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3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81.
282.
黄磊  刘敏  杨明  丁钊  余萍  杨超 《耕作与栽培》2023,(3):110-112+123
薏苡新品种吉薏8号,具备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本文着重介绍了薏苡新品种吉薏8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田间观察记载技术标准等,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为薏仁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3.
回嵘  谭会娟  黄磊  李新荣 《干旱区研究》2023,(11):1776-1784
为探讨柴达木盆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沿察尔汗盐湖至昆仑山方向依次选择5个样点,分析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及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土壤全钾外,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深度及其两者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盐渍化程度较低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速效钾除外)和酶活性较高,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有机碳和蔗糖酶为例,在盐渍化程度最低的S5样地中含量为13.83 g·kg-1和21.01 mg·g-1·d-1(0~5 cm)、12.85 g·kg-1和19.29 mg·g-1·d-1(5~10 cm)、9.83 g·kg-1和12.19 mg·g-1·d-1(10~20 cm),显著高于盐渍化程度最高S1中的8.56 g·kg-1和1.41 mg·g-1·d-1(0~...  相似文献   
284.
为了筛选适宜德州地区露地种植的中型西瓜品种,本研究从出苗率、定植成活率、生长势、抗病性、果实性状及品质、产量等方面对参试西瓜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HX3-11和F142出苗率、定植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生长势、抗病性强,果皮薄,中心糖含量在10.00%以上,边糖含量在8.00%以上,折合667 m2产量在2 400 kg以上,产量高,综合表现好,品质优良,适合在德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85.
针对农用地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缺乏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等问题,从外部因素、时间属性、内在状态等方面诠释了土壤基线水平的内涵特征;从来源、构成等方面构建了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指标体系;从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监测采样、专家咨询等途径分析了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信息的获取方法;从基于时间参比的背景值或本底值、基于空间参比的对照值、基于统一尺度的标准值或基准值、基于生态风险的剂量/强度-效应值和基于头脑风暴的专家判定值等方面比较了5种农用地土壤基线水平值的特点和适用情形,并提出了农用地基线水平优先顺序的确定程序与方法,最后对未来土壤基线水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6.
为发挥皖南油菜生产优势,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保障水稻面积的稳步增加。围绕品种和栽培方式宣州区在本省率先开展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试验示范。通过开展油菜茬再生稻栽培模式探索,实现一年三收,在实现扩油稳粮任务的同时,提高农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287.
288.
大球盖菇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快速增加,且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各地栽培季节的选择依据缺乏系统报道,并存在大球盖菇与其他食用菌商品名混乱等问题。因此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各地播种时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各种商品名为“松茸”的食用菌进行了区分。结论如下,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栽培料的配方、处理方式、用量,播种时间,栽培料在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含水量等。各地大球盖菇的栽培季节可根据当地栽培场所的气温确定。“红松茸”是大球盖菇合适的商品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