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36篇
林业   391篇
农学   261篇
基础科学   260篇
  467篇
综合类   2627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927篇
园艺   415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牟县为例,从大气、农田灌溉水和土壤3个方面,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较为系统的评价了其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并对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2.
脂肪细胞培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细胞培养为研究脂肪代谢紊乱疾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基质血管成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前脂肪细胞理论,随后脂肪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各种家畜的脂肪细胞培养模型得以建立,而国内在脂肪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人及鼠的脂肪细胞培养。脂肪细胞的传代培养在单一因子对脂肪细胞的功能研究上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对不宜于在活体采样的人及动物。脂肪细胞培养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脂肪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的联合培养,对研究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3.
转移因子与重组转移因子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是来自于免疫淋巴细胞的一类可透析小分子多肽,它能够将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信息传递给未致敏的受体淋巴细胞。转移因子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转移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能力,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具有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其免疫活性,并可诱导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重组转移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转移因子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制备而成,试验表明其具有增强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转移因子和重组转移因子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药品,在临床上用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4.
将黑曲S(Aspergillus riger)NRRL3135中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发现重组毕赤酵母GS-115分泌了1个约100kD的蛋白,分泌的蛋白较大。用脱糖基化酶endoglycosidase H降解后,形成了约50kD的蛋白,与植酸酶基因产物的理论值相符。通过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表达产物在pH2.5和pH5.5时具有较高植酸酶活性,同时该表达产物的最适温度约为55℃。这说明植酸酶得到正确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45.
对昆明地区重大森林火灾迹地进行外业调查,并对其可燃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火烧迹地的地盘松幼林、光叶石栎和紫茎泽兰的可燃物绝对含水率分别为13%、11%和12%,可燃物载量分别为0.4、0.5和1.1 kg/m2,热值分别为20700、20600和19100 kJ/kg,单位面积热量分别为8280、10300和210...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比较HPD826氢键型吸附树脂比通用型D101树脂对极性较强的原花青素有较好的纯化作用,且采用树脂法制备的提取物是否具有确切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动脉血管的活性,本研究通过静态试验比较了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吸附-解吸性能,HPD826型吸附量、解析率及吸附速率常数均优于D101型。用HPD82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优化了吸附分离程序,上样浓度为25 mg/mL,流速为1.5 BV/h,解吸程序为:水洗1.5BV;45%(v/v)乙醇解吸1.5 BV;90%乙醇活化洗脱1 BV;最后水洗2 BV,洗脱流速为1.5 BV/h。用这种程序,45%乙醇解吸部分的原花青素得率为81.48%,经HPLC测定,制备的提取物中以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2为主,10种原花青素成分总含量达干重的42%,其对内皮完整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浓度在1.4~140 mg/L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148.
《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315—2019)对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前准备、种植模式、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进行了规范,可为石家庄市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提供生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9.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项目组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共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65份,涉及45个农业县(市、区),范围为东经109.176821°~114.005865°、北纬24.943720°~29.819774°、海拔31.33~1469.00m,并对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