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精氨酸是幼龄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的必需氨基酸,成年哺乳动物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饲粮中精氨酸含量过高或不足均显著抑制动物摄食。研究表明,精氨酸可在一氧化氮合酶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NO),NO通过作为动物主要增食和厌食生理调节因子的下游信号分子参与动物的摄食调控。精氨酸可在精氨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胍丁胺,胍丁胺通过与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刺激动物摄食。本文主要对精氨酸代谢、精氨酸对动物摄食的影响、精氨酸代谢产物与主要摄食生理调节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维生素D对1-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的Z2系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 IU/kg和3000 IU/kg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生长前期北京鸭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影响均显著(P<0.05).依据维生素D与日增重和料肉比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折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088.7、842.6 IU/kg;建立二次曲线模型,获得北京鸭生长前期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303、1236 IU/kg.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能量蛋白质水平(10.91 MJ/kg和18%,12.12 MJ/kg和20%)和5个赖氨酸水平(0.65%,0.80%,0.95%,1.10%和1.25%)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56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鸭.每组饲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与低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相比,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显著降低北京鸭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P<0.05);但此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的料重比、蛋白质和能量的日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鸭日增重、料重比和赖氨酸日摄入量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采用折线模型估测2种能量蛋白质水平下7~21日龄北京鸭获得最大料重比时赖氨酸的需要量,在高、低能量蛋白质水平条件下,赖氨酸需要量占日粮百分比分别为0.90%、0.80%;占蛋白质百分比分别为4.50%、4.44%.由此得出,当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时,应采用适当的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配制日粮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4.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估测 1~21日龄不同性别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采用 2(性别:公、母)×9(饲粮核黄素水平:1.2、3.2、5.2、7.2、9.2、11.2、13.2、15.2、41.2mg/kg)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 1日龄健康的 Z3系北京鸭公鸭和母鸭各 360只,公鸭和母鸭均随机分为 9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8只鸭。结果表明:性别对 1~21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核黄素水平对 1~21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浆核黄素水平以及血浆ALT、AST、LDH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水平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 1~21日龄北京鸭公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3.31、3.24、5.20、3.82mg/kg,母鸭核黄素需要量分别为 3.27、3.19、3.33、3.84mg/kg。  相似文献   
35.
试验探讨了北京鸭β-caten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鸭皮肤毛囊的影响奠定基础。以北京鸭胚胎皮肤组织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鸡、鹅等物种的β-cateni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北京鸭β-catenincDNA,并运用DNAMAN软件及在线工具对所得到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鸭β-catenin基因cDNA长度为2996bp(Genbank登录号为FJ169885),包含由2346个碱基组成的编码区(CDs),有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A,编码781个氨基酸;北京鸭β-catenin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鸡、鹅、中华鳖、人和家猪相应区段(CDs)的同源性分别为95.06%、94.12%、90.11%、84.83%、84.31%;其氨基酸序列与鸡、鹅、中华鳖、猪、人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9%以上,表明在进化关系上,β-catenin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36.
北京鸭H-FABP多态与屠体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以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为侯选基因,对6周龄北京鸭的3个群体(区分公母)共300个个体进行SNP分析。结果发现H-FABP第3内含子以本试验采用的引物碱基为第一碱基的第156碱基处发生1个C/G突变,此突变对Z4群体胴体质量、皮脂质量、皮脂率和全净膛质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对Z4(公)群体中胸肌质量、腿肌质量以及骨架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作为影响北京鸭Z4群体屠体性状的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采用去盲肠和有盲肠公鸡的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盲肠对饲料磷的消化作用。结果表明:(1)去盲肠鸡内源磷排泄量为49mg/日.只,有盲肠鸡的内源磷排泄量为42mg/日.只,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盲肠能够消化吸收内源磷;(2)当公鸡采食含豆粕、棉仁粕、菜籽粕、花生粕或胡麻粕的半纯合日粮时,植酸磷采食量较高,有盲肠鸡磷的排泄量显著低于去盲肠鸡,真消化率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表明  相似文献   
38.
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赖氨酸对7~21日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进而探讨生长前期北京鸭赖氨酸需要量.280只7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各处理组北京鸭随机饲喂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和1.25%的试验日粮.饲养期为7~21日龄.结果表明:赖氨酸对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以日增重、料肉比和胸肉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北京鸭生长前期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06%、1.07%和1.12%.  相似文献   
39.
对Z型北京鸭3个品系的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2系母鸭腿肌重、皮脂重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38、0.4349(P<0.01),均为极显著中强正相关,而皮脂率为显著弱正相关。Z4系公母鸭肌内脂肪含量与胸肌重(率)、腿肌重(率)、腹脂重(率)、皮脂重(率)均相关较弱,表现为相关不显著。杂交系公鸭皮脂重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系数为0.3(P<0.05),表现为显著弱正相关;母鸭胸肌重、腿肌重与肌内脂肪含量均表现为显著弱正相关。综合本试验可得出:由于各品系间及品系内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各指标相关程度的不同,在瘦肉型北京鸭选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品系公母单独制定育种目标,以加快北京鸭的选育速度。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72只29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由采食)和试验组(限饲量为自由采食量的50%),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饲养至49日龄,研究后期强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49日龄活重、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升高,胸肌率、腹脂率下降,血浆瘦素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差异(P<0.05);两处理间血浆胰岛素、神经肽Y(NPY)及皮质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