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研究区地质地貌,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三层阶地,通过对三层阶地的地下水盐动态进行实时监测,运用双因子方差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地下水电导率随地下水位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分布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水电导率变化与水位变化有很大关系,且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各阶地电导率(EC)值均随水位的上升而增加,高EC值出现在高水位...  相似文献   
42.
实验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秸秆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4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1、Z2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4、Z5菌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同时测定已鉴定的4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Z2和Z5表现出较强的产酸速率,可进一步研发成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评价10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为研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化学防治以及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测定 10 种药剂在田间喷施后对其防治效果。【结果】34% 乙多·甲氧虫 48 mL/667 m2、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 mL/667 m2 与0.05% 有机硅助剂 15 mL/667 m2 组合、 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50 mL/667 m2 与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6.7 mL/667 m2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 在药后 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可达 94.59%、93.10%、90.97%、91.29%。【结论】生产上使用34% 乙多·甲氧虫SC 48 mL/667m2或6% 乙基多杀菌素SC 50 mL/667m2 与 0.05% 有机硅助剂15 mL/667m2 组合交替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系统评价新疆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的抗性水平,为玉米抗茎腐病遗传育种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人工土壤埋接法,对6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肿囊腐霉(P. inflatum)茎腐病水平鉴定,鉴定及评价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抗镰孢茎腐病水平。【结果】 62份种质资源抗肿囊腐霉(P. inflatum)茎腐病达到高抗(HR)7份,占比11.29%,抗(R)、中抗(MR)、感(S)、高感(MS)材料分别为5份、18份、5份和27份,依次占比8%、29%、8%和24%。100份种质资源抗镰孢茎腐病鉴定与评价则筛选出高抗(HR)、抗(R)、中抗(MR)、感(S)、高感(MS)材料分别为14份、16份、37份、15份和18份。病株率与株高、穗长、穗粗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杆穗粗的玉米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基础。而干穗重、粒重、百粒重与病株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病株率对产量指标具有极大的影响。21KBL054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受影响程度较小,分别推迟2、2和4 d,21KBL096受影响程度严重,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则分别推迟13、12和8 d。21KBL058病株平均株高(224.80cm)、穗位(83.09 cm)较对照相比分别增长(22.15%、51.76%),而处于同一抗性水平的21KBL045病株平均株高、穗位为186.50和72.64 cm,较对照相比增幅仅为(-0.40%、3.04%)受影响程度较小。【结论】 筛选出21KBL096、21KBL030、21KBL033等优异抗病性且田间性状稳定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5.
新疆特有天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本文于2019年5—9月采用扫网法,对北疆地区麦田、玉米田、苜蓿田、棉花田、农田防护林以及果园等6种典型生境的瓢虫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瓢虫标本5501号,隶属3个亚科6族13属23种,其中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28.52%)、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mpunctata(20.21%)以及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Stethoruspunctillum(16.51%)三种为优势种群;不同生境瓢虫群落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季节动态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苜蓿田个体数量分布最多(262号/样地/次)、种类也最为丰富(20种),棉花田个体数量(48号/样地/次)及物种数(4种)最为稀少;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8月上半月>7月下半月>5月下半月>8月下半月>7月上半月>6月下半月>9月上半月>6月上半月。各生境中,防护林多样性指数(0.62)、丰富度指数(2.06)、均匀度指数(0.72)在整个生长期中维持着最高的水平,其次是苜蓿田生境的多样性水平较高(0.55、2.35、0.49),而棉花田生境多样性指数(0.21)、丰富度指数(0.46)和均匀度指数(0.57)平均水平最低,但优势度指数(0.70)最高;相似性分析表明,群落相似性系数在不同生境之间属于中等相似(0.5≤q≤0.75)。不同月份间相似性程度较高,28个不同月份组中,8月下半月与9月上半月间的瓢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94),共同种有深点食螨瓢虫、多异瓢虫等15种,其他月份间属于中等相似或极相似。新疆北部地区瓢虫群落个体数和类群数较为丰富,不同月份间分布相对均匀,自然控制能力较强,尤其是防护林和苜蓿田生境,应加强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为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设施蔬菜种植区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的扩散功能,为利用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设置三个重复处理,放蜂数量均为2 000头,放蜂点设在温室大棚的中部,以放蜂点为中心点,对距离中心点东西方向2、4、6、8m处植株作插牌标记,放蜂后3d,采集标记植株叶片,带回室内观察寄生率,分析扩散距离与寄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丽蚜小蜂释放后第3d,寄生率由中心点向东西两侧呈降低趋势,放蜂中心点和距中心点2m处被丽蚜小蜂所寄生的白粉虱若虫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中心点83.94;、2m处为80.79;和77.36;,而与距中心点4、6和8 m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距中心点8m处平均寄生率最低,为11.46;和3.17;.[结论]在温室条件下,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由放蜂中心点向两侧扩散距离越远,寄生率越低.放蜂后3d丽蚜小蜂的扩散范围集中在半径2m的范围内,有部分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4 ~6 m,有极少数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8 m.  相似文献   
47.
