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428篇
基础科学   166篇
  375篇
综合类   781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314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乌H4 的母本 0 81和父本NS4 0 37为材料 ,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马铃薯蕾花果脱落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对导致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蕾花果脱落的一般规律为落蕾多于落花 ,落花多于落果 ;不同花序和同一花序不同位置上的蕾花果脱落不相同。花蕾发育过程中四分体以前花序营养状况 ,浆果发育过程中胚形成前浆果营养状况对脱落有主要影响 ,这两时期N、P、K等养分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花蕾和浆果的发育。导致养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生育期间地上、地下两个营养中心养分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62.
Enterovirus 71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ative agent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f age. No vaccine or antiviral therapy i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is work, 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B cells was reduced in enterovirus 71-infected mice. Deferoxamine, a marine 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 compensated for the decreased levels of B cells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The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 was also improved after deferoxamine treatment. Furthermore, deferoxamine relieved symptoms and reduced mortality and muscle damage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This work suggested that deferoxamine has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s a B cell-immunomodulator against enterovirus 71.  相似文献   
63.
Polyculture with Chinese shrimp Penaeus chinensis, jellyfish Rhopilema esculenta and razor clam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S.J.R) is a common aquaculture system in Dandong, China.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quaculture systems have crucial im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sequencing of 16S rRNA gene was applied to profile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in S.J.R polyculture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teobacteria was the dominant phylum in S.J.R polyculture ponds following with Actin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in water; in contrast, more diverse phyla were detected in sediments. Water temperature, pH and dissolved oxygen were determin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S.J.R polyculture systems. Specially, Planktomarina, PS1 clade, Candidatus Aquiluna and Fibrobacteres, which can resist the phytoplankton blooms or degrade the cellulose, were more abundant in water at the early stage of cultivation in the S.J.R polyculture system. Moreover, the function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water we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cell communication mediated, while the functions related to basal metabolism were enriched in sedime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llowed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S.J.R polyculture system and accumulated data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64.
暗管排水在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普遍存在悬帷段,悬帷段的存在对于暗管排水理论计算提出了挑战。该研究考虑悬帷段对排水流量的影响,提出了悬帷段作用下的暗管排水流量计算公式,基于HYDRUS模型得到不同暗管间距、暗管埋深、不透水层深度以及土壤质地条件下的排水流量模拟值及理论计算公式中的作用水头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壤质地以及悬挂水头影响下排水流量理论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悬帷段的暗管排水流量公式计算值与模拟值具有很好的吻合性,提出的6种组合公式计算值与模拟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1%,其中Hooghoudt-Ploeg-B.И.阿拉文公式以及Hooghoudt-Ploeg-Kirkham公式误差更小,此2个理论公式也通过了已有文献的验证,而不考虑悬帷段条件时采用Hooghoudt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则普遍小于模拟值,误差可能超过50%;从不同土壤质地来看,提出的考虑悬帷段的暗管排水流量计算公式在粉土和壤土的适用性最高,其次是砂土;此外,该研究初步证实了悬挂水头和单长暗管排水流量与渗透系数比值之间成线性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对丰富和发展农田排水理论及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环境信息感知是智能农业装备系统自主导航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农业田间道路复杂多变,快速准确地识别可通行区域,辨析障碍物类别,可为农业装备系统高效安全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提供依据。该研究以非结构化农业田间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对象动、静态属性进行类别划分,提出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语义分割模型。首先采用Mobilenet V2轻量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将混合扩张卷积融入特征提取网络最后2个阶段,在保证特征图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感受野并保持信息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然后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对特征提取网络各阶段特征通道依据重要程度重新标定;最后通过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将多尺度池化特征进行融合,获取更加有效的全局场景上下文信息,增强对复杂道路场景识别的准确性。语义分割试验表明,不同道路环境下本文模型可以对场景对象进行有效识别解析,像素准确率和平均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4.85%、90.38%,具有准确率高、鲁棒性强的特点。基于相同测试集将本文模型与FCN-8S、SegNet、DeeplabV3+、BiseNet模型进行对比试验,本文模型的平均区域重合度为85.51%,检测速度达到8.19帧/s,参数数量为,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准确性高、推理速度快、参数量小等优点,能够较好地实现精度与速度的均衡。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农业装备在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精确评估皖南山区土壤侵蚀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研究区日降雨数据,30 m分辨率DEM,土壤数据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估算皖南山区土壤侵蚀模数,并分析2000,2010和2018年近20 a研究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  相似文献   
67.
