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广东省13个重点荔枝产区的554个荔枝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分析荔枝生产种植适度规模。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种植户人均最优种植规模为1.995 hm~2,但当前荔枝种植规模还未达到;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土地生产要素对荔枝种植户收益贡献最大。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荔枝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样式的土地流转过渡方式,为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做准备,建立荔枝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对称,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荔枝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荔枝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进而为规模经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2.
广东是我国龙眼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但近年来广东省龙眼产量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增产不增收、果贱伤农、种植收入两级分化的现象频有发生,极大影响龙眼种植户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为切实研究龙眼生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通过采用分层重点选样和一对一访谈的方法对龙眼重点生产区域的种植户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广东省龙眼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龙眼生产对农民收入以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贡献。结果表明:广东省龙眼产量虽然出现增长但龙眼在全省水果产业中的相对位置出现下降,龙眼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低,制约了产业持续良性发展;龙眼生产各县区种植户整体呈盈利状态但单位面积盈利额差距较大,平均每667m2收益为1794.28元,但龙眼生产为当地做出的直接经济贡献远不仅是增加种植户收入,龙眼生产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众多,且主要以低端劳动力为主。受数据可获得性限制,仅从加总生产环节用工报酬、农资使用贡献和采后劳务费用估算,2014年龙眼生产对广东省的总体直接经济贡献为53.73亿元。  相似文献   
23.
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龙眼生产和消费区域高度集中于亚洲地区。2013年我国龙眼产量减少但产值增长。2014年我国龙眼产量创历史新高,产地价格大幅度下跌,销售困难,加工量增加。总体上,我国龙眼产业面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组织化程度低;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带动能力亟待提升;产业比较收益减少,严重弱化产业吸引力;东盟龙眼冲击严重,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等问题。在当前龙眼产业仍以分散小规模生产为主的情况下,龙眼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将主要依赖政府因应市场的必然需求而进行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荔枝种植规模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2017-2018年对中国荔枝主产区广东和广西两省荔枝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二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得出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门槛效应模型存在单门槛值,用二元函数模型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  相似文献   
25.
台湾地区荔枝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台湾地区荔枝产业现状和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明确台湾荔枝出口竞争力趋于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以及台湾荔枝生产成本上升和出口品种单一等。据此,提出提升台湾荔枝出口竞争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6.
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于2017年8~9月开展了对广东和广西2省荔枝种植户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构建了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规模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土地的边际生产率最高为7250.63 kg/hm2,荔枝种植规模在0.6~1.0 hm2时,存在最优生产经营规模.鉴于此,提出了加强荔枝种植户接受技术培训的效用、适度扩大或减少荔枝种植户的生产规模,以及降低荔枝种植细碎化程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笔者采用文献研究、二手数据分析、企业管理人员访谈、专卖店现场观察、顾客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肉类行业前三强猪肉品牌——双汇、雨润、金锣,及广东地区典型猪肉品牌——温氏、壹号土猪、东进农牧等大型猪肉生产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战略、品牌战略、营销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借鉴品牌资产管理理论与中国生猪市场品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差异化定位、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驱动因素识别与提升、整合营销传播、伦理营销、专卖店终端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生鲜猪肉品牌资产培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8.
为了实时监测荔枝价格,及时发现荔枝产业流通领域出现的问题,通过市场分析、市场预测等多种方式指导生产实践,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了荔枝价格信息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29.
齐文娥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1):233-236
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收集的 2011要2013 年度产业数据、首先从覆盖县区数量变动情况、生 产面积变动情况和产量变动情况等 3 个维度分析了我国主要荔枝品种的生产规模发展状况、 之后从单产和产值两 个维度详细探究了我国主要荔枝品种的生产效率、计算出荔枝产业综合平均每 667 m 2 产量和产值。 结果表明、我国 主要荔枝品种单产和产值偏低、且年度波动幅度较大;不同品种荔枝单产和产值年度变动走势不同、且品种间差异 较大。  相似文献   
30.
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大陆荔枝产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与不足,提出相应对策,提升农民收入、助力产业未来高质量发展。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2021年与2022年中国大陆的荔枝生产规模与市场行情,分析产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大陆荔枝栽培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约52.61万hm2;总产量222.27万t,同比下降约21.02%,但仍保持中高水平;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呈上升态势;2022年1—8月中国荔枝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额为7 583.97万美元,同比下降20.02%;荔枝综合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 176.65 kg,比2021年减少9.82%;荔枝总产值约为353.92亿元,同比上升46.52%。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荔枝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制度环境;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链整合系统;科技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大数据整合分享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