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92-2003年进行了模拟普施特和豆磺隆土壤残留对后莅作物甜菜的安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普施特低剂量62.5mL/hm^2。即对甜菜有严重药害,甜菜苗鲜重降低90.9%;普施特125mL/hm^2以上各处理,甜菜苗全部死亡。豆磺隆低剂量0.25g/hm^2对甜菜的保苗株数、苗高、苗鲜重影响较小,但产量降低17.9%;高剂量2、4g/hm^5处理药害严重,甜菜死苗率90%以上,产量降低92%以上。广灭灵975-3000mL/hm^2各剂量处理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均无明显药害。株鲜重和产量与不施药对照相近。金豆1000、1500mL/hm^2低剂量处理,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药害轻微,可以种植,24个月后可以安全种植甜菜;金豆2000、3000mL/hm^2高剂量,施药后12个月对甜菜有明显药害,不可以种植;24个月后药害轻微,可以种植甜菜。金普施特低剂量1250mL/hm^2和倍量2500mL/hm^2处理对甜菜均有药害。施药后12个月药害重于24个月和36个月。但36个月后高、低剂量下仍有药害,仍不能安全种植甜菜。阔草清60、120、180g/hm^2各处理,施药后12个月均有较重药害.不能种植;施药后24个月时,60g/hm^2低剂量处理药害虽然较轻,但仍与不施药对照有较大差异,也不能安全种植,高剂量处理药害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玉米大豆轮作区翻耕和免耕2种耕作模式下大豆田0~30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结果]2013—2015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翻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6科28种,免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6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大豆田均有分布。翻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铁苋菜、龙葵、藜和委陵菜,免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龙葵、铁苋菜、稗草、藜和马唐,杂草类型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248.2粒/m2,主要分布在0~5、15~20、20~25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181.5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龙葵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0~5、10~15、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龙葵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5~10、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结论]免耕和翻耕对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影响不大,不同耕作模式对杂草相对优势度和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时间(季节)流行动态和空间流行动态的系统研究,绘制出时间流行曲线和空间流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上及不同菌株在相同玉米品种上的致病性和发展速度有差异,并随着调查时间的延后,病情指数有增加趋势,流行曲线经过升高—平稳的循环过程达到高峰值,8月下旬至9月初各个品种均达到发病高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以中心传播方式进行传播,随着距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大,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病情指数均有降低趋势。不同发病时期每个距离调查点的不同方向病情指数存在差异,距菌源中心较远处,东向比西向发病重,而发病前期和发病中期南向比北向发病重,发病后期距菌源中心近处各个方向无差异。  相似文献   
34.
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佳木斯地区1981-1994年间大豆灰斑病发生程度和相应年份的相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个非特殊灾变年份大豆灰斑病流行趋势预测初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5.
收乐通防除春大豆田杂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28种除草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8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适用于大豆田使用的几种除草剂中 ,广灭灵、施田补和氟乐灵在推荐剂量下应用对大豆安全 ;精禾草克、拿捕净和威霸使用推荐量或加倍量对大豆均安全 ;赛克、速收、乙草胺、都尔和普乐宝在正常剂量和正常气候条件下对大豆安全 ,药后低温多雨或土壤湿度大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药害 ;豆磺隆、宝收、阔草清、2 ,4 -滴丁酯作土壤处理时对大豆安全 ,而作茎叶处理时会产生药害 ;茎叶处理剂虎威、杂草焚、克阔乐、利收、普施特、金豆等 ,正常剂量下也有产生药害 ,但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而百草敌、2甲 4氯、玉农乐、宝成、百农思、伴地农和阿特拉津等非适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剂 ,使用正常剂量就能使大豆产生相当程度的药害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7.
速收土壤处理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仍以残效期较长的三氮苯类除草剂为主,如阿特拉津、赛克津等,国内许多农药厂家开发的除草剂混剂也以阿特拉津或赛克津为主要成份.这类除草剂对玉米安全、除草效果也比较好,且价格较便宜,但三氮苯类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后茬敏感作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长期使用还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新近开发的除草剂50%速收可湿性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及对玉米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以期寻找高效、安全、对环境友善的玉米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向疫病监测的转变,我国兽医工作方式的转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是兽医保护动物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兽医工作转变的方向所在。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我国动物疫病监测的情况,并提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以推进兽医工作方式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9.
北方寒地稻区稻瘟病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地处东北寒地的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稻瘟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北方寒地两个水稻主要产区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稻瘟病流行趋势预测数学模型,模型的历史回拟率分别为84%和81.9%,根据专家对稻瘟病发生规律与水稻品种,环境条件和气象因素间关系的分析,制定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小区修正预报调整因子,经实际应用证明调整因子的评价是准  相似文献   
40.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不同生态区群体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60份稻瘟病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8个纯菌株。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方法,测定了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怀。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部分稻区的稻瘟闰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