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6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320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147篇
  303篇
综合类   1924篇
农作物   282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743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文章介绍了难胶合材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影响难胶合材胶合的几个主要因素,诸如解剖结构特征、抽提物、PH值、密度和表面机械加工特征。  相似文献   
53.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不同单倍型个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应答变化。将8只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抗性组,8只非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攻虫。分别在攻虫前7d(-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21、30、6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IgM、IgE、IFN-γ水平并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CD4+T细胞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天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天2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天抗性组IgM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和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天抗性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γ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  相似文献   
55.
质粒分子是转基因产品核酸定量检测的一类新型标准物质,具有易制备、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协同7家实验室对转基因油菜TOPAS 19/2质粒分子进行了基因组的可替代性研究、协同实验研究及不确定度评定。T检验表明,质粒和基因组所产生的内源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线性相关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对多家定值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TOPAS19/2质粒分子的量值结果0.910,扩展标准不确定度(K=2)为0.013。  相似文献   
56.
玉米水稻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玉米水稻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不断上升,为害逐年加重,成为玉米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明确了该病在该种植区发生原因,探索出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7.
妥曲珠利在鸡组织内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鸡单剂量喂服(50 mg/kg·d,100mg/kg·d,连服2 d)妥曲珠利后在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中的残留量,以便制定妥曲珠利预混剂的休药期.用乙腈-乙酸乙酯(3/2,v/v)提取组织中的药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织中妥曲珠利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100mg/kg饲料添加妥曲珠利在鸡体内休药期为14 d,50 mg/kg时休药期为8 d.该结果与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饲养兽药使用准则中所规定的75~100 mg/kg鸡饮水妥曲珠利的休药期一致.  相似文献   
58.
AIM: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induced apoptosis in rat cortical neurons. METHODS: Primary cultured rat cortical neurons were performed in vitro and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DNA fragment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cell apoptosis and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ΔΨm)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ic assay. Cellular glutathione (GSH) content was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meter. Bcl-2 and Bax protein, cytosolic cytochrome c, cleaved caspase-3 an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After exposure of cortical neurons to tBHP (25-400 μmol/L), the cell viability was reduced. ΔΨm and cellular GSH content wer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level of Bcl-2 protein was reduced and Bax was elevated. Meanwhile, tBHP exposure resulted in cytochrome c release, caspase-3 and PARP proteolysis, DNA fragmentation and eventually neuron apoptosis. CONCLUSION: Mitochondrial damage may mediate tBHP- induced apoptosis in cortical neurons.  相似文献   
59.
红栀子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红栀子Gardenia iasmitmnides Ellis园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动态,发现红栀子主要害虫有咖啡透翅天蛾Cephorwdes hylas L.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ruicus Green,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小灰蝶Deuabrix eryx L.;主要天敌有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es,草蛉Chrysopa corneaSephens,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4、5月,几种害虫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6、7月咖啡透翅天蛾的发生先上升后下降;而日本龟蜡蚧的发生则稳步上升;小灰蝶和茶长卷叶蛾先下降然后上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8月,除小灰蝶的发生是呈上升的趋势外.另外三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草蛉在田间稳定增长,螟虫长距茧蜂的发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赤眼蜂在7月前有一定波动,7月后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60.
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南美斑潜蝇及其主要寄生蜂潜蝇姬小蜂和潜蝇茧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南美斑潜蝇在昆明关上菜区于 4、7、10月出现 3个高峰。潜蝇姬小蜂在春季蚕豆上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潜蝇茧蜂在秋季大棚内种群数量较高 ,是控制大棚南美斑潜蝇的主要蜂种。这两种寄生蜂对作物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 ,潜蝇姬小蜂在春季的蚕豆、豌豆和芹菜上种群数量较高 ,潜蝇茧蜂在秋季的莴笋上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