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8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439篇
林业   1445篇
农学   2061篇
基础科学   1176篇
  2078篇
综合类   3519篇
农作物   604篇
水产渔业   394篇
畜牧兽医   1566篇
园艺   427篇
植物保护   97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黑条帕寄蝇(Palesisa nudioculla Villeneuve)是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及其他许多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国内外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黑条帕寄蝇成虫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为该蝇种的保护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黑条帕寄蝇的寄生方式属微卵生型,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天的08:00-10:00,16:00-18:00,羽化性比为1.13∶1(雌∶雄),且雄蝇比雌蝇先羽化;在条件为(23±1)℃、L∥D=16h∥8h、RH 60%~70%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成虫的寿命最长,可达34d;以含糖物质补充营养能延长成虫的寿命,特别是20%的蜂蜜水补充可显著延长其寿命,且雌蝇比雄蝇的寿命长;被寄生的草地螟虫茧低温(4℃)储存20d后的羽化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羽化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2.
田阳  李平  张莉  孙建华  高丙利 《植物保护》2012,38(4):96-100
采用梯度稀释法室内测定了海洋放线菌M1D14发酵液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及其卵、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2龄幼虫的毒力,同时还测定了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的M1D14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M1D14发酵液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幼虫毒力最强,对松材线虫幼虫毒力次之,对大豆孢囊线虫幼虫的毒力最弱。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和微孔滤膜过滤的M1D14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仍有毒力。M1D14杀线虫谱广、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在室内采用培养基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10、LC25和LC50)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剂量处理3龄幼虫48h后饲养,各处理组当代(F0)3~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3.8d,但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8~2.5d,子代(F1)1~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2.6d,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1~0.5d;各剂量处理后,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F1代4~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均比对照组减轻,且剂量越大,体重减轻越显著;各处理组F0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6.27%、58.51%和71.17%,F1代分别下降了13.66%、52.61%和66.63%;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酶(P450-ECOD)比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这两种酶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6%和23%~66%,但各处理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比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GSTs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23%、58.51%和71.17%。表明在LC10~LC50剂量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越高,其生长发育受抑制越显著,P450-ECOD和CarE比活力上升越高,GSTs比活力下降也越大。  相似文献   
994.
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 is an ophiostomatoid fungal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a forest pest Dendroctonus armandi, which causes enormous deaths of its host trees Pinus armandi.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solate and characterise some toxic metabolites from cultures of the pathogen. Three toxins, 6-methoxymethyleugenin (compound 1), maculosin (cyclo(L-Pro-L-Tyr), compound 5) and cerevisterol (compound 12), together with 11 other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s of the cultures of L. qinlingensis by several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es including ESIMS, 1H-NMR, and 13C-NMR,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Phytotoxic test showed that these three compounds were active in vitro against both aseptic Pinus armandi seedlings and field P. armandi seedling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ree toxic metabolites including 6-methoxymethyleugenin, maculosin and cerevisterol, which were biosynthesized by L. qinlingensis isolated from the insect Dendroctonus armandi on Pinus armandi tree, could be phytotoxic to P. armandi seedlings.  相似文献   
995.
分别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提取小麦植株中的吡虫啉,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甲醇提取吡虫啉添加回收率64.68~97.15%,低于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添加回收率102.25-105.24%;测定小麦中吡虫啉含量时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的量高于甲醇提取的量,为甲醇提取量的10-12倍:用二氯甲烷提取吡虫啉比甲醇提取吡虫啉操作简单,提取杂质少,可以作为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提取的快速高效的溶剂。  相似文献   
996.
硝磺草酮10%悬浮剂苗后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六一农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硝磺草酮不同剂量的除草效果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通过试验得出:硝磺草酮对阔叶杂草防效好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硝磺草酮对杂草防效与其施药剂量关系密切,供试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硝磺草酮对敏感杂草防效提高。硝磺草酮对生产上主推的16个玉米品种,3个玉米自交系,1个糯玉米品种生长无影响,产量比清水对照区略高。重复用药叶片易出现轻微白化斑点,建议不要重复喷药。  相似文献   
997.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以醚菊酯10%悬浮剂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最好,防效达90.2%,其次是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防效为83%;但持效性优于醚菊酯,2种药剂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是一种真菌病害。在离体条件下,采用孢子萌发测定法,测定了嘧菌酯、灭菌唑、拌种灵、多菌灵、咪酰胺和二硫氰基甲烷抑制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同时研究了药剂浸种处理对稻种的安全性以及浸种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嘧菌酯和二硫氰基甲烷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高,MIC为0.4μg/mL,多菌灵的抑制活性次之,MIC为0.8μg/mL,其他3种药剂的抑制活性不高,MIC均大于1.6μg/mL。种子安全性试验表明,嘧菌酯在2.0、4.0、8.0μg/mL和多菌灵在4.0、8.0、16.0μg/mL处理3d和7d后,稻种的萌芽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二硫氰基甲烷在4.0和8.0μg/mL处理下,所选稻种的萌芽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该药剂在浸种处理后会影响所选稻种的萌芽,但其在低剂量处理下对稻种的萌芽率影响较小。关于稻粒黑粉病浸种处理的合适农药剂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高波 《北京农业》2012,(18):8-9
日光温室全年一大茬番茄栽培,因生长期经历四季,所以要选用苗期耐高温,结果期耐低温,且抗病毒能力强,并适应日光温室栽培的无限生长类型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树木年轮的呼图壁河流域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山北坡中部呼图壁河流域6个标准化年表,结合NOAA/AVHRR-NDVI资料提取研究区1981—2001年生长季草地各月最大INDV(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结果表明:当年生长季草地最大INDV与树木年轮指数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夏末、秋初草地月最大INDV与树轮指数的相关性较好。将呼图壁河流域草地9月最大INDV与相关较好的3个标准化年表序列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662—2001年9月草地最大INDV值,重建方程的相关系数达到0.86,重建值对实测值的方差解释量分别为73.0%,达到0.000 012的显著性水平,重建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