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将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顺反子序列bioⅠ-orf 2-orf 3克隆到含氯霉素基因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pE 3中,并在顺反子序列上游插入一个强麦芽糖启动子Pglv,构建成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pLHX8,电转化枯草芽孢杆菌受体菌1A747.从5μg/ml的氯霉素抗性平板上挑取两株转化子,通过基因组PCR鉴定,确定顺反子序列已经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2.
选择20窝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窝,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抗生素组合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形成5个处理,即:土霉素 阿美拉霉素组、金霉素 黄霉素组、土霉素 黄霉素组、喹乙醇 黄霉素组、磺胺嘧啶 三甲氧苄胺嘧啶组。分别在21、35日龄取粪样进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测定。结果表明:在哺乳前期,各不同抗生素组合对仔猪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在哺乳后期,50 mg/kg土霉素 20 mg/kg黄霉素组对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试验全期100 mg/kg喹乙醇 20 mg/kg黄霉素组抗腹泻效果显著(P<0.05);21、35 d,磺胺嘧啶 三甲氧苄胺嘧啶能显著(P<0.05)抑制大肠杆菌,喹乙醇 黄霉素组乳酸杆菌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3.
芪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从中国野生属葡萄种高抗白粉病的华东葡萄白河-35-1中分离出的芪合酶基因cDNA片段(Stilbene synthase,STS)进行PCR扩增;把回收的目的基因PCR产物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GEM-TEasy中进行测序与序列分析;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芪合酶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酵母菌穿梭型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6/CT上,转化大肠杆菌,提取阳性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INVScl,酵母菌落PCR电泳结果显示,在约1200bp处有一条亮带,证明芪合酶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开发一种含有白藜芦醇生物活性成分的酵母微生态制剂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素材。  相似文献   
14.
猪、禽对日粮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利用率限低,但为了满足动物生长和生产对磷的需要,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昂贵的无机磷,而粪便中排出的大量有机磷对土壤和水源又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如何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降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龙玲  龚月生 《饲料工业》2002,23(11):26-29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加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存在许多方法用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如应用离子载体和抗生素。但对于饲料工业中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问题和寻求安全饲料的广泛关注,促使研究者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非抗生素或“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即直接饲喂微生物(DFM),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因而被推到了历史前台。DFM包括细菌、酵母(真菌)等,许多研究证明DFM使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YC)。YC是经严格控制条件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直接在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对肉牛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 3头平均体重 60 0± 1 0 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 7岁西杂阉牛为研究对象 ,采用 3× 3拉丁方设计 ,研究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对肉牛瘤胃机能的影响作用 ,为肉牛日粮中适宜的整粒籽实添加水平提供参考。 3种试验日粮分别表示为 :1对照组 ( CT) :饲喂基础日粮 ;2中棉籽组 ( MC) :1 3 %棉籽 ;3高棉籽组 ( HC) :2 5 %棉籽。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 ,稻草中各养分的降解率呈上升趋势。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整粒棉籽后对稻草中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随着日粮棉籽水平的升高 ,养分降解率有下降的趋势。测定全棉籽中 DM和 EE对 3种不同处理日粮的降解率 ,结果差异不显著 ( P>0 .0 5 )。在整个饲喂周期内 ,除 EE、ADF的消化率存在差异外 ,处理 CT、MC、HC间的 DM、OM、CP全消化道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 ( P>0 .0 5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HC的 DM消化率分别下降 0 .0 6%、3 .88%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的 OM消化率上升 0 .69% ,处理 HC的消化率下降 3 .5 3 % ;各处理的CP消化率有随棉籽水平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HC的 CP消化率分别上升 4.5 2 %、6.0 6%。处理CT、MC的 EE消化率与处理 HC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处理 CT和 MC间的 EE消化率差  相似文献   
17.
按出壳体重对等的原则,将海布罗混合健雏分成4组进行饲养试验。前后两期各组处理为:I组喂基础饲粮,Ⅱ,Ⅳ,Ⅳ组分别添加0.1%-0.2%和0.3%的L-赖氨酸.HCL。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标准的能量和蛋白质条件下,赖氨酸水平对2,4,8周未体重无显著影响,但6周末体重Ⅱ,Ⅲ组极显著高于I组,Ⅳ组也显著高于I组;前期赖氮氨酸水平以1.18%为好,后期以1.00%为佳。若把后期细分为5-6和7-8周  相似文献   
18.
以3头体重600±10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7岁西杂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整粒棉籽水平对肉牛瘤胃机能的影响.3种试验日粮分别为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CT);含13%整粒棉籽中棉籽组(MC);含25%整粒棉籽高棉籽组(HC).研究结果显示,与处理CT相比,处理MC、HC的pH平均值略有降低(-0.11、-0.09),各处理在同一个时间点的pH值变化不显著(P>0.05).处理MC的NH3-N浓度平均值最高(7.01 mmol/L);与处理CT相比,处理MC的NH3-N浓度平均值上升0.29 mmol/L,处理HC的NH3-N浓度平均值下降0.07 mmol/L.与处理CT相比,处理MC、HC的总VFA浓度分别提高7.4%、3.5%,乙酸和丙酸浓度平均值也较处理CT有所提高,而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比处理CT低;3种日粮间的乙酸/丙酸的平均值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其平均值分别为4.49、4.35、4.05.添加整粒棉籽会显著降低稻草和棉籽中养分的有效降解率EDP(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稀释平板-刚果红染色法从腐木中分离到1株产耐高温纤维素酶的菌株CY15-10.通过形态观察、特征培养及16 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该菌株经摇瓶发酵后测定粗酶液CMC酶活为1.27 U/mL,最适反应温度为55℃,热稳定性较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酶谱分析表明该菌株向胞外分泌1种纤维素酶组分,酶分子质量约为35 ku.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耐热性纤维素降解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酶学特性。[方法]采用刚果红法从腐烂秸秆与腐殖质土壤样品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该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筛选到1株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NP29,经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生物。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4.5,最佳反应温度为65℃,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37℃、pH7.0的条件下,该菌株在发酵36 h后纤维素酶活性可达1.8 U/ml,且产酶量与细菌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