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放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丽蚜小蜂放蜂量和不同放蜂点对新疆地区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放蜂量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5000、10000、20000头/棚;不同放蜂点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4点、8点、12点;对照设置1个棚.[结果]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为10个点,随着放蜂量的增大,丽蚜小蜂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越好,20 000头蜂的处理虫口减退率最高,达48.31;.放蜂量为10 000头,不同放蜂点处理下,8个放蜂点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虫口减退率达41.84;.[结论]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设置为10个,放蜂量越大,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越好;放蜂量设置为10 000头,8个放蜂点的处理对防治温室白粉虱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在合理的水肥管理条件下,研究摘叶、喷施绿藻粉和保水剂等措施对库尔勒香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一年生枝抗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5年生库尔勒香梨树为试材,设CK(对照)、摘叶、喷施保水剂、喷施绿藻粉等4个处理,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与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研究各处理对库尔勒香梨一年生枝抗冻能力的影响.[结果]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CK和摘叶处理枝条受严重冻害,保护酶系统(SOD、POD)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膜脂过氧化物MDA大量积累.与对照相比,绿藻粉和保水剂处理SOD、POD活性明显提高,MDA积累少.CK和摘叶处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明显低于绿藻粉和保水剂处理,电解质渗出率显著高于喷施绿藻粉和保水剂处理.[结论]绿藻粉和保水剂处理明显提高香梨一年生枝透调节物质含量,减轻库尔勒香梨一年生枝的受冻害程度,对库尔勒香梨一年生枝起到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连作5、10、15、20 a和25 a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棉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长棉田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粗砂和细沙含量增加,粘粒含 量下降,其变化连作15 a极为明显;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盐分含量和pH值逐渐降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大幅度升高,速效磷比较稳定或略有减小,而钾的含量显著下降,致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其增减变化连作15 a极为显著;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连作15 a都达到最高值,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其活性连作20 a达到最高值。 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研究区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 a,棉花连作年限超过15 a时,会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土体紧实板结,结构性差,土壤养分含量失衡,酶活性降低,土壤质量下降等连作障碍,使得棉花产出和效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0.
通过探讨春播玉米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时序动态,旨在为玉米田天敌保护利用及玉米害虫的合理防控提供基础资料。采用网捕法和目测法探明春播玉米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时序动态。调查共获节肢动物7632头,隶属3纲12目45科66属70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和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 salina Mit为本地区害虫优势种,天敌优势种则为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方斑瓢虫Propiylaea quatuordecimpunctata(Linnaeus)、黄褐新园蛛Neoscone doenitzi(Boes.et Str.)、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和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Linnaeus)。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中植食性亚群落结构特征指数NH'、J'、D与总群落相近,优势种害虫亚洲玉米螟和玉米三点斑叶蝉的大量发生致使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出现显著变化,是影响群落稳定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捕食性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和植食性节肢动物物种数累计贡献率可达61.47%,是影响该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灰色系统分析则表明,优势种天敌方斑瓢虫、草蛉、黄褐新园蛛种群数量的变化与优势种害虫玉米螟和玉米三点斑叶蝉种群数量的变化关联度最高,其关联度分别为0.7719和0.8778、0.7898和0.8309、0.9637和0.8312。天敌的发生与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跟随效应,这为合理保护利用天敌防控玉米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