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72篇
  免费   1997篇
  国内免费   4255篇
林业   5039篇
农学   6231篇
基础科学   3255篇
  6760篇
综合类   11678篇
农作物   2537篇
水产渔业   1662篇
畜牧兽医   5286篇
园艺   1443篇
植物保护   293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1061篇
  2021年   1573篇
  2020年   1391篇
  2019年   1450篇
  2018年   973篇
  2017年   1291篇
  2016年   1245篇
  2015年   1722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2076篇
  2012年   2328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2381篇
  2009年   2372篇
  2008年   2222篇
  2007年   2309篇
  2006年   2088篇
  2005年   2119篇
  2004年   984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721篇
  2001年   798篇
  2000年   918篇
  1999年   1289篇
  1998年   1084篇
  1997年   930篇
  1996年   898篇
  1995年   792篇
  1994年   737篇
  1993年   724篇
  1992年   586篇
  1991年   522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274篇
  1987年   170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为直观揭示施氮对小麦籽粒灌浆的生理效应,以徐麦30(强筋小麦) 和扬麦13(弱筋小麦)为材料,采用树脂包埋样品进行半薄切片和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从形态学角度研究了孕穗期施氮对小麦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物质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蛋白体数目增加,花后11、15和19 d最显著,同时蛋白体的聚集方式发生改变,对照组(不施氮)胚乳细胞内以小蛋白体为主,呈散状分布,而施氮组胚乳细胞含有许多大蛋白体或蛋白聚积体,分布较为集中。徐麦30蛋白体发育对氮素的响应程度高于扬麦13。施氮后腹部胚乳细胞淀粉粒排列更为紧密,细胞充实率增加,且扬麦13的响应程度大于徐麦30。施氮也增加了徐麦30背部胚乳细胞充实率,而对扬麦13的影响表现相反。  相似文献   
952.
选用硅酸钠(Na2SiO3·9H2O)为硅源,于大田条件下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杂交水稻组合在拔节期连续3次喷施4个浓度水平(T-CK,0mmol/L;T-1.25,1.25mmol/L;T-2.50,2.50mmol/L;T-3.75,3.75mmol/L)的外源硅,研究施硅对花期自然高温和自然常温下杂交水稻柱头授粉性能、花药开裂性能和受精率的影响,并筛选适宜浓度的硅酸钠施用方案。结果表明,在田间高温条件下,与T-CK相比,施硅处理(T-1.25、T-2.50和T-3.75)使热敏感组合金优63和耐热组合汕优63的颖花受精率分别提高10.6和4.7百分点(绝对值);花药基部开裂宽度分别增加19.0%和10.3%(相对值);每柱头花粉萌发数增加16.9%和39.6%;授粉总数分别增加3.4%和30.5%;花粉萌发率上升11.3和7.0百分点;花粉萌发数大于10粒的小花的占比上升9.3和27.6百分点;花粉总数小于20粒的小花占比下降18.8和8.1百分点(相对值)。经对两个组合在常温和高温下施硅的花药发育及授粉特性的解析,初步认为外源硅对水稻授粉性能有综合提高作用,但比较而言,其作用可能主要与提高花粉发育质量有关,而提高授粉总数和改善花药裂药性能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此外,外源硅施用对高温敏感组合效果更佳,其适宜的喷施浓度为2.50mmol/L。  相似文献   
953.
针对椰子花序汁液(简称椰花汁)采后品质变化显著的特点,研究了脱氢醋酸钠、二氧化硫、尼泊金丁酯和丙酸钙对椰花汁采后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03%的脱氢醋酸钠可强烈抑制椰花汁中产酸菌和酵母菌的活性,与其他组相比,在7 d内折光糖度、乙醇含量、总酸、挥发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小;0.01%二氧化硫可抑制总酸和挥发酸的增加,但不能抑制乙醇的升高,第4 d乙醇含量高达6.8%;0.01%尼泊金丁酯在自然发酵前3d内糖度和总酸变化不大,而3d后总酸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54.
西双版纳地区引种的澳洲坚果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3年生无性繁殖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电导法和全株冰冻测试法测定西双版纳引种的1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0个澳洲坚果品种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0.72~2.36℃之间,H2和HY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抗寒力较强;HAES900、A16和Special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D4、OC、HAES816、A4和D等品种属于抗寒力中等的M类型.  相似文献   
955.
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给冬小麦超高产栽培中氮肥合理运筹提供参考依据,于2007-2008年在河南温县、兰考两试验点,以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冬小麦品种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为供试材料,在全生育期施氮0、90、180、270 和360 kg N ·hm-2(底施和拔节期追施各半)的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施氮量180和270 kg·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均达到了每公顷9 000 kg以上的水平,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和90 kg N ·hm-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其他处理相比,180和270 kg·hm-2处理提高了两个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和SPAD值,进而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两试验点的施氮处理对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穗数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180和27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了多穗型品种豫麦49的成穗数;两品种穗粒数和粒重均表现为不施氮和90 kg N ·hm-2处理显著低于适宜施氮量(180和270 kg N ·hm-2)处理。两品种在两试验点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不同,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分别在270和180 kg·hm-2获得最高产量。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品种在施氮量180~270 kg·hm-2、基施和拔节期比例5∶5条件下,在稳定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促进花后物质积累量,提高粒重,可实现超高产。  相似文献   
956.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K、Ca、Mg、Zn、Cu、Mn、Fe 7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果皮较厚.(2)两葡萄柚中7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K、Zn、Fe以果肉中含量较多,Ca、Mg、Mn、Cu则主要分布于果皮,其中Ca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K含量位居7元素之首.(3)葡萄柚对K、Ca、Mg、Zn、Mn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Cu和Fe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4)7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甜葡萄高于红宝石,果肉高于果皮.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Mg、Zn,最低的是Cu,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O-2,SOD最差.  相似文献   
957.
外源ABA对冬小麦越冬期呼吸代谢关键酶与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呼吸代谢的影响,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冷敏感品种济麦22为材料,测定和分析了小麦三叶期叶面喷施ABA(浓度10-5 mol·L-1,剂量为每4 m2喷施1 L)后越冬期叶片和分蘖节在低温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含量、糖酵解代谢酶及三羧酸循环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越冬期间随温度的降低,两个小麦品种的叶片和分蘖节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参与糖酵解代谢的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三羧酸循环代谢酶的活性在对照叶片中均先升后降,但在分蘖节中的变化则不尽相同.外源ABA处理使低温下两个小麦品种叶片和分蘖节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并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个品种叶片及分蘖节中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及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尤其在最低温-25℃时明显抑制这几种酶活性的降低,这种影响在抗寒性强的东农冬麦1号中更明显;在低温胁迫后期抑制了三羧酸循环代谢酶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使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外源ABA对碳水化合物积累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植株呼吸和ATP合成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提高低温下植株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958.
广西第八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渊  梁江  韦清源  覃德斌 《大豆科技》2006,(6):27-29,33
广西第八周期春大豆区试结果表明:桂816、桂807、柳99—22和桂980725等四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桂春1号,分别增产10.2%、1.7%、1.5%和1.4%。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示范和推产。  相似文献   
959.
960.
陈康 《农业展望》2013,9(9):19-24,29
2012/13年度大豆市场的表现与2011/12年度迥异,增产预期在多数时间里抑制着价格,使得2012/13年度的大豆价格在2011/12年度屡创新高之后盛极而衰,此前活跃的需求因素陷入沉寂也是不应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展望2013/14年度,除了预期继续增产可能带来的压力之外,需求形势及其背后局势的演变有望成为重要看点,预计会给大豆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这可能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X因素,初步预计价格将宽幅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