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固始鸡为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主产于河南省固始县,素有“中国土鸡之王”的美誉和“王牌蛋”之称。了解放养条件下固始鸡生长发育规律对放养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鸡在放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既不同于野生状态,又不同于舍饲条件。国内对不同地方鸡种在舍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研究较多,但在规模  相似文献   
22.
通过在3周龄固始鸡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0.4%、0.8%、1.2%、1.6%)的钩吻(GEB),测定了其对固始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添加GEB后,日增重、料肉比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添加0.8%GEB日粮组对固始鸡的日增重影响最明显,料肉比最低;添加GEB后,固始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指数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一定剂量GEB后,固始鸡血清中针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5周龄和7周龄时0.8%GEB组、1.2%GEB组和1.6%GE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周龄的NDV抗体效价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对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采用4(日粮代谢能水平)×2(IMF上、下选系)两因子设计.选择3周龄体重为(163±O.23)g的北京油鸡上、下选系公鸡各240只.各系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2.122 MJ·kg-1(ME1)、12.540 MJ·kg-1(ME2)、12.958 MJ·kg-1(ME3)和13.376 MJ·kg-1(ME4)的4种日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13周龄屠宰.结果显示:(1)随日粮能量水平提高,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下降(P<0.05),活重、屠体重、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显著增加(P<0.05),而IMF选择对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上选系的日采食量和活重显著高于下选系(P<0.05),日粮能量水平和IMF选择对胸肌重、腿肌重及其相对比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随日粮能量水平提高,胸肌和腿肌IMF显著提高,在ME3组达到最大,MFA组下降(P<0.05),而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增加(P<0.05).上选系胸肌和腿肌IMF、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下选系(P<0.05),血浆总胆固醇显著低于下选系(P<0.05).日粮能量水平和IMF双向选择的互作对腹脂重、腹脂率和总胆固醇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油鸡生产性能,但不能补偿遗传选择形成的IMF含量差异.进一步证实通过遗传选择可以有效提高IMF含量.  相似文献   
24.
鸵鸟异嗜白细胞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出鸵鸟异嗜白细胞抗菌肽,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研究,为开发新一代高效肽类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氯化铵裂解、超声波破碎、醋酸提取、CM-Sepharose F F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方法,从鸵鸟异嗜白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了抗菌肽,使用微量琼脂糖弥散法进行了抗菌活性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应用二级质谱(MS/MS)对抗菌肽的分子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鸵鸟异嗜白细胞中存在抗菌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1056MRSA、鸡大肠杆菌E.coli O78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ATCC1023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肽具有阳离子性质;热稳定性良好;经RP-HPLC纯化得到峰6、峰16和峰24,峰6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65μg/mL,峰16的分子量为4012.472Da,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971μg/mL和5.245μg/mL,峰24的分子量为3542.479Da,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6.472μg/mL和21.561μg/mL。结论:本研究得到的抗菌肽与已报道的鸵鸟抗菌肽ostricacins相比显示出更强的抑菌活性,是否为同一物质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25.
利用醋酸提取、CM-Sepharose F F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从鸵鸟(Ostricacin)异嗜白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抗菌肽;利用微量琼脂糖弥散法进行了抗菌活性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应用二级质谱(MS/MS)对抗菌肽的分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鸵鸟异嗜白细胞中存在抗菌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1056MRSA、鸡大肠杆菌(Eschenchia coli)078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l023l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肽具有阳离子性质;热稳定性良好;经RP-HPLC纯化得到峰6、峰16和峰24,峰6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5μg/rnL,峰16的分子量为4 012.472 D,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971和5.245μg/mL,峰24的分子量为3 542.479 D,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6.472和21.561μg/mL.  相似文献   
26.
MAP(major acute phase protein)是一种肝脏合成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分子量约为120 kDa,属于ITI(inter-α-trypsin inhibitor)家族.MAP与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机体MAP水平可反映动物的疾病状态及其严重程度,还可作为肉质与常规管理中动物福利的有效监测指标.文章综述了MAP的种类与结构特征及其合成过程,并进一步介绍了其在动物的营养与健康中的应用,就MAP在动物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28.
试验旨在探索3种评价猪群健康的急性期蛋白(APP)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采集表观健康猪和表观患病猪各31头的血液,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触珠蛋白(HPT)、主要急性期蛋白(MAP)与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结果表明:猪血清MAP浓度与HPT浓度显著正相关(r=0.999;P<0.01),与Apo-A1浓度低度相关(r=0.252;P<0.05)。提示机体MAP浓度与HPT浓度密切相关,为临床检验及实验室分析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为比较放养和舍饲模式对“绿嘉黑”黑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似的仔猪20头,使用配对分组的方式分为舍饲组和放养组,饲养达100 kg左右时屠宰检测各指标。结果表明:与舍饲组相比,放养组的胴体重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增加,肌肉宰后pH24h和剪切力显著增加,背最长肌中总的呈味氨基酸比例显著增加,其中含量最高的3种呈味氨基酸丙氨酸、谷氨酰胺和甘氨酸的比例显著增加,功能氨基酸(谷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比例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放养的猪只胴体重降低,机体免疫力提高,肉质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