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00篇
  62篇
综合类   911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667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验通过对2个鸡场40份直肠常在菌与同期分离出的6株致病菌,用K-B法分别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比。试验结果是:a.鸡场直肠常在菌与致病菌的符合率高敏药物为100%(2/2),中敏药物为67%(4/6),耐药药物为75%(3/4);b.鸡场直肠常在菌与致病菌的符合率高敏药物为83%(5/6),中教药物为100%(2/2),耐药药物为75%(3/4)。试验结果表明:鸡源性致病菌和直肠常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现很高的相关性。临床治疗鸡细菌性疾病时,应注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农作物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计算及处理,利用ArcGIS技术平台对河南省各类作物优势产区分布格局进行热点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绘制出各类作物综合比较优势变化状况图和优势布局图。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受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共同主导,河南省非粮农作物生产综合优势主要受规模优势主导,同时非粮作物除部分连片产区形成稳定发展外,其他地区发展变化幅度较大;整体上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已初具连片优势,但结构布局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根系分泌物对蕹菜 Cd 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 - 土培联合的方法,通 过水培种植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典型低 Cd 积累品种 (QLQ) 和高 Cd 积累品种 (T308) 收集根系分泌物, 将 QLQ 根系分泌物施入种植 T308 的土壤中,将 T308 根系分泌物施入种植 QLQ 的土壤中。【结果】蕹菜两个 品种的生长差异不显著;QLQ 茎叶 Cd 质量浓度显著低于 T308。施加典型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总体上不影响两 个蕹菜品种的生长。根系分泌物的施入总体上提高了供试蕹菜品种的茎叶、根 Cd 质量浓度和 Cd 积累量,表现 为促进植株对 Cd 的积累,原因主要在于根系分泌物提高了植株对土壤 Cd 的吸收能力。不同 Cd 质量浓度处理收 集的蕹菜根系分泌物对植株 Cd 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低 Cd 品种 QLQ 的根系分泌物显著降低了高 Cd 品种 T308 的 Cd 转运系数,0 mg/L Cd 条件下的转运系数降低 30.23%;而 T308 根系分泌物对 QLQ 的 Cd 转运系数并未产生 显著影响。【结论】根系分泌物的施加促进植株对 Cd 的积累;低 Cd 品种 QLQ 表现出极强的低 Cd 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对15个生菜品种的幼苗进行7 d低温处理后,测定其株高增长量、电解质渗漏率(EC)、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低温处理后,各个生菜品种幼苗的株高增长量,叶片EC、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各生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它们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申选5号罗莎红罗莎绿申选1号罗马生菜大速生凯撒橡叶红申选4号尼罗玻璃生菜绿湖芳妮铁人大湖118。  相似文献   
995.
中低产田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宁夏灌区中低产田水稻氮肥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插秧稻氮肥65%基施、35%追施的产量最高,水稻产量为13 436.5 kg/hm2.50%基肥、50%追肥的产量次之,水稻产量为12 957.0 kg/hm2.直播稻氮肥50%基施、50%追施的产量最高,水稻产量为7 403.0 kg/hm2.氮肥65%基施、35%追施的产量次之,水稻产量为7 253.5 kg/hm2.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计算高阶常微分方程特解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常数变易法、拉普拉斯变换法、积分法等,它们的计算工作量一般较大,为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有必要探究另一种简便实用的新方法——特征函数法.方法先定义该类高阶常微分方程的对应齐次方程的特征函数,再利用特征函数的导数,可得到非齐次项为特殊函数情形时方程的一个特解.结果只需求出特征方程的根,就可得到该类高阶常微分方程的一个特解.结论利用特征函数法可以得到一类常微分方程的一个特解,该方法使用简单,所得特解形式直观.  相似文献   
997.
在野外自然海区取100尾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as hasta),挑选体重一致、健康无病的虾虎鱼做实验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尾,投放到3个室内流水玻璃纤维钢水族箱中,以冻虾喂养30 d后称重、取样.在捕获野生虾虎鱼同一水域取同样规格的矛尾复虾虎鱼24尾,进行同样的称重、取样和分析,比较研究野生虾虎鱼和养殖虾虎鱼体组成及形态学的异同.结果表明:野生组全鱼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而肌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组与野生组矛尾复虾虎鱼在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I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组全鱼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例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肝脏脂肪酸组成方面,野生虾虎鱼的C18:2n-6和C18:3n-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虾虎鱼(P<0.05),而养殖虾虎鱼的C22:6n-3(DHA)比例显著高于野生虾虎鱼(P<0.05).野生和养殖组C20:5n-3(EP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8.
典型造型名优绿茶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冲泡时间与水温对不同典型造型名优绿茶茶汤中茶多酚浸出浓度与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与冲泡水温的升高,茶多酚的浸出浓度不断上升,浸出速率逐步降低;造型、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对茶汤中茶多酚的浸出浓度与浸出比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造型名优绿茶茶多酚的浸出浓度与速率快慢顺序为:卷曲形(以碧螺春为代表)>针形(以雨花茶为代表)>直条形(以信阳毛尖为代表)>单芽形(以竹叶青为代表)>扁形(以西湖龙井为代表)>朵形(以黄山毛峰为代表).  相似文献   
999.
茶树EST-SSR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β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β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在对引物、dNTP、MgCl2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以衍生绝大多数EST-SSR的龙井43β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6对引物显示扩增,可用率为84.2%; 进一步在10个茶树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2.5%。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根据茶树EST建立SSR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以药食两用的资丘木瓜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酵母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先后顺序接种发酵、酵母菌-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先后顺序接种发酵3种工艺制备木瓜酵素,并对其发酵过程中的3种清除自由基能力、淀粉酶和有机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工艺制得的木瓜酵素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在80%以上,其中自然发酵制备的酵素清除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工艺相对稳定;人工接种-嗜热链球菌后可以提高木瓜酵素清除DPPH·和O2-·的能力,分别提高30%和10%;自然发酵的淀粉酶活力最高,大约是人工接种的2号和3号发酵工艺的3倍,有机酸含量也最高,但人工接种发酵工艺所制得酵素产品活菌数比自然发酵的高,其中3号发酵工艺所得酵素产品的益生菌数量是自然发酵的2倍多,2号和3号发酵工艺中增加了乙酸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