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8篇
  免费   1867篇
  国内免费   3195篇
林业   1977篇
农学   1801篇
基础科学   1486篇
  3050篇
综合类   14976篇
农作物   2279篇
水产渔业   1112篇
畜牧兽医   5352篇
园艺   2370篇
植物保护   1487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666篇
  2022年   1547篇
  2021年   1457篇
  2020年   1338篇
  2019年   1366篇
  2018年   987篇
  2017年   1440篇
  2016年   1031篇
  2015年   1592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1944篇
  2012年   2706篇
  2011年   2746篇
  2010年   2598篇
  2009年   2344篇
  2008年   2309篇
  2007年   2086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303篇
  2004年   844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本试验以1株饲用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B.amyloliquefaciens B7)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其在液态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其芽孢发酵工艺优化效率,拟采用测定芽孢吡啶二羧酸(dipicolonic acid,DPA)浓度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平板芽孢计数法,以探讨此测定方法在芽孢发酵优化工艺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菌株产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蛋白胨、玉米粉、大米蛋白粉和Mn2+组合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芽孢浓度与测定的DPA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mol/L时发酵48 h,检测到DPA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其相应的芽孢浓度达到7.0×109 CFU/m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芽孢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为工业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的发酵提供了一种成分简单且高产芽孢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2.
本试验旨在通过复合吸附剂(CA)对禽体内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吸附作用,根据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研究其对霉菌毒素污染的脱毒效果。选取120羽7日龄体质量接近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其中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Ⅰ组饲喂霉变饲料,试验Ⅱ组饲喂正常饲料+0.5%CA,试验Ⅲ组饲喂霉变饲料+0.5%CA。试验期为21d。所有鸡只分别在7、28日龄进行称重,试验结束时,经鸡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基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同时,每组选取5只鸡剖检,观察脏器病变,取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雏鸡肝脏、肾脏、脾脏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5),胸腺和法氏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ALT、ALP、LDH和MDA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肝脏、肾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TP和ALB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ALT、ALP和MDA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脏器系数及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CA对AFB1和DON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用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  相似文献   
133.
在2010~2013年对宁波地区有瓣蝇类进行了专项调查。用网捕法和笼诱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有瓣蝇类制成标本并进行形态鉴定,共鉴别了宁波地区有瓣蝇类6科45属82种,其中有15种为浙江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34.
牛皮蝇蛆是危害我国畜牧业发展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本试验将已感染牛皮蝇蛆的171头肉牛为对象,随机分成5组。将"伊维菌素"注射液分别以高、中、低三种剂量对不同组别的肉牛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治疗和观察,同时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饲喂"虫克星"粉剂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0.2 mg/kg体重(中剂量组)为"伊维菌素"皮下注射的最佳剂量,对皮蝇蛆的治愈率达97.82%(45/46),而以0.2 mg/kg体重口服"虫克星"粉剂的对照组治愈率达60.71%(17/28),且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中等剂量的"伊维菌素"注射液对牛皮蝇蛆的防治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肉牛皮蝇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5.
PWM整流器模型中的非线性特性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且随着对整流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控制在性能上已难以令人满意。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模糊PI控制,电流内环采用内模控制。模糊PI控制使系统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和更小的超调,电流环内模控制解决控制器过分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高电流环的抗扰性能,并简化了控制器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讨论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冬小麦上的肥料效应,开展同等地力条件下,冬小麦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和测土配方研制的小麦专用配方肥(大量元素肥料)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对改善冬小麦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效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索纯化的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毒素残留情况以及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稳定性,本研究利用鲎试剂、气相色谱和SDS-PAGE方法对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中的细菌内毒素、β-巯基乙醇的残留量及其蛋白质在不同温度、极端p H值和反复冻融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经过3次等电点沉淀洗涤后,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中细菌内毒素和β-巯基乙醇的残留量大幅减少。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的处理发现,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在4℃环境下较稳定,可以长期保存;但在37℃时,稳定性快速下降,随着温度上升而降解加速。通过极端p H值和反复冻融试验发现,重组猪抑制素蛋白质对极端p H值和反复冻融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8.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相似文献   
139.
试验旨在获取生物抑霉的优良菌株以及为质量安全青贮饲料生产提供高效菌剂。从青贮饲料、酸奶以及奶豆腐中分离纯化出乳酸菌和霉菌,并且通过双层平板法对具有抑制霉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筛选,测定其上清液抑霉效果;采用蛋白酶处理和高温处理法分析乳酸菌抑霉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乳酸菌和霉菌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黄曲霉菌,且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蛋白酶处理对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有不同影响,而加热处理并不改变其抑菌效果。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肽类等,并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0.
近年来甘肃陇南地区华山松溃疡病发生严重,导致华山松大面积死亡,但有关病害发生的原因等尚不清楚。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华山松的健康部位、病健交界处、子实体及病组织处分离获得97个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学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所得菌株分为9个种,其中Neocosmospora silvicola占14.17%,Fusicolla violacea占1.67%,Microcera sp.占8.33%,Neonectria neomacrospora占11.67%,Dermea pinicola占8.33%,Nematogonum ferrugineum占9.17%,Pezicula sporulosa占4.17%,Phaeoacremonium fraxinopennsylvanicum占14.17%,Sarea resinae占9.17%。以丛赤壳科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量的44.33%;初步推断Neocosmospora silvicola为疑似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