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低鱼粉饲料中补充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在凡纳滨对虾上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0.40±0.00)g的凡纳滨对虾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对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共配制7种试验饲料,对照组为30%的高鱼粉饲料,试验组饲料为用豆粕、花生粕和鸡肉粉混合蛋白质源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16.67%、33.33%和50.00%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或晶体蛋氨酸,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各组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对虾的全虾粗蛋白质、干物质含量与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全虾粗灰分含量以对照组最高,但与复合蛋白质源替代16.67%、33.33%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鱼粉替代水平的升高,羟基蛋氨酸钙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晶体蛋氨酸组则呈下降趋势;同时,羟基蛋氨酸钙组与晶体蛋氨酸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葡萄糖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与补充晶体蛋氨酸相比,低鱼粉饲料中补充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地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但效果仍不及对照饲料。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绒毛的影响。试验共配制5种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植物精油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2%、0、0.02%,对应的鱼粉含量依次为25%(对照组)、22%、22%、19%、19%。选取初重为(0.33±0.01)g的凡纳滨对虾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降低饲料鱼粉含量的同时添加植物精油可显著升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P0.05),但对存活率(SR)、肝体比(HSI)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饲料效率(FE)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F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WGR、SGR、PER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全虾和肌肉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中肠超微结构发现,与未添加植物精油相比,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能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肠道绒毛脱落状况。由此得出,在降低鱼粉含量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0.02%的植物精油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大豆浓缩蛋白质(SPC)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6组等氮等脂饲料,SPC替代鱼粉水平分别为0、10%、20%、30%、40%和60%。选用初始体重为(2.17±0.02)g的黄颡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养殖桶)放养30尾黄颡鱼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SPC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黄颡鱼成活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脏体比、肠脂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当饲料中SPC替代鱼粉水平不超过20%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P0.05),而当替代水平提高到30%以上时,这2个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2)SPC替代鱼粉水平对黄颡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灰分,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然而,当SPC替代鱼粉水平从10%升高至20%和30%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当SPC替代鱼粉水平从10%升高至20%以上时,肌肉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3)SPC替代鱼粉水平对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含量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在SPC替代鱼粉水平为30%时达到最大值;随SPC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总胆固醇含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4)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SPC替代30%组达到最大值,肝脏丙二醛含量达到最小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各组间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SPC替代鱼粉水平对胃淀粉酶、前肠淀粉酶及肝脏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当SPC替代鱼粉水平为10%时,胃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前肠淀粉酶活性为最小值,肝脏淀粉酶活性在SPC替代鱼粉水平为40%时为到最小值。本试验结果表明,SPC替代20%鱼粉(饲料中SPC的添加量为10.72%)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抗氧化酶活性等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肉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粗脂肪含量为10%),6种试验饲料中鸡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25%、10.51%、15.77%、21.03%和31.54%,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0%、20%、30%、40%和60%。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17±0.02)g的黄颡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0增加到2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当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由30%增加到60%时,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则显著降低(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对黄颡鱼幼鱼的肥满度、脏体比和肠脂比无显著影响(P0.05)。黄颡鱼幼鱼全鱼和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黄颡鱼幼鱼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比例大于10%时,黄颡鱼幼鱼的胃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鱼粉替代组黄颡鱼幼鱼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在鸡肉粉替代30%鱼粉组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颡鱼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20%鱼粉替代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和60%鱼粉替代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鸡肉粉替代鱼粉对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鸡肉粉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20.84%。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山楂提取物对小鼠生殖细胞突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提取物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不具有致突变作用,并且对小鼠生殖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猛强  黄文文  周飘苹  金敏  邱红  周歧存 《水产学报》2015,39(11):1690-1701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小麦淀粉水平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肝脏糖酵解和糖异生关键酶活性、血清指标、糖原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实验设计,共配制6组饲料,包含2个蛋白质水平(41%、46%)和3个小麦淀粉水平(10%、20%、30%),选取初重约为(14.84±0.16) g的大黄鱼9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和小麦淀粉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大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在相同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下,饲料小麦淀粉水平对大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和小麦淀粉的交互作用对大黄鱼肝脏6-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PEPCK)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1%时,饲料小麦淀粉水平对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且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随着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对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6%时,饲料小麦淀粉水平对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且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均随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实验表明,大黄鱼在高蛋白质水平下能够有效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降低血糖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并且未显著影响增重率;在低蛋白质水平,血糖含量和肝糖原含量随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增重率随着饲料小麦淀粉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表明在低蛋白质水平下高小麦淀粉水平对大黄鱼的生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是构建种薯工厂化生产的现代繁种工业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但该技术正受制于试管薯诱导率低及个体质量小的问题。试管薯的生育进程包括试管苗壮苗、试管薯诱导和膨大,并受基因、物理环境和外源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物理环境因子,光驱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光密度与光谱对试管薯的诱导、膨大期物质积累以及光合产物的转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光环境因子优化是提高马铃薯脱毒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可行途径之一。试管薯是植物储藏器官,探索光密度和光谱影响其生育进程的机制,将有助于从物理光谱角度,更精细地获取光谱调控植物储藏器官发育的知识,有助于试管薯产量与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已成为泥鳅集约化养殖的重要方法,其中,人工催产又是人工繁殖的核心部分。通过采用不同配比的催产激素对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统计催产后自然受精获得的卵粒数,并比较相应的药物成本后认为,催产激素浓度越高,相应的催产效果越好;相同药物成本下,混搭催产所产的卵粒数远高于单一催产所产的卵粒数,50IU/0.2mLHCG+0.25μg/0.2mLLRH-A2+0.2mg/0.2mLDOM混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分别于不同季节在闽江流域福州过境段的洪山桥和解放大桥断面采集水样,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用多元PCR方法对不同季节分离的大肠杆菌毒素基因的时空分布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分离的2 015株粪大肠杆菌中发现840株潜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别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检出的10种毒素基因中,以扩散性黏附素基因(aidA-1)、热稳定性肠毒素基因(astA)和耐药性因子(sepA)为最多;细菌总量、大肠杆菌总数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总数在冬季较少,春季较多,夏秋季节达到全年数量的高峰;潜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毒素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在冬季最少,春夏季上升,秋季最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引进的小西瓜品种从叶比重、光合特性、综合抗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方面比较了其露地栽培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京欣在每个时期的叶比重、叶绿素含量较高,发病率较低;京欣的净光合速率比黑美人和京秀分别提高16.01%和26.37%,荧光参数Fv/Fm、Fv/Fo也高于黑美人和京秀,水分利用效率较二者分别提高14.3%和83.4%,产量和品质均优于二者,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在生产上值得推广。黑美人的综合性状略低于京欣,也是一个可以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