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20篇
  283篇
综合类   1226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217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为了准确检测病残体内茄匍柄霉菌(Stemphylium solani)DNA含量在土壤内的动态变化,本研究根据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Stem-g7F/Stem-g7R,能从靶标基因组 DNA 中特异性扩增出大小为 150 bp 的目的片段。建立的Stemphylium solani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比常规 PCR 高 1 000 倍,且特异性良好。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2。利用所建立的qRT-PCR方法对病残体进行检测发现,病残体DNA初始拷贝数为3.69 × 109 拷贝数/g,经过温度27℃、80%湿度下处理30 d病残体DNA含量下降至1.21 × 106 拷贝数/g,而在温度27℃、20%湿度下含量为1.29 × 1010 拷贝数/g。因此,建立的S. solani的qRT-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病残体 S. solani 的含量,为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2.
为筛选对番茄匍柄霉叶斑病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四川番茄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Enjoji)Yamamoto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YS05。经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Biolog测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其为绿针假单胞菌桔黄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生防机理初步研究发现,菌株YS05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蛋白酶、氢氰酸、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ilic acid)和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9种病原真菌和3种病原细菌的生长。采用二分皿法测定其挥发性物质对7种病原菌均有抑制效果。离体叶片和活体盆栽条件下,接种菌株YS05的番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离体叶片防效可达71.52%,活体盆栽防效可达61.27%。综上所述,菌株YS05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水源涵养林指河川、水库、湖泊集水区内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的森林。文章通过对额尔古纳市水源涵养林现状的分析,总结了额尔古纳市水源涵养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源涵养林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檀香紫檀中可挥发性成份,通过对比其挥发性特征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检测了4种拟檀香紫檀样品,并作定性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檀香紫檀可挥发性成份较多,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是影响挥发性成份检出种类及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平衡时间一致时,挥发性物质检出种类及含量随平衡温度增高而增加;檀香紫檀可挥发性成份主要集中在150~200℃时出峰,在柱箱温度较低时出峰较少、含量较低,当温度上升到200以上时出峰量锐减。不同材种间存在部份相同的可挥发性成份,但其特征性成份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5.
In order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corona loss from the bare bundled conductors of HVDC transmission lines, considering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ub-surface electric field caus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ub-conductor, different corona onset voltage and corona loss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s sub-conductor, the authors propose a more accurate method of calculating of bipolar corona loss from the bare bundled conductors of HVDC transmission lines by analyz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rona,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gas self-sustaining discharge to decide corona onset voltag.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ynthetic electric field of ±800 kV to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ona loss is the most serious outside of sub-surface distribution of wire round and lighter inside even without any corona loss. Each pole’s loss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ree sub-lines inside of the wire. Finally, analysis the affection of ± 800 kV line parameters on corona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b-conductor radius and pole pitch have obviously impact on the corona loss and they are the main factors. They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in engineering design.  相似文献   
996.
王彬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12):25-27
为研究提高卵黄液除脂率和卵黄抗体的纯度,建立适合大量生产卵黄抗体的工艺,比较了不同除脂条件对卵黄液除脂率及卵黄抗体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卵黄液与醋酸盐体积比为1:8、pH值调至5.2、2~8℃沉淀15h(过夜)时,除脂的效果最理想,且蛋白的纯度高,适合大量提取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997.
大叶草樱对根癌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大叶草樱对根癌病的抗性,以4个月的实生大叶草樱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 aciens Conn)和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es Conn)的方法研究了大叶草樱对根癌病的抗性及其抗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60 d后,大叶草樱接种根癌土壤杆菌的最大瘤径为8.3 mm,病情指数为23.65,为中度抗病类型(MR);对发根土壤杆菌的最大瘤径为4.7mm,病情指数为18.63,为高度抗病类型(HR).大叶草樱群体内对根癌土壤杆菌和发根土壤杆菌的抗性均存在显著的分离现象,其实生群体对根癌土壤杆菌存在免疫、高度抗病、中度抗病和低度抗病和感病5种抗病类型,分别占32.69%、31.73%、24.04%、7.69%和3.85%;对发根土壤杆菌存在免疫、高度抗病和中度抗病3种抗病类型,分别占16.67%、73.53%和9.80%.大叶草樱是优异的抗根癌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999.
噻唑锌是一种新型的杂环类杀菌剂。配制20%噻唑锌悬浮剂4个浓度梯度100X(2000mg/L)、50X(4000mg/L)、25X(8000mg/L)、12.5X(16000mg/L)和CK(清水对照),采用添食毒叶法对3~5龄期家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配制3个浓度梯度100X(2000mg/L)、200X(1000mg/L)、400X(500Mg/L)和CK(清水对照)进行田间用药,观察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0%噻唑锌比推荐浓度高出20倍(即8000mg/L)时才出现家蚕急性中毒症状;田间使用比推荐浓度高出1倍、2倍、4倍浓度对桑树和家蚕都比较安全,属低毒型杀菌剂,是一种可在桑树上推广使用的新型广普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00.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棵间蒸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前茬小麦25cm高茬收割免耕(T0S1)、25cm高等量秸秆覆盖免耕(T0S2)、25cm高等量秸秆翻压(TS3)和低茬收割翻耕(TS0)对后茬小麦、玉米的单作和间作群体耗水量和棵间蒸发的影响,以期为通过优化小麦间作玉米的秸秆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降低作物群体的总棵间蒸发量,与未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7%~8.9%,单作小麦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8%~11.2%。间作群体的棵间蒸发主要发生在小麦收获前,约占总蒸发量的70%,秸秆覆盖处理在小麦收获前使棵间蒸发降低了5.2%~10.8%。间作中,小麦带棵间蒸发量较玉米带高16.6%~19.8%;秸秆覆盖处理与未覆盖处理相比较小麦带棵间蒸发量降低了5.4%~10.0%,玉米带棵间蒸发量降低了3.9%~6.1%。秸秆覆盖处理的E/ET相比于无覆盖处理小麦间作玉米群体降低了2.9%~5.2%,单作小麦群体降低了2.1%~9.0%,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水分的无效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