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蘑菇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伟  乐超银  黄艺  熊泽  唐明 《食用菌》2007,29(2):5-6
对蘑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确定了蘑菇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4.5~5.5,并通过底物浓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υ=0.315/(2.58 [S]),同时考察了几种褐变抑制剂与激活剂对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为切实维护蚕农及桑蚕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确保全区蚕种质量安全,受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委托,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于2022年2月21—25日赴河池市、柳州市、南宁市、贵港市、玉林市开展2022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和全区蚕种生产质量抽查工作.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决广西桑树品种老化和桑园产量低产等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选育出超高产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并研究出配套技术,该品种具有投产快、稳产高产、叶质优良等优点。至2012年,这两个品种在广西已经种植184.8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的73.35%,占全国桑园面积的14.64%。通过对示范基地的测产试验,两个品种的平均亩桑产叶量能达到3218.33kg,亩桑平均养蚕4.35张,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农民的桑园管理水平,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4.
原蚕基地是蚕种生产的必备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奠基石。通过分析广西原蚕基地发展的基本情况、现状及问题,发现存在设备设施简陋、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药污染严重、种茧质量不稳定、繁育规模逐渐萎缩的问题。通过对原蚕基地发展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加大对原蚕基地资金投入、加强桑园管理防范农药污染风险、狠抓生产管理以及在区内寻找发展新的原蚕基地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不同作物根际环境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根垫法研究了玉米、大豆和小麦根际环境对污灌土壤中铜、镉、铅、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交换态铜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态金属则表现为减少趋势,有机态几无变化。形态变化的幅度与植物种类有关,其中大豆根际土壤中金属形态的变化比小麦和玉米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