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10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为了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安徽分离株CK/AH/1/10基因组的分子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CK/AH/1/10分离株8个片段的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CK/AH/1/10 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参照Guan等[4]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类标准,可将CK/AH/1/10株归属于欧亚系G9-like亚分支。  相似文献   
72.
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最早在1950年发生于南非[1],直到1972年法国学者才从患病雏番鸭中分离到第一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2],该病毒多感染2~4周龄番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73.
2012年广东省某鹅场发生一种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从病死鹅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GD-01),该病毒能在96h内致死10日龄番鸭胚。人工感染8日龄雏番鸭后,濒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病变为肝脏出血。应用鸭1型甲肝病毒特异性引物对GD-01进行RT-PCR检测,可扩增到约199bp目的条带。经RT-PCR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病毒分离株为鹅源鸭1型甲肝病毒。  相似文献   
74.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种禽类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多种药物对该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由于该病往往呈急性发作,病死率高,治愈后又易复发,所以使用疫苗来预防该病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有三大类,即弱毒苗、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通过人工培养基增菌制成。我们另辟蹊径,通过鸭胚增殖细菌,然后试制疫苗和进行免疫保护率测定,结果发现疫苗的保护率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1 制苗和攻毒用的菌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批…  相似文献   
75.
鸡黄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12月,福清市某蛋鸡场210日龄的蛋鸡群发生急性的严重产蛋下降,但未见鸡只死亡,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6.
与其它畜禽产业一样,疫病问题是制约鸭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影响鸭业健康稳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是一把悬在所有从业者安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77.
鸭疫里默氏菌基因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鸭疫里默氏菌 (RA)血清分型的基础上 ,以提取的 RA基因组 DNA为模板 ,进行 Rep- 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 ,将分属于 8个血清型的 4 0株 RA区分为 12个不同的基因型 ,不同血清型 RA的图谱有明显差异 ,相同血清型 RA的图谱也存在差异。这些结果显示 ,RA基因组中重复的基因外的回文结构可用于区别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分离株 ;Rep- PCR作为一种实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可对 RA分离株进行基因定型  相似文献   
78.
雏鸭副粘病毒病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2003年9月以来,福州闽侯某养鸭场的雏鸭(雏半番鸭、雏番鸭)发生一种临床上以软脚、拉稀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采用多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进行防治,均未取得明显效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影响其养鸭的积极性。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及实验室人工感染试验等确诊为鸭副粘病毒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猪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80.
1型鸭疫里默氏菌3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研制1型鸭疫里默氏菌(RA)灭活铝胶疫苗、RA灭活蜂胶疫苗和RA灭活油乳剂疫苗,并从副作用和免疫保护率等方面对比3种疫苗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保护率最高,免疫后9d保护率达83.3%,14d为92.8%-100%,24d时仍为100%;其次是灭活蜂胶疫苗,灭活铝胶疫苗最差,但副作用则从铝胶疫苗、蜂胶疫苗、油乳剂疫苗依次增强,对于同一种疫苗,颈部皮下注射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腿部肌肉注射,因此,建议选择油乳剂疫苗以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接种雏鸭,即可获得较长时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