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1篇
  免费   887篇
  国内免费   1799篇
林业   2376篇
农学   2665篇
基础科学   1211篇
  3105篇
综合类   4855篇
农作物   1172篇
水产渔业   782篇
畜牧兽医   2325篇
园艺   601篇
植物保护   134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888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064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8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夏玉米冠层内辐射分布的不同层叶面积指数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模拟夏玉米冠层内各层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是研究作物群体光合作用和长势的重要特征参数,阐明冠层内PAR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冠层结构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为遥感定量反演冠层结构参数提供模型基础。该文基于PAR在冠层内的辐射传输规律结合冠层结构模拟不同太阳高度角的PAR透过率垂直分布模型,并用地面冠层分析仪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封垄前玉米抽雄期冠层内PAR透过率垂直分布模拟精度较高。通过不同太阳高度角PAR透过率的垂直分布模型结合消光系数运用不同算法分别反演层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并与不同高度层LAI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onhomme& Chartier算法反演不同高度层LAI精度较高,上层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18,中层RMSE为0.55,下层RMSE为0.09。不同太阳高度角反演结果存在差异,30°和45°高度角均能较好地反演下层LAI,RMSE分别为0.11与0.09;30°高度角反演中层LAI精度较高,RMSE为0.30;45°高度角反演上层LAI精度较高,RMSE为0.18。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太阳高度角构建的层LAI反演模型更适于实现夏玉米不同高度层LAI的遥感估算。该研究可为模拟垄行结构冠层内LAI垂直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渠井结合灌区适宜渠井用水比例关系灌区地下水环境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集合了灌区1954-2014年农业用水量及降水量、研究区域2008-2014年渠井用水比、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数据,分析了降雨量、地下水动态特征与渠井用水比例的相关性,以期探明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对降雨的响应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与年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渠系上游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下游更为剧烈,在用水水平、用水方式一致条件下,渠井用水比例越大,地下水埋深超过11 m区域增幅越小,较大的渠井用水比例对于上游地下水位下降减缓效果明显;平水期、枯水期,由于渠井用水比例不合理,地下水无序开采且超采严重,区域地下水碱化趋势明显;受气候变化影响,近5 a渠灌水量仅为多年均值的75.52%,未来区域降水量具有减小趋势,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农业水资源紧缺的形式。为了满足农业的正常生产,增加灌区地下水开采成为唯一解决途径,这势必加剧地下水的碱化趋势及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因此,确定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对于灌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适量木炭粉改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木材炭化物,扩大其在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范围,该文采用炭化后的木粉(木炭粉)和环氧树脂,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木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维卡软化点测量仪等研究木炭粉质量分数对木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冲击强度、动态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的影响。在环氧树脂中,环氧树脂、反应性稀释剂和固化剂质量比为3∶2∶5;在木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木炭粉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20%,30%和40%。复合材料固化温度和时间分别设定为100℃和3 h。结果表明,添加木炭粉能有效增强环氧树脂力学性能: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增加了278%和135%。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证实随着木炭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逐渐增加。此外当木炭粉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40%时,复合材料的耐热性逐渐提高;维卡软化点从81.2℃提高到274℃。研究结果为,当木炭粉质量分数在10%时,环氧树脂/木炭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热性能,为木炭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4.
连续四年施用规模化猪场猪粪温室土壤重金属积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分别采集连续施用0~4年猪粪的蔬菜温室土壤和蔬菜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和果实中Cu、Zn、Pb、Mn、Cr、Cd、Ni和As全量以及土壤中Cu、Zn、Pb、Mn、Cd和As有效态含量,对测定数据进行了Fisher小样本非参数随机化显著水平检验,研究连续4年施用规模化猪场猪粪的温室土壤重金属积累、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化及对蔬菜可食部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施用猪粪,主要导致土壤中Cu和Zn的积累,As有一定积累,Pb、Cd、Ni和Cr短期积累效应不明显,Mn积累不明显,长期大量施用猪粪,Pb、Cd、Ni和Cr有积累的风险;土壤pH值降低;Cu、Zn有效态与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b、Cd和Mn有效态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u、Zn、Pb、Cd和Mn有效态含量增加;有效态As与全As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连年施用猪粪As有效态含量增加;连续4年施用规模化猪场猪粪的温室生产的部分番茄和黄瓜As含量超标。若连续以150 m3/(hm2·a)的猪粪施用量于该研究区蔬菜温室,土壤中全Cu和全Zn含量分别经过10年和15年可能超过国家农田土壤二级标准。该研究可为降低温室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及监测现状。从监测结果需全面反映水土流失动态及其防治效果的角度,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指标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用于水果实时分级系统的同步跟踪自动控制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用于计算机视觉水果自动分级系统的同步跟踪自动控制装置。图像处理结果从计算机并行口输出到移位寄存器,利用接近开关产生的脉冲作为寄存器的移位信号,将处理结果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端口的位置与水果的实时位置保持一致,实现对水果的同步跟踪,并利用硬件操作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和相关动作,从而完成对分级执行机构的正确控制。  相似文献   
997.
丁瑞兴  黄骁 《土壤学报》1991,28(3):229-236
黄棕壤植茶以后,土壤pH下降,土壤酸度随植茶年限的增长而增大,且上层土壤pH的减幅大于下层土壤。茶园土壤的酸化是与茶树对铝和氟的生物积聚、土壤交换性铝与铝络合物的增加以及土壤盐基的淋溶有关。茶树落叶中铝和氟的含量分别高达5836—6136 ppm和469—520ppm;茶树透冠水和土壤渗漏液中均有相当多的Al和F,茶园土壤系统中铝和氟的循环,不仅导致土壤Al3+及F-的增多,还使表土的有机络合态铝以及土壤交换性复合体和土壤溶液中的氟铝络合物积聚。因此,土壤中铝和氟的积累、转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了进一步利用农林剩余物资源替代石化原料,该研究以腰果酚为原料,通过对其酚羟基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腰果酚基乙酸酯(cardanol acetate,CA)增塑剂。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C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力学性能(dynamic thermo mechanical analysis,DMA),拉伸性能测试,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以及与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共混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方法,评价腰果酚基乙酸酯作为辅助增塑剂应用于软质聚氯乙烯的增塑效果,并与商业增塑剂对苯二甲二辛酯(bis(2-ethylhexyl)benzene-1,4-dicarboxylate,DOTP)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DOTP)∶m(CA)=4∶6为较佳配伍比例,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41.52℃降低至35.93℃,断裂伸长率由244.75%增加到了302.13%,热稳定性及相容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腰果酚基乙酸酯可用作聚氯乙烯的优良辅助增塑剂。研究结果为腰果酚在增塑剂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浸渍用三聚氰胺树脂的性能指标、固化剂种类及用量、环境温度等对其固化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浸渍MF原胶的性能(pH、固含量、游离甲醛等)均不同程度影响树脂的固化速度;不同种类的固化剂及其添加量,浸渍MF固化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原纸的pH值和环境温度影响MF树脂的固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