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羽毛是水禽重要的外貌特征,其形态发生、结构组成及换羽模式等与羽毛品质高度相关。随着水禽出栏日龄的不断缩短,水禽羽毛的早期发育和及时成熟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研究表明,含硫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缺乏能够显著影响早期水禽羽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研究1~14日龄北京鸭烟酸与色氨酸的互作关系。试验采用4×5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4个饲粮烟酸水平(35、75、115和155 mg/kg),5个饲粮色氨酸水平(0.132%、0.167%、0.202%、0.237%和0.272%)。将840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20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鸭。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单独补充色氨酸可缓解饲粮烟酸缺乏导致的北京鸭生长抑制(P<0.05),而饲粮中单独补充烟酸不能缓解饲粮色氨酸缺乏导致的北京鸭生长抑制(P>0.05)。2)依据折线模型,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1~14日龄北京鸭烟酸需要量为81 mg/kg。3)依据折线模型,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当饲粮烟酸水平分别为35、75、115和155 mg/kg时,1~14日龄北京鸭色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254%、0.169%、0.170%和0.172%。t检验分析表明,饲粮烟酸水平为35 mg/kg时色氨酸需要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饲粮烟酸水平下色氨酸需要量(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得出,北京鸭饲粮中烟酸与色氨酸之间的互作关系表现在饲粮烟酸水平对色氨酸需要量产生显著影响。当饲粮烟酸缺乏时,1~14日龄北京鸭色氨酸需要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3.
精氨酸调控畜禽采食量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龄哺乳动物和家禽而言,精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精氨酸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调节机体代谢,而且对动物的采食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精氨酸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和代谢涉及诸多途径,故其对采食行为的调控机制更为复杂.本文重点就精氨酸调控采食量的机制及其部分影响因素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不同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Z4系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对照组填饲基础日粮,试验1,2和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鸭在35,36日龄填饲量分别为260,300 g,之后5 d各处理填饲量均为400 g/d,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200,300 mg/kg酶组日增质量(ADG)和料质量比(F/G)显著优于对照组和100 mg/kg酶组(P<0.05),100 mg/kg酶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00,300mg/kg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血浆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影响不大(P>0.05),而对血浆总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有显著影响作用(P<0.05)。各组北京填鸭肝脏细胞肿大,看不清完整的细胞形态,胞浆中充满大量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将细胞核挤压到一侧,添加酶制剂能够增加肝脏内脂肪的沉积量。综上所示,酶制剂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北京填鸭日增质量,降低料质量比,当添加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其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黄苇 《山东饲料》2013,(17):125+143
隐蔽通道是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隐蔽通道的概念、标识技术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温度对14~35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6只初始体重基本一致的14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6组北京鸭分别饲养于6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内,舱内环境温度分别为20、22、24、26、28和30℃,相对湿度均为60%。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24、26、28和30℃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20℃组(P<0.05),20、22、24、26和28℃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30℃组(P<0.05),30℃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20、22、24、26和28℃组(P<0.05)。以料重比为评价指标,依据折线模型,14~35日龄北京鸭养殖环境温度的上限拐点温度为28℃。2)26、28、30℃组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4℃组(P<0.05),28、30℃组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高于20、22、26℃组(P<0.05),30℃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20、22、24、26和28℃组(P<0.05)。24℃组的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28、30℃组(P<0.05),24℃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8、30℃组的血浆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20、22、24、26℃组(P<0.05)。3)30℃组的血液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0℃组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20、22、24℃组(P<0.05),30℃组的血液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20、22、24、26℃组(P<0.05),24、26、28、30℃组的血液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20、22℃组(P<0.05)。由此可见,环境温度过高可降低14~35日龄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影响血液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北京鸭养殖温度的上限拐点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107.
不同配套系北京鸭的生产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测定了Z型北京鸭、樱桃谷北京鸭(简称樱桃谷鸭)、法国克里莫北京鸭(简称奥白星鸭)的早期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屠体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Z型北京鸭、奥白星鸭、樱桃谷鸭7周龄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3662、3480、3344克,品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饲料转化率各组鸭无显著差异(P>0.05).樱桃谷鸭的胸肉率显著高于奥白星鸭(P<0.05),腿肉率显著高于Z型北京鸭和奥白星鸭(P<0.05).根据北京鸭的生长曲线,商品肉鸭的生长期宜分为0~2、3~5和6~7周龄3个饲养阶段.  相似文献   
108.
试验测定了三项北京鸭7周龄体尺指标、胸肉重、胸肉率和两项体重指标,估计了其遗传力和它们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胸肉重、胸肉率、体重、龙骨长、胸宽和胸肉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61、0.43、0.43、0.45、0、42和0.36。体重、龙骨长、胸宽和胸肉厚四项指标与胸肉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8、0.76、0.76和0.76;龙骨长、胸宽、胸肉厚三项指标与胸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66、0.71、0.71。用体重(P1)、龙骨长(P2)、胸宽(P3)和胸肉厚(P4)制定出的胸肉重间接选种的综合选择指数为:I1=2.96P1 P2 1.56P3 1.2P4;用龙骨长(P1)、胸宽(P2)和胸肉厚(P3)制定出的胸肉率间接选种的综合选择指数为:I2=1.79P1 5.18P2 P3。  相似文献   
109.
不同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2因子设计试验,将560只1日龄北京鸭z系雏公鸭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7只,研究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0~3周龄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的代谢能(ME)设12.75、12.12、11.45、10.87、10.24 MJ/kg 5个水平,粗蛋白质(CP)设20.5%、17.5%两个水平.结果表明:(1)能量水平对体重、日增重、腹脂重及腹脂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蛋白质水平对降低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胸肌、腿肌重及其占体重比率都不受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21日龄北京鸭体重、日增重及料重比.(2)采用折线模型以料重比及采食量为衡量指标对高蛋白质水平下能量需要量进行估测得出,在20.5%蛋白质水平下,要获得最佳料重比及最低采食量.能量水平分别为12.60MJ/kg和12.56 MJ/kg.  相似文献   
110.
多肽类抗生素是目前饲料添加剂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之一,包括杆菌肽、维吉尼霉素、粘菌素和持久霉素等,其分子结构中基本组成单位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肽类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能够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在肠道内肽类抗生素几乎不被吸收,仅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动物采食后在体内一般无残留;在饲料中长期添加肽类抗生素,细菌不易获得耐药性,使用效果稳定.但是,多肽类抗生素和其他生长促进剂联合使用的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饲养试验比较不同肽类抗生素与喹乙醇配伍的使用效果,为高效利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