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25篇
  122篇
综合类   661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19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粤北地区杉木真菌性病害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粤北地区 ( 小坑林场、龙山林场、大坑山林场 )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真菌性病害进行全面调查,共采集 86 份标本,分离病组织获得菌株 162 份,主要归属于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腐皮壳属(Diaporthe)、镰刀菌属(Fusarium)、黑孢菌属(Nigrospor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叶点霉属(Phyllosticta)以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等。根据病害症状粤北地区主要杉木病害包括:杉木立枯病、杉木炭疽病、杉木溃疡病、杉木顶枯病、杉木梢枯病、杉木赤枯病、杉木球果坏死。各林场杉木林中,杉木炭疽病普遍发生、分布广;种子园中杉木球果病害危害严重,直接影响球果的产量和质量;在大坑山林场 4-5 年生的林分中,杉木顶枯病大面积发生,但在其它地区少有发生;此外,杉木溃疡病、杉木赤枯病和杉木立枯病在个别无性系或者苗圃中零星发生,但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家族在‘无子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克里曼丁橘Citrus clementina基因组数据库为参照,在‘无子瓯柑’和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结果中筛选出4个CHS同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克隆和表达量分析,对克里曼丁橘CH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无子瓯柑’和瓯柑CHS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98%以上。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各时期CHS基因表达量在瓯柑和‘无子瓯柑’间差异显著。与瓯柑相比,‘无子瓯柑’小孢子母细胞时期Ciclev10005133m,Ciclev10030093m和Ciclev10015535m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减数分裂时期Ciclev10005133m,Ciclev10001405m和Ciclev10015535m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四分体时期Ciclev10001405m和Ciclev10030093m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在花粉粒成熟时期的花蕾中,Ciclev10001405m与Ciclev10005133m在花药中特异性表达。CHS同源基因在花药不同时期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无子瓯柑’花药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并最终导致‘无子瓯柑’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03.
对灵芝孢子粉总三萜的提取过程进行优化,以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灵芝孢子粉总三萜得率的显著因素,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灵芝孢子粉总三萜的提取条件。对于提取出的灵芝孢子粉总三萜,评价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方法,并采用CCK-8比色法就其抗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23,超声功率540 W,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60 min。此优化条件下提取的灵芝孢子粉总三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的能力强于清除DPPH,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安康烟区烟叶的适熟采收及提高其烘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密集烤房"8点式"烘烤工艺方法,研究3次采收(5-5-8)、4次采收(4-4-4-6)和常规5次采收(3-3-3-3-6)对云烟97和云烟87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云烟97和云烟87均5次采收模式最高,分别为2 798.4kg/hm2和2 265.8kg/hm2,4次采收模式与5次采收模式间差异不显著;外观质量,云烟97以4次采收模式最优,云烟87以5次采收模式和4次采收模式最优;感官质量,云烟97上部叶4次采收模式和中部叶5次采收模式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71.4分和71.7分,其质量档次均中等;云烟87上部叶和中部叶均以5次采收模式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74.3分和75.5分;4次采收模式和5次采收模式上部叶的质量档次均为中等+,中部叶均为较好-。安康烟区烟叶云烟97和云烟87均以4次采收模式和5次采收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06.
新兴绿色经济进入长周期大发展的新经济格局正在酝酿形成,我国即将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在这一新发展背景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区,山区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本文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下从城乡内部产业一体化角度揭示了山区绿色跨越发展的形成机理,并以浙江省安吉县发展经验为例对该形成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揭示山区通过推行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驶入绿色跨越发展轨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我国其他类似后发地区走绿色跨越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对7 份子莲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子莲11 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强
弱为:莲蓬数>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鲜果实横径>结实率>叶柄粗>鲜果实纵径>
叶片长半径>叶柄高。其中,莲蓬数、花托直径和单粒鲜莲子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从通径分析结果来看,莲
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结实率、平均心皮数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花托直径、鲜果实横径、鲜果实纵径、
叶柄粗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而叶柄高、叶片长半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对子莲产量的影响则通过直接和间
接共同起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提高子莲产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莲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和结实率,
同时兼顾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的增加,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刘正位  匡晶  朱红莲  彭静  王芸  柯卫东 《园艺学报》2020,47(9):1845-1858
介绍了莲属植物的分布及分类,探讨了莲的生态型及栽培品种类型的划分,总结了野生莲和莲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介绍了莲属植物的资源和育种研究,资源收集、保存及品种选育现状;梳理了莲在组学、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挖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莲属植物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认为品种的优质、多样化和专用化是莲属植物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正红505玉米花丝中的多糖成分,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法(FTIR)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该多糖的单糖组成及结构,借助噻唑蓝比色(MTT)细胞试验,研究多糖CSP505对大鼠胰岛细胞RINm5F和人体肝脏细胞HepG2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CSP505可能是一种由D-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的β构型的多糖,其中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比约为3∶1。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RINm5F细胞存活力随着增强,加药组中多糖以200、500、1000μg/mL浓度与四氧嘧啶共同作用时,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6.1%、16.1%、21.1%,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HepG2细胞存活能力也增强,加药组中多糖分别以200、500、1 000μg/mL浓度作用于细胞时,细胞存活力分别为100.4%、101.4%、103.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加药组中在3个浓度的多糖作用下,腺苷酸环化酶(ADCY4)、糖原磷酸化酶(GPBB)和糖原合酶(GYS2)浓度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cAMP在浓度为1 000μg/mL时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该多糖可通过促进ADCY4与cAMP的合成来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且可通过抑制糖原分解并促进糖原合成等过程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德国黑麦草在四川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小琴  柯绍英  刘勇 《草业科学》2008,25(10):60-65
连续2年种植29个德国引进黑麦草Lolium spp.品种,以Tetragold和野生黑麦草为对照,综合评比各黑麦草品种的分蘖力、株高、植株鲜质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性状,筛选性状优良、在四川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Taurus、Barfort、Gemini、Fastyl 4个黑麦草品种表现出优良的综合生长性状,在四川地区适应性强,可用于引进品种推广应用研究;Licarno、Bartissimo、Alamo拔节速度快,抽穗前植株较高,Tosca、Zarastro、Remy分蘖力强,Lolita植株鲜质量产量高,Defo、Prestyl、Pomerol花期迟,生育期、供草期长,可作为选育当家品种的远缘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