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0篇
  免费   1062篇
  国内免费   1700篇
林业   1107篇
农学   880篇
基础科学   688篇
  1654篇
综合类   7796篇
农作物   1161篇
水产渔业   690篇
畜牧兽医   2917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711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396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268篇
  2007年   1104篇
  2006年   852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柔鱼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对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结构、洄游、年龄与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供今后研究参考。柔鱼可分为4个季节性地理种群,即秋生东部群体、秋生中部群体、冬春生西部群体和冬春生中东部群体,但还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角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柔鱼随季节做南北洄游,其中向北索饵洄游模式研究较为深入,而向南产卵洄游模式尚不清楚,其产卵场空间分布及产卵期需要进一步调查;对柔鱼繁殖习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产卵至孵化以及孵化后至仔鱼的生活史过程;柔鱼分布的东西海洋环境差异很大,不同海域柔鱼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还需要深入;柔鱼年龄约为1年,为短生命周期种类,其年间资源补充量变化的机理及其与环境关系初步得到掌握。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资源,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系统地开展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调查和渔业生物学研究,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柔鱼资源监测网络,建立符合柔鱼生活史特征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及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2.
黄鳝基因组DNA一直采用抽血或剪取肌肉来提取,但是采血或剪取肌肉后黄鳝成活率很低。为了保留亲本,尝试从黄鳝体表粘液中提取DN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到的D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蛋白酶K消化,酚仿抽提后从粘液中得到的DNA的纯度与从肌肉中提取到的相差不大,但是提取到的量较少。为了验证提取的DNA是不是黄鳝基因组DNA,用黄鳝actin引物和18S r RNA基因引物扩增之后检测到了粘液中的较亮的DNA片段。为了进一步确认检测到的是黄鳝的DNA,我们又对得到的DNA进行了扩增,并得到的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粘液中提取到的DNA是黄鳝的基因组DNA。随后又选择了60尾黄鳝,提取其粘液之后对其成活率进行统计,养殖1个月后黄鳝的成活率都在95%以上。此黄鳝体表粘液提取DNA方法能提取高质量的DNA,可用于用于PCR鉴定。  相似文献   
993.
两种常用方法测定鸡内源氨基酸损失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无氮日粮法和饥饿法测定了16只400日龄正常成年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的鸡内源氨基酸损失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中,甘氨酸、赖氨酸和胱氨酸的内源损失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内源氨基酸损失量为无氮日粮法极显著高于饥饿法(P<0.01);用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总氨基酸损失量极显著高于饥饿法(P<0.01)。  相似文献   
994.
对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在28 ℃、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皱马鞍菌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3天达峰值(9.40 g/L);发酵 液pH值逐渐上升,从第9天(8.24)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含量于第6天达峰值(8.30 mg/mL);胞外还原糖 含量急剧上升,至第3天达峰值(20.43 mg/mL),之后迅速下降,到第8天降为1.38 mg/mL,此后一直维持在1 mg/mL水平。皱马鞍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第3天,并一 直保持在较高水平;CMC酶6 d后急剧分泌,第7天达峰值,之后又急速下降;愈创木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高峰出现最晚,均在第14天。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在培养期间始终很低,而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呈阶梯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5.
直接施用秸秆增产作用的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2002年进行了直接使用秸秆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R2**≥0·85);在0~9000kg/hm2秸秆用量范围内,粮食产量随秸秆用量加大而增加,平均增产0·0747kg/(hm2·kg);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R2**≥0·99),配施秸秆可以提高施用化肥时的最高粮食产量或者降低达到最高产量时的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96.
全数字测温湿及光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以“成本低、高品化、微型化、低功耗、长寿命、高可靠性”为原则,研制了集4参数(温度、湿度、光照和雨量)为一体的全数字农业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选用全数字传感器,并附加有通信接口,能多点测量温度、湿度和光照,性能可靠,误差小。  相似文献   
997.
以龙粳9号为供试品种,在肥力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栽插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本田生育天数变化差异明显,但成熟期差异却只有1~2 d;不同处理的分蘖及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都呈现C>D>B>E>A的趋势。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以C,D,B较好,适宜栽插期范围为5月13日~27日。其中以处理C(5月20日)的产量(11 573.8 kg.hm-2)为最高,栽插时期最佳,其次是处理D(5月27日)和(B 5月13日)。  相似文献   
998.
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德国镜鲤两家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3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黑龙江松浦实验站2个家系德国镜鲤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Ae)等进行遗传检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χ2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并与其亲本的各项遗传指标进行比较。2个家系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基因座扩增得到3.0857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136~383 bp之间。结果显示,2个家系的多态性指标均适中,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376、0.3254,多态性扩增的基因座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339~4.6997个不等,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依次为2.2706、1.8432,无偏期望杂合度在0.183 1~0.8006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5123、0.3881。但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这2个家系在较大的选择压力下,已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9.
阑述了喷灌、滴灌两种节灌技术在现代农业园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规划设计方案,并结合东莞市农业园区的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培养基平板对峙培养,从292株放线菌中筛选出了8株对杨树腐烂病病原菌(Valsa sordid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再结合发酵液的生长抑制率测定,筛选出了1株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对其发酵液的萃取液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初步确定抑菌活性是由一种极性较弱的物质引起的,并对该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活性物质无挥发性,对酸、温度和紫外线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