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5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林业   831篇
农学   832篇
基础科学   649篇
  1462篇
综合类   6731篇
农作物   1216篇
水产渔业   718篇
畜牧兽医   2326篇
园艺   1099篇
植物保护   78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45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939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323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944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以紫龙角的不同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培养基、光照、外植体等因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不带腋芽茎块,在麦基1号+CH+6-BA 1.0~1.8mg/L+2,4-D 0.5~2.0mg/L的培养基上,暗培养6d时诱导率高达90%以上;质地紧密,有一定疏松度,是建立细胞无性系的优良材料。带腋芽茎块是直接诱导丛生芽的理想外植体,H+TDZ 4mg/L+NAA 0.4mg/L培养基适合丛生芽生长、增殖诱导率达到91%。复壮增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改良的H+TDZ 4mg/L+NAA 0.4mg/L;1/2MS+NAA 2.5mg/L是最佳生根培养基,每个不定芽平均有效根数最高为6.17个。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共在西藏林芝地区的20个不同地点采集到20株优良野生黑木耳菌株,然后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通过常规筛选程序进行菌种筛选,以期得到适合当地栽培出耳的优良黑木耳菌株。结果表明,20株试验菌株中X6菌株的母种、原种及栽培种中菌丝的生长速度、抗污染能力和长势等均优于其他试验菌株与对照菌株,然后通过栽培试验和商品性能分析,确定X6为优良菌株。最后通过rDNA的ITS序列对筛选所得菌株进分子生物学鉴定,ITS基因序列比对表明,X6菌株为木耳属黑木耳种。  相似文献   
993.
采用RT-PCR扩增出大小409b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PRRSV N gene),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K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KG-N,转化表达菌株BL21(DM3)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N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1 000,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扩大诱导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包涵体,用GST-Protein Purtification Kit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纯度达到90%以上,可满足诊断抗原质量要求。用纯化PRRSV重组核衣壳蛋白GST-N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PRRSV血清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并组装ELISA试剂盒。优化后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2.5mg/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0;对血清样本检测临界值为0.224;与美国IDEXX公司的HerdChek ELISA试剂盒符合率为92%,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90%;与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等常见猪繁殖障碍病标准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ELISA试剂盒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44%~6.34%和5.04%~7.64%。置4℃条件保存12个月,试剂盒稳定性无明显改变。该试剂盒对350份临床疑似血清检出率为88.6%。研制的ELISA试剂盒为PRRSV临床血清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4.
李晓宁  宋倩  王慧  闫超  董林松  唐辉 《兽医大学学报》2012,(9):1349-1352,1356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鸡褪黑激素受体(MTNR)基因在开产前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MTNR1A、MTNR1B和MTNR1C这3个受体基因在心脏、肝脏、输卵管、卵巢、脑和视交叉各组织及在鸡开产前后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MTNR1A只在开产后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以卵巢组织表达量最高,心脏中表达量最低。MTNR1B和MTNR1C的表达量在开产前或开产后均表现出组织间的显著差异;在开产前后的各组织中,MTNR1B的表达量均以视交叉为最高,卵巢为最低;而MTNR1C的表达量在开产前以心脏中最高,开产后在视交叉中最高,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开产前后均为最低。同一组织开产后与开产前比较,MTNR1C基因在心脏、输卵管和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下调趋势。因此,3个受体基因在鸡的不同组织和生理时期存在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南京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鳞翅目昆虫群落结构及时空动态的调查,综合其优势种类、本地和省级历史危害种类;经过研究和分析影响紫金山鳞翅目有害生物危险性的各种相关因子以及这些相关因子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法、经验综合评估法对紫金山不同植被类型中可能造成危害的各类鳞翅目风险源进行了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96.
在南京六合地区对3年生24个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子代间抗寒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田间观测-11℃自然低温下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性最强,受冻株率分别为86.67%和100%,平均受冻级别均为Ⅰ级,耐寒指数均为2.00;新世纪8#、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性最差,受冻株率均为100%,平均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均大于3.00。室内抗寒力测定供试家系子代的半致死温度在-14.84℃~-7.05℃之间。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力最强,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84℃和-13.94℃;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力最差,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抗寒性评估结果一致。根据半致死温度,结合田间抗寒性观测,供试香橼家系子代抗寒性评估排序为春江4#>香橼4#>春江6#>春江5#>新世纪9#>新世纪10#>新世纪3#>香橼1#>新世纪7#>香橼7#>新世纪8#>香橼6#>香橼5#>春江3#>新世纪4#>新世纪6#>香橼2#>春江8#>新世纪5#>春江1#>新世纪1#>春江2#>春江7#>新世纪2#。  相似文献   
997.
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生长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特征、组织发育成熟度和生理活动的规律综合判断竹鞭相对年龄,具有准确、实用的特点;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壮龄鞭的鞭径、节间长、芽数和鞭长均大于老、中、幼龄;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鞭梢生长始于4月,5月进入新鞭速生期,6—9月生长速度最快,到12月停止生长;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95%的鞭根系生长在0~50 cm深的土壤中,21~40 cm是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鞭根系的主要分布层,占整个剖面的60%。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旨在通过检测在单色光下饲养的肉鸡的体质量和空肠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的改变,探讨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和肠道免疫应激水平的影响。选用256只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蓝(480nm)、绿(560nm)、红(660nm)、白(400~700nm)4种光色下饲养。各组饲养管理制度相同,光照的强度为15lx,光照时间为23h。肉鸡42日龄时,称重后取空肠,用ELISA测定IL-6和TNF-α的表达量。试验结果显示与白光组肉鸡相比,蓝光组肉鸡的体质量高15.2%,而空肠IL-6和TNF-α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46.8%和33.4%(P<0.05),绿光组、红光组、白光组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蓝光能促进肉鸡生长和缓解光刺激诱发的小肠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999.
为获得鹅DHRS7基因全长cDNA,并探讨该基因是否参与鹅肥肝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鹅DHRS7基因部分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扩增了鹅该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DHRS7在鹅肝脏、皮脂、腹脂等10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填饲对鹅肝脏中DHRS7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鹅DHRS7基因cDNA全长1 279bp,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11bp(可编码336个氨基酸),25bp的5′UTR和243bp的3′UTR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鹅DHRS7含有跨膜结构域以及NADP结合位点,且在这些功能区域变异较少;荧光定量结果显示,DHRS7在鹅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都有较高表达,填饲后鹅肝脏中DHRS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DHRS7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旨在研究Lef-1在小鼠背部毛囊生长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毛囊生长更替的关系。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鼠毛囊的周期性变化,检测Lef-1在小鼠毛囊生长的不同时期皮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结果,昆明系小鼠毛囊生长呈周期性变化,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毛囊具有各期的特殊结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各阶段皮肤组织中存在Lef-1蛋白的表达,其在毛囊生长初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中期和末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ef-1在不同毛囊生长时期的皮脂腺、根鞘和真皮乳头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ef-1的表达与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