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以海南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对称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3内含子(intron 3)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in-tron 3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intron 3的第335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A→G的转换造成。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5%,18.2%,18.2%,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不同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利用血液生化指标间接选育海南黑山羊肉质的可能性,用SAS软件分别分析了海南黑山羊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决定程度,建立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球蛋白与肌间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4945,P<0.01),球蛋白对肌间脂肪含量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肌间脂肪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葡萄糖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14,P<0.05),葡萄糖对肌纤维直径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肌纤维直径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选择血液中球蛋白低的羊只有利于形成肌间脂肪丰富的海南黑山羊新品系;选择血液中葡萄糖高的羊只有利于形成肌纤维直径细的海南黑山羊新品系.②海南黑山羊各血液生化指标对其肌间脂肪和肌纤维直径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1=0.6000X1-0.1611X2-0.6238X3+0.1816X4-0.0586X5-0.0849X6-0.0691X7和Y2=-0.0763X1+0.0629X2+0.2348X3-0.3403X4-0.3919X5+0.3140X6-0.2174X7.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α-硫辛酸对海南黑山羊育肥羔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0只3月龄、体重相近(10.71±0.42)kg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粗饲料为新鲜王草,精饲料中分别添加0、300、600mg/kgα-硫辛酸,正试期70d。结果表明,日粮精料添加600mg/kg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黑山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换效率(P0.05)。日粮精料中添加300~600mg/kgα-硫辛酸对海南黑山羊日均养分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海南黑山羊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洗纤维、酸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会提高钙、磷、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600mg/kg硫辛酸可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日增重,对海南黑山羊日均养分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钙、磷、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在海南夏季高温饲养条件下,山羊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其精液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成年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5mg/kg Se(Se组)、基础日粮+100mg/kg VE(VE组)和基础日粮+0.5mg/kg Se+100mg/kg VE(Se+VE组),试验期93 d。试验期结束前1周采集精液,评价精液品质、测定精浆抗氧化酶活性和精液热休克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Se和VE对海南黑山羊射精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Se和VE能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1);极显著增加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补饲Se和VE还极显著降低了精液HSP70和HSP90mRNA的表达水平(P<0.01),但各补饲组之间对精液品质改善效果和热休克蛋白表达丰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补饲Se和VE有助于提高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季节山羊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同时还能增强精浆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精液品质,进而起到缓解环境热应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本场多年饲养经验,总结海南黑山羊引种、隔离、驯化等操作技术,以期能解决养殖户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的块根块茎作物中,木薯(Manihot es- culenta Cranta)是热带地区最重要的热能资源,同时其嫩茎和叶片又是产量、质量俱优的蛋白质来源.木薯嫩茎叶干粉的蛋白质含量为15.8%~40%,而且品质与大豆相当,其营养成分与麸皮大同小异,综合利用木薯块根和其嫩茎叶作为畜禽的主要日粮,对缓解我国华南地区的能量饲料和部分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方优势,发展潜力很大.本试验的目的是寻求用木薯叶粉代替配合饲料中的麸皮,以及适宜本地的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南黑山羊早期体重的基本统计量、相关系数计算及Logistic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了海南黑山羊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早期体重的变异都很大,有很大的选择提高空间;海南黑山羊母羊初生、6月龄和周岁体重都严重退化;可以用2月龄体重作为海南黑山羊体重早期选择的指标;海南黑山羊生长曲线为Wt=18.695×(1 0.5822e-0.5043t)-1(R2=0.9910,P<0.01),拐点月龄M=1.0728(32.184d)。  相似文献   
18.
测定并比较海南黑山羊、萨能奶山羊及其F1B和F1W的体质量与体高、体斜长、胸深、胸宽、胸围、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并对海南黑山羊与F1B和F1W的产奶性能做了比较。结果表明:F1B和F1W的体质量分别比海南黑山羊提高5.24%和29.80%,杂交效果显著;与海南黑山羊相比,F1B除体高外其余体尺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F1W各体尺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除体斜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程度;F1W的产奶性能与海南黑山羊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α-硫辛酸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30只3月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精补料中添加0、300、600 mg/kg的α-硫辛酸。在7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液中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精补料中添加600 mg/kgα-硫辛酸显著提高了海南黑山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精补料中添加α-硫辛酸升高了山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浓度,并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浓度。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300~600 mg/kg的α-硫辛酸可促进黑山羊机体的蛋白质沉积和合成,增强黑山羊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黑山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海南夏季羊舍小气候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热带地区舍饲羊舍内小气候环境条件,选用34只成年海南黑山羊于海南夏季高温季节(5月末~8月末)开展饲养试验,测定不同饲养密度下羊舍空气温湿度、个体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双坡顶单列式高床羊舍内平均温度与羊舍外界环境温度差异不大(P0.05),但舍内温度稍低于羊舍外界环境约1~3℃;羊舍外界环境相对空气湿度显著低于中高饲养密度的舍内湿度(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温湿度指数测算结果反映试验羊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高温季节不同饲养密度的舍饲养殖对羊干物质采食量、直肠温度和脉搏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高饲养密度下,羊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饲养密度的个体(P0.05),呼吸频率也较中低饲养密度的个体明显加快(P0.05)。因此,双坡顶单列式高床羊舍小气候基本满足环境能够满足肉羊生产需要,适宜在海南推广使用。在高温季节需加强通风降温,同时要调整合理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