是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蛋白质饲料,为了科学利用和探讨184柱花草在家兔中的饲用价值,为家兔的日粮设计提供依据,本试验进行了家兔对184柱花草消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46.
蘑菇菌种有气生型、贴生型(匍匐型)和线状型等,不同型菌种的产量也有差异。多数人认为,贴生型的产量最高,但在培养斜面母种时,菌丝生长缓慢,接入粪草料或麦粒培养基后,菌丝恢复生长也不快,甚至还会死亡。本试验以四种培养基,观察了贴生型蘑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菌落特征,结果以玉米粉-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快,色白,粗壮而均匀。接入粪草料后,菌丝只需2天就能长入培养料。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杂种山羊喂青饲料同时补饲精料的效益,选纯种努比亚公羊与都安黑山羊母羊杂种一代,6月龄、30kg左右的山羊60只,随机分为A、B两个处理组,每组30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A组即对照组,模拟放养模式,只喂青饲料(象草、玉米秸秆等),任意采食。B组即试验组,每天青饲料(同A组),任意采食,同时添加适量的精料,精料的量按体重1%添加。试验期35天。结果:B组与A组比较,毎只羊多饲喂精料9.8kg,青草少饲喂18.5kg,多增重1.1kg,多得22.1元。结论:补充适量精料,不仅不亏,而且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瘦素受体基因(LEPR)在贵州白山羊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EPR基因在贵州白山羊心、肝、脾、肺、肾、肠、背肌、腿肌和皮下脂肪9个组织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LEPR和内参基因GAPDH的熔解曲线均呈单一峰形,说明所选条件可准确定量LEPR基因在贵州白山羊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具体表达量为脂肪脾肺背肌肠肝肾心腿肌。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稻瘟病菌侵染阶段4个致病基因在UV-B辐射处理下表达的研究,探索UV-B辐射影响稻瘟病菌致病力的机理。试验利用紫外灯模拟0、2.5 kJ·m~(-2)和5 kJ·m~(-2)的辐射强度处理稻瘟病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4个致病相关基因Chitinase、MGP1、MAGB、CPK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加,MGP1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而Chitinase、MAGB、CPKA表达下调,在去除UV-B后6、24 h,其表达都有所回升。其中Chitinase和CPKA的表达整体受5 kJ·m~(-2)强度影响较大,尤其在辐射120 min时表达分别下调了94%和61%。MAGB的表达变化则在2.5 kJ·m~(-2)时更大,从辐射开始到结束,表达分别下调了57%、17%和40%。从对应侵染阶段的染色实验得知,UV-B能有效抑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芽管、附着胞、侵染菌丝的萌发和生长,5 kJ·m~(-2)处理下影响程度更大,与对照相比,各阶段生长量分别减少了45.1%、82.2%和75.2%。总体来看,增强的UV-B辐射会使这些致病基因的表达下调,减少和抑制稻瘟病菌侵染阶段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稻瘟病菌致病力,其中在5 kJ·m~(-2)辐射强度时有更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tyrosine 即 Peptide YY,简称 PYY)是一种胃肠激素,主要由结肠和回肠黏膜的L细胞分泌.它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端为酪氨酸残基,羧基端为酪氨酸酰胺结构.目前已发现PYY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等.目前的大多数研究表明,外周灌注PYY3-36可以抑制人和啮齿动物摄食.现将酪酪肽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之一酪酪肽3-36(即PYY3-36)与摄食调节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