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2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1739篇
林业   1159篇
农学   901篇
基础科学   686篇
  1654篇
综合类   7819篇
农作物   1165篇
水产渔业   690篇
畜牧兽医   2914篇
园艺   1206篇
植物保护   71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1026篇
  2012年   1396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441篇
  2009年   1224篇
  2008年   1276篇
  2007年   1108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明确济麦22高产的生理基础,对其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衰老过程中,济麦22旗叶始终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其缓降期较长,使旗叶功能期延长,延缓了植株衰老,有效地提高粒重;旗叶细胞内SOD和POD保持较高的活性,且在花后24天后(蜡熟期)仍维持较高活性水平,可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防御其对叶片的伤害;MDA含量相对较低且上升幅度很小,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弱。这些说明济麦22旗叶细胞酶促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效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长旗叶的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小麦育种实践中选择持绿型品种是实现品种产量突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低温弱光对CMS三系辣椒幼苗形态指标与冷害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CMS三系的不育系、恢复系与相应杂交一代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辣椒幼苗对低温弱光及其恢复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植株生长减缓或停止,外部形态出现部分变化。低温弱光处理10天后,与对照相比各试验材料株高增加缓慢,基本停止生长,但恢复系表现出较好的低温弱光耐受性。从外部形态与冷害指数综合来看,杂交种与恢复系受害程度明显较轻。  相似文献   
993.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良种需良法配套, 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 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 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 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 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 随着施磷量的增加, 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 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 拟合程度较高, 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N施用量186 kg hm–2, P2O5施用量95 kg hm–2, K2O施用量60 kg hm–2, 行距23 cm, 株距13 cm, 预期产量为6 683 kg hm–2。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氮吸收效率品种油菜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氮吸收效率筛选,并比较其不同品种的氮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的氮素营养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品种差异,其中根系氮累积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比变异系数最大,超过50%,而生长前期植株含氮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不论氮素供应水平高低,油菜氮高效品种的总吸氮量和各器官的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其中根系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大,而果荚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小;氮高效品种根系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而果荚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低于氮低效品种;氮高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地上部的含氮量与氮低效品种的差异不显著,而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功能叶片的SPAD值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随着供氮水平的改变,氮高效品种各器官的含氮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不同品种油菜氮素营养指标的显著差异为通过遗传改良途径培育作物新品种和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大豆GmNF-YC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岩  张晓玫  陈新建  傅永福 《作物学报》2012,38(9):1607-1616
NF-Y (nuclear factor-y)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录因子复合物, 是由3个不同的亚基(A, B, C)组成, 并通过作用于其他调控因子的启动子来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本文从大豆KN18中克隆大豆NF-YC基因GmNF-YC2, 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其表达模式, 发现GmNF-YC2的表达受光调控, 并在开花期第3复叶中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 GmNF-YC2在大豆光周期开花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证实, GmNF-YC2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这为大豆NF-YC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设施大棚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治及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冬季和2011年春夏季,分别进行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栽培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季节大棚及露地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叶螨、白粉病、锈病、轮纹病、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大棚内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等虫口数略低于露地,其中蓟马在豇豆整个生育期虫口数较高,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豇豆病害以锈病和轮纹病为主,其中2011年春夏季种植的豇豆锈病和轮纹病明显比2010~2011年冬季重.[结论]设施大棚对豇豆害虫有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但对于病害,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病害总体未见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7.
旱冬瓜水提液对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旱冬瓜鲜叶不同浓度(20、10、5g/L)水浸提液处理云南松种子,研究了旱冬瓜鲜叶水浸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20、10g/L水提液处理的云南松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O2-和丙二醛含量升高,根系活力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5g/L水提液可促进云南松幼苗的生长,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升高,O2-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增强,叶绿素含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20、5g/L水提液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与对照间皆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生长指标中根长对化感作用最为敏感,生理指标中根系活力、SOD酶活性对化感作用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98.
研究郏县红牛产后子宫内细菌的分部情况,为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通过对产后不同时间的21份子宫内容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4种(43株),其中以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产吲哚金黄杆菌、浅黄金色单胞菌、奥斯陆莫拉菌、葡萄球菌等为主。从革兰氏染色结果来看,革兰氏阳性菌有23株(占53.5%)、革兰氏阴性菌有20株(占46.5%)。结果与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牛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9.
采用RT-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M1基因,将M1结构基因克隆于pMD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为M1目的基因.切下目的基因M1,重组到含有谷胱苷肽(GST)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列分析鉴定表明,M1基因插入的位置、大小和读码框架均正确,证明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2a-M1.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经1 mmol/L 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大量表达,经过6h表达量达到高峰.融合蛋白M1的分子质量为29.8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及ELISA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与M1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有效分离及在体外扩增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从单只成年小鼠的睾丸中经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精原干细胞,并在去除间质细胞、纯化后的支持细胞饲养层上培养与扩增,获得稳定增殖的精原干细胞系。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建系成功率,保证细胞系的单一基因型,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精原干细胞的成本。为成体基因来源的转基因动物的制作和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