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总结引起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6744例中1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发生率为0.21%,其中阴道助产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和顺产者(4.9%vs0.1%、0.2%,P〈0.01);11例阴道产新生儿锁骨骨折中,有7例发生于第二产程的10~30min内。结论对存有骨折高危因素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助产方法,做好护理预防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是防止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2008-2009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09年对甘肃省657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生理小种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出27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主要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优势小种为条中33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居第1位,出现频率为21.5%~37.6%。条中32号已由2008年的第2位降到2009年的第3位,出现频率为15.1%~16.0%,基本保持稳定。次要小种水源11-4、5、7类型出现频率略有下降。新类型条中33(F.抗)出现频率为11.6%~18.9%, 水源11-4(F.抗)、水源11-7(尤ⅡS)出现频率不断上升。Yr9、Yr3b+4b、YrSu为我省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3号、条中32号、水源11-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他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83.
2012—2014年,对甘肃省内外23个育种及相关单位提供的1 22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小麦条锈菌分小种及混合菌系接种苗期及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对当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材料有37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0.51%;其中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材料有87份,占鉴定材料总数的7.10%。筛选出了一批可供育种及生产使用的小麦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84.
2017年2018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2018年对采自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的572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监测, 结果表明:两年共监测出37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类群居第一位, 2017年和2018年出现频率分别为56.88%和50.34%, 中四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10.15%和13.85%。主要流行小种中, 条中34号出现频率分别为33.69%和38.51%, 居第一位; 条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3.04%和15.20%, 居第二位; 条中33号出现频率降至5%以下; 贵22-14致病类型出现频率在4%~6.6%之间; 新菌系ZS-1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 2017年和2018年出现频率分别为2.90%和7.43%; 次要致病类型中, HY4、HY8、水11-3、水11-7、水11-192及贵22-104、贵22-108、ZS-18等出现频率在0.72%~4.71%之间, 其他致病类型在0.36%以下。毒性分析发现, VYr9、VYr3b+Yr4b、VYrSu、VYr26仍为甘肃省主要毒性致病基因。目前甘肃小麦条锈菌仍处于以条中34号为主的贵农22致病类群占优势阶段。开展中四类群监测是今后条锈菌变异研究的重点。抗条锈育种应以抗条中34号、条中32号、ZS-1为主, 兼顾贵农22及中四类群中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85.
美国小麦种质资源IR35抗条锈性评价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1年对美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IR35’进行了抗条锈病评价及遗传分析。结果发现,‘IR35’在苗期、成株期均表现中度抗病,苗期基因推导分析发现该品种含有未知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表明‘IR35’对条锈菌条中32号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条中33号的抗病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IR35’可作为小麦抗条锈病资源材料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采用了BuchiK-37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与半微量蒸馏法进行饲料中不同浓度的粗蛋白测定分析,二者测定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仅为0.51%.用3种(低、中、高)不同浓度进行回收率检验,其回收率达99.5%以上。结果表明:用BuchiK-37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饲料中不同浓度粗蛋白结果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聚氰胺(C3N3(NH2)3)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俗称“蛋白精”,常温下为一种无臭无味的白色结晶粉末。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中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冒充蛋白质,少量添加即可大大提高饲料氮含量,因为每个三聚氰胺分子中都含有6个氮原子。而在原料的粗蛋白质检测过程中,用浓硫酸消化这一过程可以将三聚氰胺分解掉,这样在最后计算氮含量时,三聚氰胺中的氮原子即可拉高饲料氮的比率,造成蛋白质含量虚假增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白羊草群落优势种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为进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7个组合比例(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0∶12,2∶10,4∶8,6∶6,8∶4,10∶2和12∶0)和3种水分水平(高水HW,中水MW和低水LW),在拔节期、开花期与结实期将从高水分别降至中水(H-MW)和低水(H-LW)处理,并于水分变化后第0,2,4,6,8 d测定白羊草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最大光化学效率(可变荧光/最大荧光,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Ⅱ))和表关量子传递速率(ETR)均随水分胁迫持续出现降低趋势,以结实期从高水处理降至低水处理下的降低幅度最显著;拔节期和开花期的F_v/F_m和Ф_(PSⅡ)显著高于结实期,且多数处理下的F_v/F_m大于0.750;H-MW和H-LW处理下土壤水分降低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拔节期呈现升高趋势,而在开花期和结实期出现降低趋势,但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在3个生育期间呈相反变化趋势;土壤水分降低后第8 d,结实期的F_v/F_m和Ф_(PSⅡ)以H-MW显著高于H-LW,且大多数处理下12∶0组合比例的F_v/F_m,Ф_(PSⅡ)和ETR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合比例处理。[结论]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种植促进了土壤水分阶段降低条件下白羊草的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云烟97在广西百色烟区的生产适应性,为云烟97在百色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百色市的靖西、德保、隆林县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5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对云烟97的生物性状、抗病性、产量、质量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云烟97的农艺性状遗传稳定,整个大田期生长均衡,抗病、抗逆和适应性强;烤后原烟组织疏松,光泽强,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足,杂气较轻;与对照云烟85相比,平均产量提高67.80~210.75 kg/ha,产值提高3194.40~4270.65元/ha,均价提高0.49~1.11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3.32%~5.50%.[结论]云烟97适宜在广西百色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0.
百色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补充烟田微量元素,平衡烟株营养,改善烟叶质量,为百色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百色烟区烤烟主产县选取了236个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百市植烟土壤中有效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和极其丰富,有效硼、钼、氯含量较大面积缺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增施硼肥和钼肥,提高土壤硼、钼含量;慎重使用氯肥(如氯化钾),最好施用加有氯肥的烟草专用复合肥,使烟叶氯含量达到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