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麻醉剂MS-222及其麻醉效果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醉剂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的捕捉、运输、取样、测量等渔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和受到的损伤,以达到提高成活率和提供准确科学数据的目的.麻醉剂MS-222具有使用浓度低,入静快,作用时间长,复苏快,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1].目前,MS-222是美国FDA(Ir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的唯一能用于食用鱼的麻醉剂.MS-222于1920年首次合成,但是后来才发现它对冷血动物的麻醉效果良好,半个多世纪以来,深受各国水产养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2.
甜叶菊提取液对星斑川鲽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添加甜叶菊提取液的饲料饲喂星斑川鲽56d后,进行形体、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甜叶菊提取液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本实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3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维生素D3的最适需求量。配制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707、1254、1740、2513、4519和8671 IU/kg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0.95±0.05) g的许氏平鲉幼鱼,8周后进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48 h。研究表明,随着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许氏平鲉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先上升后下降,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显著下降,707 IU/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全鱼粗脂肪和肌肉粗脂肪随维生素D3含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在4519 IU/kg组有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脊椎骨粗灰分和钙含量显著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补体3 (C3)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2513 IU/kg组有最大值,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钙离子含量(Ca2+)呈增加的趋势,磷(Pi)和补体4 (C4)含量不受维生素D3含量的影响(P>0.05)。攻毒后,T-AOC及MDA、C3和C4含量显著增高,肝脏和头肾HSP70、MYD88、IRAK4、TRAF6和TLR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以W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为(20.95±0.05) g的许氏平鲉幼鱼维生素D3的需求量为2 223.45 IU/kg饲料。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精氨酸(Arg)对患有豆粕型肠炎(SBMIE)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性能、Arg代谢、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性能、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clnd15和zo-1)及炎症因子基因(il-1β、il-8、il-15和tlr8)和抗炎因子基因(il-12b)表达量的影响,以(54.97±0.12) g已诱导出SBMIE的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基础配方中添加30%豆粕,以Arg 0添加为对照组(D0),添加1%、2%和3% Arg为处理组(D1、D2和D3),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D2和D3组实验鱼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各处理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D0组,肥满度显著高于D0组(P<0.05);处理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降低(P<0.05),D2和D3组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Arg显著提高了实验鱼肠道皱襞高度(P<0.05);处理组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并以D2组最高(P<0.05),D2和D3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比较D0组,各处理组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D2组clnd15 和D1组z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处理组肠道il-1β、il-15和tlr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il-12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高豆粕饲料中添加Arg能显著提高SBMIE-许氏平鲉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改善Arg代谢和肠道组织结构,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抗炎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下调炎症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Arg (2%最佳)对许氏平鲉SBMIE具有修复作用。本研究为Arg修复SBMIE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 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添加6%以上EKP显著提高幼参WGR和SGR;添加12%和15%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到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  相似文献   
36.
以初始质量为 (11.46±0.06)g的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棉子糖对刺参生长、消化生理与糖代谢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包膜棉子糖,配成棉子糖含量分别为0(D1,对照组)、0.02%(D2)、0.03%(D3)、0.06%(D4)、0.08%(D5)和0.11%(D6)的6组实验饲料,在循环水养殖桶中进行为期67天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中棉子糖含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先上升后下降,D2-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D4组达最大值,体壁基本营养成分不受棉子糖添加量的影响(P>0.05);②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D3、D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D4组达最低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D3-D5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D5、D6组出现炎症细胞浸润;③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GK、PFK活性在D4组达最大值,PK活性在D3组达最大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D4-D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④肠道GCK、PFK和PK基因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K和PK基因表达量在D4组达最大值,D4、D5组PFK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棉子糖提高了刺参糖代谢效率,改善了机体消化生理和抗氧化能力,从而促进了刺参的生长;以增重率为评价标准,初始质量为(11.46±0.03)g的刺参幼参饲料中棉子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063%。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亮氨酸,配成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9%(D1,对照组)、1.63%(D2)、1.98%(D3)、2.22%(D4)、2.58%(D5)和2.97%(D6)的6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显示,(1)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幼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D3组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00.84%,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但D3、D4和D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体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在D3组达到最大值5.50%,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仿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亮氨酸含量的升高,仿刺参体壁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8.
维生素A、C、E对海水鱼类繁殖及仔稚鱼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在海水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亲鱼的繁殖性能及仔稚鱼质量降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一个瓶颈。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平衡是影响亲鱼及仔稚鱼质量的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39.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研究3种益生菌复合发酵半滑舌鳎配合饵料的最适比例及时间。试验以半滑舌鳎配合饵料为底物,菌种总接种量为3%,35℃下进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发酵处理,对照组未接种任何菌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80.27±0.19) g的半滑舌鳎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对照组半滑舌鳎饲喂配合饵料,试验组在配合饵料中添加10%发酵饵料(按照优化试验所得最适条件发酵饵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发酵后各组发酵饵料的活菌数均提高十万倍左右,3种菌种混合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以1∶3∶2的比例发酵第5 d时发酵效果最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半滑舌鳎体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半滑舌鳎全价饵料在35℃下,以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1∶3∶2比例发酵5 d的效果较好,且发酵饵料可促进半滑舌鳎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