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气动式自动供盘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的生产效率,研制了一种气动式自动供盘装置。通过建立秧盘输送模型确定了输送机构的输送过程和速度关系,根据秧盘外形特征和自动供盘装置工作原理,研制了气动式落盘机构及控制系统,由接近开关对秧盘进行检测,利用落盘机构快速升、放秧盘,实现秧盘的自动供送。为研究生产率、放盘时间和叠盘偏差对自动供盘装置性能的影响,以供盘合格率为指标进行了自动供盘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叠盘偏差对供盘合格率的影响最显著,放盘时间对供盘合格率有一定影响,生产率对供盘合格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生产率为600~1 000盘/h、叠盘偏差为0~6 mm、放盘时间为0.8 s时,供盘合格率为98.67%~100%,试验结果满足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育秧技术使用要求。该研究对提高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3,5,6-三氯-2-吡啶醇(TCP)的化学结构稳定、水溶性高、运移能力强,对水体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在有机质含量低、大孔隙度高、导水性好的紫色土地区,风险更加显著。为研究TCP在紫色中的迁移规律,该研究依据紫色土的典型耕作类型,在中国科学院盐亭国家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采集3组土样(小麦-玉米轮作的坡地、水稻-油菜轮作的水旱农田和萝卜-白菜套种的菜地),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紫色土对TCP的吸附特征,并采用稳定流场饱和均质土柱的易混合置换试验研究TCP的动态迁移过程,最后对其迁移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紫色土对TCP的吸附特征呈线性,在坡地、水旱农田和菜地中的吸附系数分别为1.94、1.22和1.02 L/kg,且黏土含量和矿物组成是主要影响因子;TCP的出流平衡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的77%(坡地)、84%(水旱农田)和92%(菜地),相应的平衡时刻分别为2.88PV、4PV和6.5PV,表明TCP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用非平衡两点对流弥散模型模拟TCP在3种耕作条件下迁移,表明TCP以瞬时吸附为主,其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分形系数在坡地、水旱农田和菜地中依次减小,但一阶动力学常数依次增大。研究结果为探索TCP在紫色土壤中的迁移机制和预测防止TCP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肉异物识别中肉厚度激光补偿试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产品形状的不规则性严重影响用X射线成像方法检测农产品的内部品质的检测质量。针对这个问题,该文以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激光的肉厚度补偿试验系统,补偿X射线图像因厚度不同对肉产生的影响。该系统包括X射线图像采集系统、激光图像采集系统,机械传输部分、控制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等。用最小二乘法求取肉厚度补偿模型,建立激光图像与厚度补偿图像映射关系,用激光厚度补偿图像与X射线肉图像融合,基于OTSU算法(最大类间方差,automatically perform histogram shape-based image thresholding)提取出融合后的肉X射线图像中的异物。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消除厚度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该研究为支撑为肉异物提取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针对水产养殖污水净化对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相关要求及流化状态下反应器结构、操作参数与相流体力学行为的密切关系,该文利用构建的描述不同结构、操作参数反应器气液两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操作参数下反应器液体流场、液体循环流量、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对于内径200 mm、底部采用均孔布气盘的反应器,在表观气速为0.5~2.5 cm/s时,导流筒与反应器的内径比0.5,导流筒高度与反应器内径比6,导流筒下端到反应器底部距离50 mm,导流筒上端到液面距离100 mm为最优值;针对液体循环流量,使用相关数学模型求解理论值并与试验值进行比对,通过偏差分析探究了数学模型应用的局限性;使用MATLAB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反应器在最优结构参数下表观气速与液体循环流量、气含率的关系,验证了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该研究为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中的设计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