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7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林业   462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242篇
  550篇
综合类   2911篇
农作物   475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ffar-1在胰腺组织和神经系统中均有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在神经系统中的机制仍不清楚.以牛ffar-1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分析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利用5'RACR技术扩增牛ffar-1基因mRNA 5'UTR区域,同时构建牛ffa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牛ffar-1基因核心启动子属于TATA-less,Int-DPE类型;5'RACE结果将牛ffar-1基因mRNA序列向上游推进了726 bp;成功构建了牛ffar-1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bffar-1,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从启动子序列、mRNA 5'UTR及真核细胞表达3个方面对牛ffar-1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基因功能及调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两种不同类型K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的研究利用,分别从细胞学、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剪穗后自交结实率三方面对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非1B/1R类型)A731、A732、A733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易位系k3314A的根尖细胞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YS型温敏不育系A732含有4个随体染色体;1B/1R型不育系K3314A有较高的单倍体频率发生,而YS型温敏不育系A731、A732、A733极少有单倍体产生;正季分蘖穗两种类型材料均不结实,1B/1R型K3314A的再生分蘖穗仍不结实,而YS型温敏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再生分蘖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现象,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6.042 5%,17.355%和10.525%,表明1B/1R型不育系K3314A为稳定的非敏感型不育系,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育性转换由不育转换为可育,再生分蘖孕穗期(5月下旬)较正季分蘖孕穗期(4月下旬)的主要气象因子日长和气温均明显增加,说明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育性转换主要是由温光条件的明显改变而引起的,因而他们具有温光敏感特性.这些研究为选育优良温敏不育系,促进YS型温敏不育系在两系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对仙居鸡食用添加浒苔和江蓠的饲料后,血脂、抗氧化活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江蓠、浒苔组降低总胆固醇(TC)效果显著,江蓠组优于浒苔组.江蓠、浒苔组降低甘油三酯(TG),江蓠优于浒苔.但浒苔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优于江蓠,高于对照组近70%.两种海藻粉对SOD含量的影响相近,对MDA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极显著,70日龄饲喂浒苔组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37.5%.综合上述结果发现,10日龄添加组与70日龄组之间差异不大,说明海藻粉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64.
西藏农区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 C以上的耕地面积约有6~7万公顷,每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尤其是早熟的冬青稞和冬小麦在6月下旬成熟收获,此时才开始雨季,7、8、9三个月及10月的上半个月的水热资源没有利用。通过几年试验证明,在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度以上的农区耕地进行早熟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套种、复种是可行的,不仅直接提高水、热、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种植指数,而且调整了农牧业种植结构,可作为用地养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发挥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对杂交水稻种子浸种和秧苗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沼液比重在1.002-1.005g/cm3,对杂交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生长质量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清水对照相比,其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生长质量各项指标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但使用超过比重为1.009g/cm3时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降低,秧苗生长不均匀。  相似文献   
66.
快速、准确、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国内外鉴定油菜菌核病的抗(耐)病性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草酸鉴定法、人工气候室盆栽苗接种鉴定、大田成株期人工辅助接种鉴定和大田病圃或非病圃自然侵染鉴定法等.草酸鉴定法对鉴定材料的破坏性大,育种中应用仅供筛选抗草酸的单株或材料,且不能鉴定抗菌核病菌侵入的材料.人工气候室盆栽苗接种鉴定受空间或成本的限制,难以用于大量的筛选工作,大田成株期人工辅助接种鉴定和大田自然侵染鉴定既受季节的限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探寻更高效、准确的抗(耐)病性鉴定方法,仍是抗病育种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鉴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67.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CS3 gene on the expression of c-myc mRNA and proliferation of rat 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 under hypoxia conditions. METHODS: PASMCs was cotransfected with pEFSOCS3 and pSV2neo by lipofectamine, and positive cell clones were obtained after being screened with G418. Expressions of SOCS3 protein in PASMCs before and after transfectio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ansfection, PASMCs were exposed to normoxic and hypoxia conditions at various time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myc mRNA were assessed by semi-quantitive RT-PCR. [3H]-TdR incorpor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ell proliferation.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OCS3 protein was confirm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in PASMCs transfected with SOCS3 gene. c-myc mRNA level in the SOCS3 gene-transfected cells exposed to hypoxia were remarkable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cells, respectively (P<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3H]-TdR incorporation in SOCS3 gene-transfect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ow. CONCLUSION: SOCS3 protein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PASMCs by downregulating the c-myc gene expression under hypoxia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68.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9.
管涛  高洪  彭洁  王修庚 《畜牧兽医杂志》2006,25(5):36-38,41
蛋白粒子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称之为蛋白粒子病。许多研究表明蛋白粒子病的致病因子缺乏棱酸,而是由特异的传染性蛋白质组成。该蛋白粒子是一种膜糖蛋白,至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PrP~c和PrP~(ac)。PrP~(ac)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而PrP~c向PrP~(ac)转变则是发病的必要条件。文章就蛋白粒子概念、分子生物学以及全新的传染机制作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0.
提取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内蒙古分离株(C-98株)总RNA,参考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S1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S1基因,将S1基因cDNA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参考毒株ARV-176、ARV-138、ARV-S1133、MDRV—YJL的S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VAV C-98分离株的S1基因与强毒株ARV-176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9.9%;与MDRV—YJL的同源性为99.3%,与弱毒疫苗株ARV—S1133的同源性也达97.9%;与ARV-138株的同源性最低,为81.2%。表明,AVAVC-98株与参考毒株的差异较小,与疫苗株ARV-S1133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