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本试验将95头新生迪卡小公猪随机分为4组,第1、2、3组每组19头,均由两头经产母猪哺乳喂养,21日龄断奶。第4组仔猪38头,由4头经产母猪哺乳喂养,35日龄断奶。7日龄起至35日龄各组仔猪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试验各组仔猪在24、28和35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取胃内样品进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1日龄断奶使仔猪胃内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酶活性在1周内不能得到完全恢复,胃蛋白酶活性可在断奶后2周得到恢复;全植物性蛋白日粮使早期断奶仔猪胃内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日粮中加一定量乳清粉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能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因此,断奶及日粮蛋白质来源显著影响早期断奶仔猪胃内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2.
关于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评定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然而至今对其没有统一的结论。研究结果大部分显示维生素D3的效价高于或等于维生素D2的效价,且维生素D3及其代谢产物效价的对比大致为维生素D3≤24,25-二羟基维生素D3[24,25-(OH)2D3]=25,26-二羟基维生素D3[25,26-(OH)2D3]≤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影响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因素有多种,其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反馈调节机制、活性维生素D的结构与维生素D转运蛋白及维生素D受体的亲和性差异等;外在因素主要有试验动物、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光照、维生素D载体等。本文主要从维生素D生物学效价的评定方法、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采用2×5试验设计,研究了2个粗蛋白(CP)水平(14%和20%)和5个苏氨酸水平(0.50%、0.58%、0.66%、0.74%、0.82%)对生长前期北京鸭羽毛发育的影响.480只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试验期为0~21 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和苏氨酸水平均极显著影响北京鸭产毛率,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羽长(P<0.01).高CP水平下,日粮苏氨酸水平从0.74%增加到0.82%对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低CP水平下,苏氨酸极显著增加正羽百根质量、正羽长、绒羽千朵质量和绒朵长度(P<0.01).因此,苏氨酸在羽毛早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羽毛发育需要高水平的苏氨酸.  相似文献   
94.
旨在研究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胴体品质、体脂沉积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W系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基础日粮中加入0.5%的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测定填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在35和36日龄时分别填饲260和300g.d-1的基础日粮,之后5d各处理填饲量保持不变,分别为300、330、360、390、420、450、480g.d-1,试验期为7d。结果表明:(1)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质量和腿肌率影响不大(P>0.05),而对北京鸭胸肌质量影响显著(P<0.05),并随填饲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以胸肌质量为评定指标,采用直线折线模型进行估算的最适填饲量为390.7g.d-1。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皮脂质量、皮脂率、腹脂质量、腹脂率、肝脏质量、肝重率和肝脂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填饲量增加到一定值后,体脂沉积量保持稳定(P>0.05);(2)在填饲期,不同填饲量对北京鸭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而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影响不大(P>0.05)。以上结果表明,填饲能够快速增加北京鸭的体脂沉积,对胸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但随填饲量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下降,填鸭体脂沉积量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95.
选用体重相近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512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进行后期生物素缺乏症的观察。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生物素水平,1~14日龄北京鸭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也随之提高(P<0.05),料重比没有改善(P<0.05)。以日增重为衡量指标,通过直线折线模型分析,初步确定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为0.186 mg/kg。北京鸭生物素缺乏症病变依次表现:眼部>羽毛>腿部>肝脏,伴发脂肪肝肾综合症(FLKS)。  相似文献   
96.
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鸭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AJ272577、AJ272578、AJ272579和AJ272580)对6个鸭群体(绍鸭、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Z4、Z1)和奥白星鸭)300只鸭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基因座在6个鸭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鸭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且基因座AJ272578变异最大,基因座AJ272579变异最小,从不同群体来看,北京鸭Z1的遗传变异最大,奥白星鸭的遗传变异最小。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绍鸭和樱桃谷鸭归为一类,北京鸭Z1、奥白星鸭和北京鸭Z4归为一类,番鸭归为一类。鸭的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为检测品种(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Z型北京鸭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体动物模型,运用遗传参数估计软件MTDFREML估计了Z型北京鸭6周龄时生长发育性状和屠宰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体重、屠体重、胸肌重、全净膛、皮脂率、胸肌厚度、胸肌体积、胫骨长和脂肪率为高遗传力性状;腹脂重、背加腹部皮脂厚、胸肌率、腹脂率、腹部皮脂厚、胸宽、龙骨长、胸深和瘦肉率为中等遗传力性状;腿肌重、皮脂重、腿肌率、背部皮脂厚和颈长为低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98.
北京鸭初生重与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鸭3个群体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北京鸭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鸭的初生重对生长速度和屠宰性状均有影响,初生重大于57.5 g的2组在6周龄体重显著高于体重小于57.5g的2组,屠体重、胸肌重、全净膛重、胸肌率虽然有随着初生重增大的趋势,但只有体重大于60g的一组和其他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初生重只对前期(0~4周龄)绝对生长速度有影响,而后期无影响;相对生长速度虽然有随着体重增加减少的趋势,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对初生重的高强度选择可以对北京鸭生长性状和屠宰性状产生影响,特别是以旨在提高6周龄体重为目的而对初生重进行选择时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对北京鸭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6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720只1日龄健康的Z2型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钙/磷比例分别为0.8/0.4和0.4/0.2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的维生素D构成试验日粮,维生素D设6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0、1000、2000、3000IU·kg-1,饲养期为14d。结果表明:日粮维生素D水平显著影响北京鸭的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血浆钙含量在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北京鸭的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5)。当维生素D水平由500IU·kg-1增加到1000IU·kg-1时,胫骨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继续增加维生素D含量,对胫骨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达到2000IU·kg-1时,胫骨灰分钙含量达到最大值。日粮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灰分中磷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日粮维生素D水平与钙磷水平均影响北京鸭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胫骨指标。0~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1000~2000IU·kg-1。  相似文献   
100.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