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9篇
  免费   1482篇
  国内免费   2188篇
林业   1760篇
农学   1532篇
基础科学   1616篇
  2604篇
综合类   9944篇
农作物   1325篇
水产渔业   991篇
畜牧兽医   3880篇
园艺   1449篇
植物保护   1018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1034篇
  2021年   1069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928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1156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1111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912篇
  2011年   2014篇
  2010年   1819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458篇
  2006年   1262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快速监测小麦叶片水分含量,以敏感波段组和植被指数组2种变量分别作为输入变量,以地面同步观测的冬小麦叶片含水量作为输出变量,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极限学习机,建立冬小麦叶片含水量预测模型,并对其反演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谱反射率和植被指数与叶片含水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依此确定的敏感光谱波段为红光、蓝光和近红外波段,敏感植被指数为绿度指数、过红指数、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三角形植被指数和过绿指数。从2种变量的建模效果看,基于植被指数组构建的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敏感波段组,其中基于植被指数组的PSO-ELM模型在6个叶片水分含量反演模型中表现最佳,其R2和RMSE分别为0.98和0.26%。利用最优模型反演得到研究区冬小麦叶片含水量的分布范围为45%~75%,平均为64.57%,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较相符,说明基于无人机光谱数据通过建立以植被指数为变量的PSO-ELM模型可实现对冬小麦叶片水分含量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992.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 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3%,油蔬两用栽培平均综合效益108 892.4元/hm2,比单纯收油菜籽栽培新增效益92 920.4 元/hm2。菘油2号油蔬两用栽培对增进人类健康和油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创新人格特征在不同文化和专业领域的差异性,通过调研发现,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具有高聪慧性、高实验性、高自律性等11项特征,与其他专业领域创新人才人格特征既有共同性,也存在独特性。结合高校教育实际,通过巧用目标激励,开展探索式学习和参与式训练,加强制度意识教育和完善心理帮扶体系,开展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994.
薇甘菊作为唯一一种全国林业检疫有害植物,由于其较强的攀援、繁殖扩散能力,以及极强的化感作用,对入侵地区的林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为一种菊科植物薇甘菊有极强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在生物农药,药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利用前景。此文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分布、适生区及危害进行介绍,对国内外薇甘菊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提高北京地区冬小麦播种质量,参照播种机国家标准和小麦播种机播种质量的检测指标,试验筛选了6种常用的冬小麦播种机,在2种耕整地方式下进行了田间播种选型试验。结果表明:在秸秆粉碎+重耙的耕整地方式下,大华2BMYF-9型旋耕条播机与郓农2BMFZS-12型振动深松播种机为适宜播种机型;在秸秆粉碎+重耙+翻耕+旋耕的耕整地方式下,郓农2BMFZS-12型振动深松播种机与鑫飞达2BMF-9型播种机为适宜播种机型。用户可根据不同的耕整地方式,选择相适应的小麦播种机。  相似文献   
996.
京郊地区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落后,专用机具短缺。甘薯起垄机多为简易制作的起垄机或用其他起垄机具代替,起垄质量差,垄形不统一,影响甘薯生长,造成土地浪费。开展了甘薯起垄机适应性试验,筛选适宜京郊地区甘薯起垄作业的机型。选择1-QL型起垄机、1-GQL-2型起垄机和1-GKN-2型甘薯起垄机3种机型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1-GQL-2和1-QL均可满足标准要求,1-QL适宜小型地块作业,1-GQL-2适宜大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997.
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可提高玉米产量,省工节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京郊地区此技术应用较少。为了在北京地区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开展了玉米精量播种机适应性试验,明确适宜推广应用的播种机型。根据京郊地块特色选择库恩MAXIMA-6、迪尔1030-4和2BMF-4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参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均可达到NY/T 1628—200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要求,库恩MAXIMA-6、迪尔1030-4适宜成方连片大型地块播种作业,2BMF-4适宜小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三段式调制工艺、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津巴布韦调制工艺3种调制工艺对烟叶调制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烘烤工艺,在生产上示范应用。[方法]采用KRK26品种下部、中部、上部烟叶,进行调制试验,分析原烟质量性状。[结果]采用提质增香调制工艺,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比津巴布韦调制工艺提高了4.68%、1.97%,均价提高了1.15元/kg,比三段式调制工艺处理分别提高了10.33%、9.07%、3.12元/kg。提质增香调制工艺能有效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香气量,烟叶香吃味和协调性均较好。[结论]烤烟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供烟叶生产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99.
以丝瓜藤为腐熟原料,通过添加EM菌剂和秸秆腐熟剂进行腐熟试验,研究腐熟剂处理后腐熟物的无害化处理以及肥料化再利用技术。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后的废弃有机物表观性状、温度、pH值可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还田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为废弃物的资源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以棕壤土为对象,采用压力膜法测定均质原状土壤样品一系列含水率和对应基质势值,分别用幂函数和Van Genuchten (1980)模型进行拟合,并与实测含水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压力膜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可行的,所得试验结果合理,可用于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