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2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843篇
林业   856篇
农学   608篇
基础科学   408篇
  887篇
综合类   5633篇
农作物   785篇
水产渔业   350篇
畜牧兽医   1928篇
园艺   889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刘冰  宋玉玲  邓祥征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5):1081-1085,1132
[目的]对舟曲泥石流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方法]在 2010 年 8 月 7 日舟曲发特大泥石流发生的后第一时间收集了相关数据,建立评估模型,采用比例系数法估计潜在的经济损失。[结果]评估结果表明,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 16.57 亿元人民币,其中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42 亿,直接经济损失 14.15 亿。[结论]至目前为止,比例系数法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估间接经济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贝类折光马尔太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中折光马尔太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折光马尔太虫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将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常规PCR检测对比。[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40个拷贝/μ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对派琴虫、单孢子虫、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和拟态弧菌等病原体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研究建立的折光马尔太虫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折光马尔太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CTOC)、活性有机碳(CA)、矿化碳(CM)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处理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早晚稻两季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矿化碳含量及其碳素有效率。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碳素有效率均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且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其大小趋势为稻草全量还田>稻草烧灰还田>稻草不还田。[结论]本研究为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黔南野生春兰原球茎增殖培养影响因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6-BA、NAA、椰汁以及活性炭对春兰圆球茎增殖的影响,采用DPS(7.05)软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春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1/2 Ms+6-BA1 mg/L+NAA0.1 mg/L+活性炭3 g/L+椰汁40 ml/L+Vc 100 mg/L+蔗糖3%+琼脂8 g/L。其中,6-BA对其影响最大,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5.
为探明土壤容重变异对海涂围垦区粉砂土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围垦区粉砂土和南京菜地黄棕壤不同容重下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重对2种试验土壤入渗过程有较大影响,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深度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模拟2种土壤入渗过程的考斯加科夫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K值随容重增大递减,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α随容重增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简略的Philip入渗方程的幂级数解可以很好地拟合2种土壤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过程,拟合的参数λ和x变化规律表明随着容重的增大,基质势梯度、重力作用都呈逐渐减弱的趋势。采用一维代数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粉砂土入渗剖面含水率分布规律,土壤容重越高,模型的理论值越准确。  相似文献   
996.
毛竹林光谱特征及其与典型植被光谱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竹光谱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谱曲线和一阶导数曲线进行分析,探明了不同季节毛竹林的光谱特征及其与典型树种的光谱差异,为毛竹林的遥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光谱曲线在可见光波段出现1个反射峰和1个吸收谷,这2个峰的对应波长分别为556和680 nm,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2)大年毛竹林春季和夏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秋季和冬季呈“单峰”,夏季的红边位于700 nm,其他季节红边位于718 nm;小年毛竹林秋季的一阶导数曲线的红边波段呈“双峰”,冬季呈“单峰”,红边均位于718 nm;不同季节毛竹林红边振幅大小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3)毛竹林与其他典型植被在500~600、660~680、700~900 nm 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可作为遥感监测的最佳波段,并且“绿峰”、“红谷”、红边位置、红边振幅以及红边波段的“峰型”等特征可作为毛竹林遥感识别的主要参数,监测最佳季节是春季,其次为秋季。   相似文献   
997.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模型比较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基本密度值预测物理力学指标值,间接选择和评价长白落叶松建筑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物理力学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7%、19.96%、48.12%和14.06%;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分别比对照高7.20%、13.31%、38.46%和4.76%。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和开发凝胶渗透色谱(GPC) 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以群众杨叶片和烟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根据细胞分裂素标准品回收率的测定,得出最佳试验方法:80%甲醇研磨后4 ℃浸提24 h,抽滤,滤液离心,上清液加2滴氨水,40 ℃浓缩至干,用含3%甲醇的CH2Cl2 溶解样品,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过GPC纯化,最后HPLC外标曲线法定量。用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对所检测的细胞分裂素定性。测试表明:群众杨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439.501 8 ng/g,烟草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为617.995 7 ng/g。在植物样品中检测到的激动素(鲜质量含量49.473 9~124.712 4 ng/g)应为外源引入。研究结果表明,GPC纯化植物细胞分裂素后用HPLC定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对我国中药材产地干燥初加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中药材干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产地干燥初加工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推动我国中药材产地干燥初加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release behavior of sulfamethoxazole (SMZ) were determined on three types of activated carbon: AC-0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AC-Fe (activated carbon/iron oxide composites) and AC-Mn (activated carbon/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s). The adsorption fitted to the Freundlich, Langmuir and Langmuir-Freundlich models. The Langmuir-Freundlich model had been found most suitable for equilibrium data. The presence of iron oxide and manganese oxide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urface area or pore structure of activated carbon, in addition, which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Compared to AC-Fe and AC-Mn, AC-0 had a higher efficiency of SMZ desorption. Adsorption probably occurred through a surface complexation mechanism and was accompanied by degradation of some SMZ, which would play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AC-Fe and AC-Mn adsorbing SM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