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7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2篇
  1955年   1篇
  19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建立和优化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培养体系,对山羊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割卵液种类、培养液添加血清种类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切剖法与抽吸法对山羊卵母细胞的成熟有显著差异(P<0.05);割卵液DMEM/F-12与PBS+BSA对山羊卵母细胞的成熟有极显著差异(P<0.01);添加EGS(自然发情)、EGS(PG诱导发情)、FBS对山羊卵母细胞的成熟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切剖法能更好地支持卵母细胞的成熟;DMEM/F-12作为割卵液,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自然发情的山羊血清对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最好,同种血清对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要好于异种血清.  相似文献   
102.
鱼油乳状液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食品级Span系列乳化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经超声乳化制备鱼油乳状液,比较了乳化剂、CMC浓度、油水比、超声乳化次数等工艺参数对鱼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鱼油和Span80(质量比9:1)为油相,0.5%CMC溶液为水相,油水比1:2,超声乳化10次(每次超声5 s、间歇5 s).上述条件制备的乳液,静置24 h和3000 r·min-1离心5 min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99.78%和98.32%.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均一,乳液平均粒径约为5μm.稳态扫描结果表明鱼油乳液呈现典型的剪切变稀流变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鱼油乳液具有一定的粘弹性.  相似文献   
103.
Objective: To (1) determine prevalence of radiographically detectable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in domestic cats and (2)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and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DJD). Study Design: Prospective study. Animals: Client‐owned cats (n=100) and 30 feline cadaver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client‐owned ca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Stifles from feline cadave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using high‐resolution X‐ray), radiographic DJD, and cartilage damage. Menisci were evaluated histologically. Results: Forty‐six percent of the client‐owned cats had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detected in 1 or both stifles. Pain scor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tifles with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and those with no radiographic pathology (P=.38). Thirty‐four of 57 cadaver stifles had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which was always located in the cranial horn of the medial meniscus. Percentage mineralization of the menisci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rtilage damage score of the medial femoral (r2=0.6; P<.0001) and tibial (r2=0.5; P<.0001) condyles as well as with the total joint cartilage damage (r2=0.36; P<.0001) score and DJD score (r2=0.8; P<.0001). Conclusion: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is a common condition in domestic cats and seems to indicate medial compartment DJD. Clinical Relevanc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is uncertain.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determine if the meniscal mineralization is a cause, or a consequence of joint d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04.
牦牛是我国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中重要的畜种之一,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本文阐述了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种方法和利用途径,有助于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引进12个番茄品种并对其丰产性、商品性和适口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综合性状最好的是‘毛粉812’,其次是‘春秋粉宝’,表现丰产、整齐度高、果形端正等,适合本地区栽植,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应加大推广力度;‘新选906’为自封顶类型,商品果小,产量低且综合性状差,不适合在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6.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 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 d膨大茎成型后逐渐降低;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在早期为+K处理低于-K处理,97 d后+K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明显加快,其累积量于139 d明显高于-K处理,160 d不同处理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量趋于稳定,+K处理为1 204 g/株,比-K处理高19.7%。在97—160 d产量形成关键期,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的累积量,+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32.8%、10.3%和74.2%,其中来自其它器官转移的氮、磷和钾,+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1.20、0.12和1.26 g/株,来自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转运的氮、磷和钾,前者比后者高2.16、0.04和5.70 g/株。莲藕氮、磷、钾累积总量之比-K处理为1﹕0.14﹕0.90,+K处理为1﹕0.13﹕1.31。【结论】钾营养促进莲藕干物质生产和累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并提高莲藕各器官尤其是叶柄中钾的含量,在生育后期促进干物质和养分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膨大茎中并最终增产。  相似文献   
107.
BNS是一个对温度敏感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敏感期低温表现不育,高温恢复可育。2014/2015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温度相对较高,但BNS的自交结实率比温度相对较低的2011/2012年度低50%以上。为探讨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近4a(2012-2015年)小麦生育期的温度走向,以及温度与BNS自交结实率的关系进行分析。温度走向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冬、春温度变化显著影响BNS结实率,暖冬和寒春易降低结实率,寒冬和暖春可提高结实率。这些结果对BNS的影响可能是,暖冬穗发育加快,进入感温期早,再遇正常年份或暖春,育性转换完成快,结实率高,反之结实率低。2014/2015年度属典型暖冬和寒春气候特点,故BNS结实率严重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NS的自交结实率与播种-抽穗的各积温因子均呈负相关,而与翌年3月1日-抽穗的平均温度≥15℃有效积温和平均温度≥15℃的累积日数呈显著正相关;BNS育性转换的温度阈值为12℃,15℃以上温度对自交结实率影响显著;用两个正相关显著的温度参数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BNS自交结实率。研究结果表明,15℃以上平均气温显著影响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转换,平均温度≥15℃有效积温和平均温度≥15℃的累积日数是两个重要的BNS育性转换温度因子参数。  相似文献   
108.
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土层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球囊霉素对维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球囊霉素的土层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农田、人工草地、果园和撂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 4个土层土样,通过测定土壤球囊霉素.pH、速效磷、有机碳和蛋白酶活性,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球囊霉素土层分布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球囊霉素平均含量为1.41~3.18 mg·g-1,占土壤有机碳的6.98%~31.34%,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碳库.土壤球囊霉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剖面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除撂荒地外,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降低趋势.土壤球囊霉素分别与土壤速效磷、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壤球囊霉素的含量和分布.土壤球囊霉素含量和土壤蛋白酶活性之间为间接相关关系,该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建议把球囊霉素作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生长状况和土壤生态系统波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9.
黑龙江省白浆土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2个分布在庆安县、方正县、五常市、虎林市和尚志市各白浆土区的0~20cm土壤进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建立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指标体系,并划分土壤肥力等级,提出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在138.3~220.3mg·kg-1,速效磷在20.6~32.5mg·kg-1,速效钾在120~183m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相对产量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反映了土壤供肥能力,土壤供氮磷钾能力越高,不施肥处理的相对产量越高;根据相对产量,将土壤肥力划分为5类;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磷钾素含量以中高等含量居多,随着土壤氮磷钾含量增加,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均呈现递减趋势,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丰富兰州地区湿地水生植物资源,从河北白洋淀地区引入水生植物14个品种,对其生态适应性和越冬性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根据引种植物在兰州地区的生长情况,制定了评价标准,最终筛选出了‘花叶水葱’‘花叶芦苇’‘水生鸢尾’‘菖蒲’‘慈姑’‘泽泻’‘红蓼’‘雨久花’‘水生美人蕉’(红花)和‘水生美人蕉’(黄花)10个适应力强和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