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3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851篇
林业   682篇
农学   565篇
基础科学   439篇
  1004篇
综合类   4169篇
农作物   590篇
水产渔业   374篇
畜牧兽医   1792篇
园艺   478篇
植物保护   52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为茶叶产品的等级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发同时测定市售与种茶叶中没食子酸(GA)、表儿茶素(E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以及咖啡因(CAF)含量。结果表明:在Agilent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乙腈、甲醇、0. 5%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UV检测波长为275 nm条件下检测,各目标物(GA、GC、EGC、+C、CAF、EGCG、EC、GCG和ECG)的重复性RSD为0. 41%~2. 12%;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 68%~104. 4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9%~5. 78%。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茶叶中各目标物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可用于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定量检测。市售5种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均最高,为36. 15~87. 26 mg/kg,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明显比红茶丰富。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OS)和低聚壳聚糖(COS)及其复合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其他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 XOS(XOS),30 mg/kg COS(COS),50 mg/kg XOS+10 mg/kg COS(XCⅠ),75 mg/kg XOS+15 mg/kg COS(XCⅡ)。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XOS、XCⅠ、XCⅡ均能显著提高肉鸡21 d、42 d平均体重(BW)和121 d平均日增重(ADG)(P<0.05);XCⅠ、XCⅡ较COS 42 d体重和121 d平均日增重(ADG)(P<0.05);XCⅠ、XCⅡ较COS 42 d体重和142 d的ADG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XCⅠ、XCⅡ14 d、28 d肉鸡胸腺指数及14 d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IgG含量;且XCⅠ14 d肉鸡盲肠乳酸杆菌数量较CON和XOS也有提高。结果提示,XOS和COS能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改善肉鸡微生物区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XOS与COS低剂量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一寡糖,两者具有协同效应,本试验条件下以50 mg/kg XOS+10 mg/kg COS复合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4.
【目的】黄单胞菌细胞外泌蛋白质(Xanthomonas outer proteins, Xops)是植物病原黄单胞菌高度保守的毒性效应子或毒性辅助组分,通过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分泌到细菌细胞外部,然后转入植物细胞而发挥病理作用。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即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标准菌株PXO99A分泌的XopN是一种毒性效应子,通过影响寄主免疫反应而使水稻发病。但是,XopN对病菌毒性的影响是否因水稻品种的不同而异,还有待研究。【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技术,先敲除了PXO99AXopN基因,获得了∆XopN突变体,又经过遗传互补,得到了回补菌株∆XopN/XopN。通过营养肉汤液体培养,测定了XopN对病菌繁殖能力的影响;根据文献选用14个水稻品种,通过接种实验,测定了PXO99A对这些品种的毒性与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在XopN发挥毒性作用的水稻品种上,测定了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与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受病菌侵染而表达的情况,分析了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结果】在营养肉汤液体培养过程中,病菌突变体菌株∆XopN的繁殖速度明显低于野生型PXO99A。PXO99A∆XopN∆XopN/XopN接种水稻后,根据其在水稻叶片组织内的繁殖量及随后产生的白叶枯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供试的14个水稻品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感病程度与病菌XopN是否敲除或回补无关,这有10个水稻品种(IRBB1、IRBB3、IRBB8、IRBB10、IRBB14、IR24、IRBB203、IRBB204、IRBB205和IRBB211),PXO99A∆XopN∆XopN/XopN对它们的毒性无明显差别。二是XopN对病菌毒性发挥作用的水稻品种,包括高度感病的3个品种(IRBB208、Asominori和日本晴)和低感品种IRBB13。与PXO99A∆XopN/XopN相比,∆XopN对这4个水稻品种的毒性大为降低。在IRBB13上,病菌侵染对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在叶片内的表达发生抑制作用,这一效应与XopN的毒性功能相关。相反,日本晴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却受病菌侵染的诱导,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大幅度提高。IRBB208和Asominori携带OsSWEET11/Xa13同源基因,该同源基因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也因病菌侵染而大幅提高。在这4个水稻品种上,PXO99A∆XopN/XopN能够诱导OsSWEET11/Xa13或其同源基因表达,但∆XopN无此作用。另外,XopN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诱发过敏反应有量变贡献,相比PXO99A∆XopN/XopN,∆XopN引起过敏反应的程度有所降低。【结论】XopN是一个有限广谱性效应子,在拥有OsSWEET11同源基因的水稻品种上发挥毒性作用。XopN也是病菌繁殖所需要的,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上诱导过敏反应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5.
为发掘玉米叶片表皮蜡质合成与调控相关基因,以218份由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在原阳对其3个生物学重复叶片表皮挂水能力进行调查,利用1.25 M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SNPs进行Q、K和Q+K这3种模型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Q模型较K模型和Q+K模型能更好地评价叶片表皮的挂水能力。Q模型下,共检测到88个覆盖玉米9条染色体的显著SNPs(P ≤ 2.04E-6),88个SNPs分布于47个QTLs内,单个QTL可解释13.6%~45.6%的叶片挂水能力表型变异,47个QTL内共有97个候选基因,其中,77个具有功能注释。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转录因子NAC77(GRMZM2G018436)和第3条染色体上的亚油酸酯氧合酶(GRMZM2G156861)编码基因,是叶片表皮蜡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圆柏(Sabina chinensis)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圆柏叶片浸提液对地肤(Kochia scopari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5种杂草种子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燕麦(Avena sativ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4种作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用圆柏叶片、树枝、树皮粉末和浸提液进行盆栽抑草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肤、藜、反枝苋萌发及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在-0.98以上;盆栽抑草结果表明,圆柏不同部位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稗草及反枝苋株高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叶片化感强度大于树皮和树枝,叶片粉末拌土处理抑草效果好于浸提液叶面喷施;对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稀释1.5倍时,抑制荞麦种子萌发但不影响其株高及根生长,不影响燕麦种子萌发但降低其株高和根长生长,抑制油菜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影响其种子萌发率,促进油菜株高及根长生长,不影响向日葵种子萌发和生长。综上所述,圆柏具有良好的抑草活性,对作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
调查分析了吉林省主要蜜蜂饲养区蜜蜂疫病危害的现状,发现蜜蜂白垩病(56%)、蜂螨(40%)及爬蜂病(20%)为吉林省3大主要蜜蜂病害,同时通过实验室检测病蜂样本发现,蜜蜂微孢子虫的隐性感染情况较为严重,32%的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应引起重视。蜜蜂敌害中胡蜂危害(42%)较为严重,个别蜂场兼受地胆、蚂蚁及蟾蜍的侵害。蜂病的确诊是目前饲养者面临的第一难题,建议尽快建立蜜蜂疫病防治技术体系,宣传蜜蜂健康养殖技术,加强流行病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加大抗病蜂种的培育力度,加快无公害对症蜂药的研究进展,给饲养者养成防患于未然、饲养强群等优良习惯,为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栽培模式下根系生长发育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露兜促进了槟榔干物质累积,且分配到根系的干物质相对增多,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对香露兜的影响不显著;间作后显著增加槟榔叶片SPAD值,对香露兜无显著影响;间作模式下槟榔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数目显著增多,分别比单作增加了78.64%、50.96%、81.22%,而且间作对槟榔根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大于香露兜;槟榔间作香露兜后,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槟榔单作,土壤脲酶与槟榔单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香露兜单作;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根数目和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槟榔与香露兜根系之间竞争较小,与槟榔单作相比,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能够促进槟榔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