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21.
铆钉菇对重金属的耐性及其对油松分泌TOC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生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胁迫机理,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环境下,纯培养铆钉菇的生长状况和培养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pH是影响菌根真菌抗重金属能力的重要因素。对照和Cd50μmol·L-1处理下,菌根真菌最佳生长pH条件为5.0;Cu50μmol·L-1处理和Cu25μmol·L-1 Cd25μmol·L-1混合处理下,菌根真菌最佳生长pH条件为4.0。菌根真菌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培养环境来缓解过高或过低pH的胁迫作用,使培养体系pH向适于真菌生长的方向改变。这种调节作用在重金属处理条件下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铆钉菇和油松共生条件下,重金属处理前后菌根分泌物总有机碳含量(TotalOrganicCarbon)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u处理后,接种G.viscidus油松分泌物的TOC含量显著高于Cu处理前,说明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分泌有机物质来螯合、固定重金属,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缓解胁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通过探讨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得出政策引导、产业布局、市场管理、自动化省力化是造成蚕桑产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政策引导,科学产业规划布局,规范市场管理,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蚕桑产业发展,进而推进广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学意义——以土地利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土地不仅给农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生产资料,而且能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因此,对土地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关键所在和必行之路。论述了土地利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运用的生态学原理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4.
即浸种浸酸刺激不足导致蚕种不孵化和部分孵化,将这些蚕种进行人工越夏、冷藏,再浸酸,这些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均可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5.
黄艺 《四川农机》2006,(5):18-18
2006年9月22日,成都市新都区农机局局长张同彬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检查农机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工作。张局长来到科技人员联系户之一的新民镇新民村二社农户亢文松家了解科技入户的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并表示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农机局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亢文松说,2005年他被区农机局选定为科技入户项目的联系户后,购置了一台中型粮食加工设备,每月纯利润达2000元左右.一年能挣2万多元,同时自己还经营联合收割机,每年增加纯收入1万多元。  相似文献   
26.
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土壤真菌和植物的结合体菌根真菌修复土壤,尤其是修复有机污染的根际土壤,正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菌根真菌作为土壤真菌的一种,与放线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相比,对土壤中有更大的忍耐能力,并且能将许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做为碳源来获取能量。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菌根真菌与土壤有机污染物关系的研究。列出了43种能分解POPs的菌根真菌,并探讨了菌根真菌通过直接分解和共代谢的方式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真菌生物降解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利用菌根植物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7.
原蚕饲养整齐与否,不但关系到蚕农的劳动量,也影响到蚕种场的工作安排及工作强度。如果原蚕严重发育不整齐易引发蚕病,影响蚕种质量。从原种催青、收蚁、饲养环境条件,饲养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原蚕饲养不整齐的原因,提出在做好补催青工作、严格按技术要求收蚁、调节好养蚕温湿度环境及精心饲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可提高原蚕饲养整齐度。  相似文献   
28.
总结了江苏省在标准化优质茧丝基地及部分蚕桑教学、科研、良种繁育、茧丝绸加工机构方面的经验做法,对比广西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广西蚕桑产业应从适度规模、高效养殖、多元发展、加工增值、观光农业等方面探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 sp. 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研究根据粉痂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和线粒体DNA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2对适用于普通PCR的引物A5/A9、C3/C8和1对适用于荧光定量PCR的引物QF/QR,用于检测块茎和土壤样品中的粉痂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物对A5/A9和C3/C8,以马铃薯粉痂菌DNA为模板,能分别扩增出264和367 bp大小的单一条带,而对其他非靶标DNA无扩增;引物对QF/QR对马铃薯粉痂菌有单一的熔解峰,说明三对引物特异性良好。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灵敏度为13.8 f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 000倍。进一步建立循环域值(Ct)与质粒DNA含量的曲线关系,获得标准曲线y=-3.893 9 x+35.228,R2 = 0.9966,呈良好线性关系。通过对不同地区采集的18份带菌种薯和18份带菌土壤进行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A5/A9、C3/C8和QF/QR对带菌种薯检测率均为100%,对带菌土壤的检测率分别为44.44%、66.67%和100%。本研究建立的马铃薯粉痂病菌快速检测方法,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带菌种薯和土壤,为马铃薯粉痂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难去除性,会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吸附剂的分类、吸附机理、吸附模型和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作了有益讨论.结果表明,生物吸附剂已成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对于我国治理水生生态环境问题和改善水生生态环境质量将起到较为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