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在大豆田中广泛应用。黑龙江省多数情况下是春季低温干旱,使乙草胺的药效不能稳定发挥,但在有些低洼地区又经常出现药害。为了探讨气象条件对乙草胺药效和药害的影响,作者于2003—2004年5月至9月,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场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害有明显影响,土壤高湿条件下乙草胺药害最重,湿度适中乙草胺药害最轻,土壤干旱乙草胺药害程度轻于前者而重于后者。乙草胺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状况随药害加重而明显下降。乙草胺药害越重,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大,表现为株高、株鲜重、根鲜重、百粒重和产量降低,根长变短,单株有效荚和粒数减少。  相似文献   
102.
103.
豆田残留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有除草剂污染的豆田土壤和无除草剂污染的正茬土壤分层采集土壤样本,在盆栽条件下种植甜菜,鉴定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0~10 cm土层植株生长到4叶期全部死亡,表明该层残留农药最多;10~20 cm土层对甜菜生长产生严重抑制,表现为株高降低37%,鲜重降低31.7%;20 cm以下土层的甜菜正常生长,该层氯嘧磺隆的残留量对下茬作物无明显影响。通过对特定指示作物甜菜苗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揭示了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消除残留除草剂药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向日葵田杂草有20科55种,其中阔叶杂草17科43种占78.2%,禾本科杂草9种占16.4%,其它3种(鸭跖草科、百合科、木贼科各1种)占5.5%。一年生杂草30种占54.5%,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7种占12.7%,多年生杂草18种占32.7%。出现频率50%以上的杂草10种,分别为稗草、藜、铁苋菜、香薷、金狗尾草、苣荬菜、苍耳、问荆、反枝苋、鸭跖草,这10种杂草可视为东部地区向日葵田的主要优势杂草。  相似文献   
105.
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鸭跖草的生物学特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鸭跖草的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发生盛期出苗的鸭跖草生长发育速度快。鸭跖草植株可多次分枝,分枝数可多达几十个,着地节能生根,植株生长较繁茂,种子随熟随落。鸭跖草种子出苗的适应播种深度为5-10cm,将7-10叶期的鸭跖草苗拔出晾晒3d后移栽,成活率达100%,晾晒7d成活率也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06.
杂草抗药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酰胺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乙草胺单用及与广灭灵混用不同施药方法对大豆苗期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无论是单用还是混用混土处理都会使大豆出苗时间延迟,并且降低最终出苗率。乙草胺单用及与广灭灵混用不混土处理,对大豆植株地上部影响较大,大豆出苗后真叶和1复叶叶片皱缩,以后再长出的叶片生长正常;大豆苗期株高、地上部鲜重均低于不施药对照,而对根的影响较小。乙草胺单用及与广灭灵混用混土处理对大豆苗期地下部有明显影响,大豆幼苗主根短、侧根少,大豆苗的根长比对照短,但根鲜重没有明显差异,对地上部影响较小。广灭灵单用无论混土处理还是不混土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08.
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春小麦的安全性,该研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春小麦使用的适宜的施药时期为小麦苗后4~5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株高不超过5cm;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18.0~22.5g·hm-2,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供试的春小麦安全。施药后30d,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合计株防效为95.9%~99.2%,鲜重防效为97.6%~99.7%。  相似文献   
109.
除草剂药害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除草剂药害司法鉴定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土地档案、慎重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提高施药技术等预防除草剂药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为评价氟磺胺草醚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室内毒土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差异及其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东农888对氟磺胺草醚最敏感,IC50为0.59 mg·kg-1,其次为垦粘1号,耐药倍数仅为1.10;龙467、高油186、龙单38等8个品种的敏感性中等,耐药倍数为2.88~5.25;吉单27、先玉335等6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倍数为5.71~8.83,其中,吉单27、先玉335和东农888、垦粘1号对氟磺胺草醚敏感性差异显著。氟磺胺草醚对4种玉米的PPO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影响均随残留量增加而逐渐增大,氟磺胺草醚对玉米PPO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抑制与品种的耐药性呈负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氟磺胺草醚产生的敏感性差异源于PPO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