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种植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新型适用的农机具进行研制开发,逐步加强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农产品加工以及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的地貌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山区乡镇的共性是坡耕地比重大,农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因此在我市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不利因素比较多.如何农机推广工作,是农机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种植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新型适用的农机具进行研制开发,逐步加强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农产品加工以及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思茅地区3、4月产晚春羔羊生长缓慢,死亡率亦高。经观察发现与寄生蠕虫有关外,与球虫感染亦有密切关系。经对两批30和60日龄检出卵囊阳性并呈生长趋缓的羔羊,进行抗球虫药治疗实验,用药后30天,羔羊体重增加2.1 ̄2.5kg/只,而不用药对照组仅增0.5 ̄1.7kg/只。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HI)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忠 《中国家禽》2000,22(5):29-29
采用β-微量法进行HI试验,在96孔V型微量板上进行,用针管定量稀释器稀释,一次可同时稀释4排孔。除特殊说明外,抗原与血清均在室温(18℃~20℃)下作用20min后加入0.5%的红血球,振荡混合后静置30~40min判定结果。1抗原浓度对HI试验值的影响分别用含1,2,4,8和16血凝单位的抗原对同一份阳性血清作HI试验。结果表明,随抗原浓度增加,HI滴度逐渐下降,每增加1倍浓度,下降0.9~1.1log2。2不同浓度的红血球对HI效价的影响试验选用0.25%,0.5%和1%三个浓度的红血球作比较试验,结果这3…  相似文献   
16.
黄文忠 《中国家禽》1999,21(5):32-32
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杀菌作用快而强。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胞均有效,杀菌谱广。现将其制法、浓度测定及临床应用简述如下。1配制原理以硫酸为溶媒,过氧化氢与冰醋酸反应生成过氧乙酸,反应式如下:CH3COOH+H2O2H2SO4→CH3COOOH+H2O2...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10月开始,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广州、从化、惠州、高州、茂名等地,在山区饲养的中蜂发生了一种过去从未发生过的病害,来势凶猛,死亡率高,蜂群群势迅速下降。1 症状发病蜜蜂是以幼年和青年工蜂为主,工蜂爬出巢门外跌于地面,或提脾检查时,工蜂从脾上跌落箱底。有的处于无力状态,爬动缓慢,很难上脾;有的表现为兴奋型,像炒米花一样,往上弹跳,然后腹部朝上,在箱底或地上快速打转,短则20多秒钟多则数分钟后就死亡。死亡的工蜂两翅张开,呈“个”字状,吻不外伸,腹部向内收缩不明显。有的工蜂死于巢房中,一律头朝里,尾朝外。巢门口…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三种蜂蜜的氨基酸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蜜蜂的营养是影响到蜜蜂抗病等抗逆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不良的掠夺性生产方式,忽视了蜜蜂对营养的需要,引致蜜蜂多发病,是当前养蜂生产碰到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文忠 《中国家禽》2001,23(6):20-21
鸡白痢发生特点是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污染面积大,对养禽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防治药物的使用尽管可以减少死亡,具有短期的经济价值,但并不能杀灭所有病原菌。 Bottorff和 Kisser观察表明使用磺胺药治愈的病鸡, 12周龄全血平板试验有 90%为阳性。 Frans发现 0.011%呋喃唑酮能显著降低雏鸡白痢病的死亡率,但治疗 4周后仍有白痢沙门氏菌排出。抗生素应用亦是如此。 Boindi等发现多粘菌素 E虽能提高感染雏鸡成活率,但从幸存鸡中分离到了鸡白痢沙门氏菌,而且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免疫办法。因此,防治绝对不能代替可靠的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