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95篇
  免费   2160篇
  国内免费   3534篇
林业   2196篇
农学   2131篇
基础科学   1612篇
  3532篇
综合类   16457篇
农作物   2525篇
水产渔业   1234篇
畜牧兽医   5979篇
园艺   2611篇
植物保护   1712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788篇
  2022年   1830篇
  2021年   1751篇
  2020年   1614篇
  2019年   1633篇
  2018年   1147篇
  2017年   1678篇
  2016年   1216篇
  2015年   1868篇
  2014年   1926篇
  2013年   2212篇
  2012年   3040篇
  2011年   2970篇
  2010年   2821篇
  2009年   2483篇
  2008年   2442篇
  2007年   2177篇
  2006年   1726篇
  2005年   1342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旨在筛选出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科学合理的补饲料,改变牧区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甘肃高山细毛羊2.5岁才能配种的饲养方式。试验选择甘肃高山细毛羊(12月龄)48只,随机分为试验a(1号料)、b(2号料)、c(3号料)组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90 d放牧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瘤胃pH试验a组和b组差异极显著(P<0.01)、c组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瘤胃氨态氮、蛋白氮、总氮浓度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试验a组和b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乙酸和丙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和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摩尔比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乙/丙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瘤胃纤维降解菌和原虫数目试验组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补饲均能正向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瘤胃代谢参数及瘤胃微生物数量,以1号料补饲效果最优,2号料也能起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牛至精油对家畜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育肥河西绒山羊,研究其对河西绒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和7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的添加剂),4和7 g宜生饲宝中牛至精油的含量分别为52和91 mg。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同月龄、同体重的河西绒山羊羯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育肥期为90 d,每30 d为1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育肥全期,对照组、4 g组和7 g组河西绒山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6.30、172.22和169.82 g·d-1,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性状,胴体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20.24、24.18和23.90 kg,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48.86%、51.21%和51.56%,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胴体净肉重对照组、4 g组和7 g组分别为12.90、16.27和15.99 kg,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肉质性状,大理石纹4 g组和7 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组和7 g组无显著差异(P>0.05),pH、熟肉率、失水率、嫩度、蒸煮损失对照组、4 g组、7 g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显著提高河西绒山羊的育肥性能,本试验日粮中添加4 g宜生饲宝(含牛至精油52 m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3.
袁洪超  郭凤霞  陈垣  白刚  梁伟 《草业学报》2018,27(10):183-193
连作重茬造成当归产量逐年下降。采用药用植物秦艽(QJ)、羌活(QH)轮作当归(DG),以当归连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和药材产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旨在揭示不同药用作物轮作当归对土壤环境与药材产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当归栽培的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当归田土壤特性和药材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秦艽轮作当归可有效改善土壤特性,使当归成药期土壤磷和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而有机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土壤水分的季节调控作用更为显著,与当归连作相比较,当归成药率提高94.10%,药材单根鲜重和药材鲜产量分别提高53.46%和125.56%,而羌活轮作当归土壤pH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当归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土壤富集磷和钾,对土壤水分季节性调控作用最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均低。不同轮作模式当归成药率和药材产量依次为秦艽-当归>当归-当归>羌活-当归,综合指数大小依次为秦艽-当归(0.8132)>羌活-当归(0.3315)>当归连作(0.2051)。聚类分析将3种轮作模式分为三大类,重复小区亚类间距离均小,说明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的调控作用不同,高寒产区秦艽轮作当归是优化调控土壤环境,提高当归产出性能的有效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栽培模式下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的栽培模式对青贮玉米(Zea mays)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新饲玉19号在(30+60)、(10+66)、(17+50)、(60+60)、(76+76)、(40+60)和(30+90)cm 7种行距栽培模式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60+60)cm的栽培模式中青贮玉米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以及单株叶面积、倒四叶SPAD值和单株干鲜重均高于其他栽培模式,随着栽培行距的增加,青贮玉米冠层中下部透光率有所增加,(60+60)cm等行距栽培下青贮玉米冠层结构布局合理,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模式(P=0.003)。不同的栽培模式中,随着行距的增加玉米农艺性状表现良好,(60+60)cm等行距栽培时有利于青贮玉米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根据规定,产地检疫中对怀疑患有检疫规程规定病种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以及跨省调运要求实验室检测的动物,需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官方兽医才能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湖北省开展试点,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养殖企业提供相关动物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服务,借此提升动物产地检疫技术含量,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介绍了湖北省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试点情况,分析了引入第三方开展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的意义并提出了有关思考,以期为各地提供借鉴。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助于提升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水平,减少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提升养殖企业的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意识,弥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资源与能力的不足。因此,建议正确认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适时修订《动物防疫法》及配套规章;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检测机制;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服务范围拓展到散养户和小型养殖企业,从而整体提升动物产地检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6.
郭琴  林媚珍  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7-348,351
主要探讨了小洲村古村落旅游资源情况、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所选用的非调质钢材料在发动机曲轴上的应用研究。各项性能及工艺试验证明,所选用的S38Mn Si V非调质钢的锻造成形性、切削加工性、台架疲劳性能能够满足6110发动机曲轴技术要求,可替代调质钢制造柴油机曲轴。  相似文献   
108.
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 ~ 2010年,在宁夏引黄灌区分别以宁春11号和宁春16号小麦为供试作物,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优化施肥(OPT)和习惯施肥(CON)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表观评估了土壤—小麦体系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OPT和CON都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并促进籽粒N和地上...  相似文献   
109.
作者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盆栽牡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均能侵染牡丹根系,其侵染率分别为47%和44%。接种AM真菌的比未接种对照(CK)植株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棉组织厚度均表现为接种G.mosseae植株>接种G.versiforme植株>CK。在相同高温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牡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显著低于CK。AM真菌提高了牡丹植株的抗热性,这对于高温胁迫下保持和提高光合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接种G.mosseae处理的效果优于G.versiforme  相似文献   
110.
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健全编辑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激励机制、重视编校质量、创新编纂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