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8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618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309篇
  586篇
综合类   2525篇
农作物   406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724篇
园艺   434篇
植物保护   44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1 世纪的农业水土工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形成过程,分析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探讨其在基础理论,应用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
高俊杰  车向荣 《饲料工业》2006,27(24):21-23
试验通过测定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研究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和有机酸的效果。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72头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日粮在相同钙水平基础上,分别设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50%磷酸氢钙(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植酸酶(500U/kg)-50%磷酸氢钙(处理1组)、基础日粮+植酸酶(500U/kg)+有机酸(0.35%柠檬酸)-50%磷酸氢钙(处理2组)。试验结果表明:①与负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增重与饲料比(G/F)显著提高(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DG和G/F均以处理2组较高;各处理组间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0.05)。②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有机酸不影响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尿素氮(SUN)浓度(P>0.05)。总之,仔猪断奶阶段,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或植酸酶和有机酸代替部分磷酸氢钙,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含正常无机磷水平的正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500U/kg植酸酶或500U/kg植酸酶和0.35%柠檬酸足以代替仔猪日粮中50%磷酸氢钙,但植酸酶和有机酸对于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3.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群体5个种群,斯格配套系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纯种间的遗传距离、F-统计量和迁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纯种、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群体的平均座位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随着群体在杂交繁育体系中位置的由高到低而逐渐升高。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显示,父本和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大,遗传距离大的父本和母本用于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这与实际的杂交组合一致。Fst衡量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间方差,杜长大群体大约总变异的1.02%~15.60%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40%~98.98%来自种群内,斯格群体大约总变异的3.02%~15.22%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78%~96.98%来自种群内,斯格和杜长大纯种的遗传分化处于较小到中等之间。  相似文献   
84.
参照羊痘病毒(CaPV)P32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套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细胞培养物、皮肤丘疹、痂皮等组织病料中的GPV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用300nmol/L引物浓度和200nmol/L探针浓度,获得的CT值较小,而△Rn最大;可检测到相当于0.1TCID50的病毒DNA;制作的标准曲线中各浓度范围内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95以上;组内和组间试验重复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3.4%;与常规的PCR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定量,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表明,荧光TaqMan PCR是一种检测CaPV的良好方法,可对组织病料中低含量的CaPV或持续带毒宿主进行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85.
夏玉米日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实测资料,对波文比计算的蒸发蒸腾量和蒸渗仪实测的蒸发蒸腾量日变化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波文比所测蒸发蒸腾量与太阳净辐射的相关性比较好,薰渗仪所测值与太阳净辐射的相关性不明显。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早晚小,中午大,夜间为负值。蒸渗仪受自身因素影响,变化比较敏感。两种方法计算平均值比较接近。波文比的计算值比蒸渗仪的测量值更能精确地反应短时段作物的蒸发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8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问题,结合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优势,从整体上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在种植业上存在粮食生产压力过大、规模效益低下,特色产业开发不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在养殖业上存在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草畜矛盾突出、生产条件差等问题。但该沙地具有光、热、水、风能及土地等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应大力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采取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沙区绿洲型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7.
将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中的E0基因双酶切回收后,连接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中,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重组子转染PK-15、BHK-21、VERO 3种细胞,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用蓝光激发进行观察,在3种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而且在转染后的24、48、72 h 3个时间点上,观察到的荧光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在72 h时荧光细胞的数量在3种细胞中都达到最多,总的来看,在PK 15中荧光细胞的数量最多。通过对细胞荧光的定位发现,重组质粒的荧光主要分布在胞浆内,而且细胞核周围的荧光较强,胞核与胞浆的界限明显,尤其是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未携带E0目的DNA的pEGFP-N1 Vector转染3种细胞后,都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但是整个细胞中是均匀出现荧光的。经酶切、PCR、单抗间接免疫荧光检测,PK-E0细胞中有大量的HCLV的E0表达,单纯的PK-15细胞中没有E0的表达。HCLV株在PK-E0细胞中从48h开始到72h的滴度比在PK-15细胞中的滴度要高。证明PK-E0细胞中E0蛋白的大量表达增加了HCLV在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88.
在高、中、低(18.99、14.48、8.81MJ/d)3个不同能量水平饲养条件下,对36只杂交母羊(萨福克♂×小尾寒羊♀)的体重变化,黄体数及激素FSH、LH分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能量组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比低能组和中等能量组分别提高235.5g(/(只·d)(P<0.05)、70.6g(/只·d)(P<0.05),黄体数分别增加81.3%(P<0.05)、43%(P>0.05)。同时,低能量组FSH、LH激素水平高于中等能量和高能量组,说明日粮能量水平影响母羊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  相似文献   
89.
肉鸡能量需要动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评价肉仔鸡的能量需要。试验1选用36只AA肉仔鸡新生雏笼养6周,分别于3周龄和6周龄评定2种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表观氮校正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氮校正使AME降低5%左右,AMEn和AME的相关性较强。试验2选用AA肉鸡新生雏240只,公母分饲笼养6周,每周测定空腹体重及采食量。用Compertz方程拟合公母鸡的生长曲线,微分建立日增重与日龄的函数关系,再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能量需要模型组合,形成动态的能量需要预测机制。  相似文献   
90.
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探讨东北白鹅和籽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随机抽取(12±0.5)月龄健康、体质量为(4.2±0.2)kg的东北白鹅母鹅和(3.5±0.2)kg的籽鹅母鹅各65只,空腹12h后翅下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对血清22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白鹅和籽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T)、胆碱脂酶(CHE)、乳酸脱氢酶(LDH-L)、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肌酐(Cre)、镁(Mg)等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无机磷(P)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尿酸(UA)、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氯(C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建立的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为今后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数据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