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M307位点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部分生长发育性能的相关性。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生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09和0.156,群体极显著的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总体上AA基因型的个体生长发育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60 kg体长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P<0.05),断奶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的个体(P<0.05),体高和后躯宽显著高于AG基因型的个体(P<0.05)。试验结果表明,苏太猪抗病育种基础群中FUT1基因第307位点的AA基因型不仅对仔猪断奶后水肿病和腹泻病具有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22.
猪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点突变的PCR-SSCP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 1)位于猪第6号染色体上,是猪肠毒素大肠杆菌F 18受体(ETEC F 18R)理想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法共检测外来猪种、国内地方猪种和培育猪种3个类型9个猪种共计255个个体FUT 1基因M 857位点的多态性,所检测的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GG和AG两种基因型,而国内地方猪种中除临高猪外均表现为极端的单态分布,只存在GG基因型。采用PCR-SSCP方法对FUT 1基因点突变进行检测,具有试验成本低、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望在育种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采用PCR-RFLP法对3个江西地方猪种(乐平花猪、修水杭猪和万安花猪)的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通过限制型内切酶RsaⅠ酶切后,共产生9种组合带型。通过检测发现:乐平花猪有8种组合带型,即AA、AB、AC、BB、BC、BD、CD和DD;修水杭猪有3种组合带型,即AA、AB和AC;万安花猪有4种组合带型,即AA、AC、BC和CC,且3个猪种中均以A为优势带型,在猪种中频率相差不大。χ2检测表明,乐平花猪和修水杭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在RsaⅠ酶切位点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万安花猪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4.
苏太猪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苏太母猪核心群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进行比较,并对后备猪的初生重、35日龄断奶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等早期生产性能与后期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苏太猪的繁殖性能,为苏太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第1胎产仔数最少,成活率最低,第4胎成活率最高,至第3胎达较高水平并一直稳定保持至第6胎,第3胎的繁殖性能可以作为淘汰母猪的重要依据。后备猪35日龄断奶重与4月龄重、6月龄重都呈极显著正相关,4月龄重和6月龄重间也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苏太后备母猪早期生产性能与后期繁殖性能没有显著相关,选择35日龄断奶重小的母猪留种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