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研制了三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采用对3~4周龄仔猪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妊娠母猪于分娩前3~4周进行一次免疫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定期采血检测PRV抗体。结果表明:免疫前PRV母源抗体为阴性的仔猪在首免后7日PRV抗体检测为阳性,21日达到高峰,并在首免后130日PRV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前PRV母源抗体检测为阳性的仔猪,在首免后3日和7日时PRV抗体略有下降,但随后上升并在首免后21日达到高峰,直至首免后130日仍为PRV抗体阳性;免疫前PRV抗体为阴性的妊娠母猪,在免疫后3日和7日PRV抗体有一定上升,免疫后14日达到较为理想水平,并于分娩前达到高峰,产仔数也较为理想;免疫前PRV抗体为阳性的妊娠母猪,在免疫后3日和7日PRV抗体水平稍有下降,但随后上升,并在分娩前达到高峰,产仔数也较为理想。综上结果表明,此免疫程序较为适合仔猪和妊娠母猪的免疫。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进行鸡毒支原体强毒R株攻毒方法的比较,采用气雾、气囊注射、肺部注射、气囊注射施以氨水逆境、肺部注射施以氨水逆境和单纯氨水对鸡的应激6种攻毒方法,攻毒后第15天剖检观察鸡的气囊损伤情况。结果发现,气囊注射施以氨水逆境攻毒效果最好,致病率达100%(10/10);气囊注射次之,致病率达90%(9/10);气雾攻毒效果最差。因此,我们选用气囊注射施以氨水逆境做为鸡毒支原体强毒R株人工发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原核表达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DHAV-C)VP1重组蛋白,本研究通过设计套式PCR引物,RT-PCR扩增DHAV-C VP1全基因,约为720 bp,将其亚克隆至pET-32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VP1。将其转化E.coli 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约47 ku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与兔抗DHAV-C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同时检测基因A型和C型鸭甲肝病毒(DHAV-A,DHAV-C)的双重RT-PCR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DHAV-A和DHAV-C全基因组序列,针对DHAV-A的3C、3D和DHAV-C的2C区域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特异性、灵敏度评价,建立了检测DHAV-A和DHAV-C的双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够分别从DHAV-A、DHAV-C阳性样本中扩增出DHAV-A (259 bp)和DHAV-C (194 bp)的特异片段,而不与其它被检的无关病原发生非特异反应;对DHAV-A和DHAV-C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98×104拷贝/μL、1.68×104拷贝/μL;对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送检病料检出DHAV-A和DHAV-C的阳性率分别为20%(14/70)、70%(49/70);随机抽取的DHAV-CPCR阳性样本的病毒分离结果与双重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16/16).本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DHAV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一旦发病很难根除,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本文综述了目前防治伪狂犬病主要使用的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和基因疫苗3类疫苗,并展望了未来伪狂犬病疫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