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217篇
  432篇
综合类   2151篇
农作物   311篇
水产渔业   353篇
畜牧兽医   654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不同生境黑果枸杞实生苗数量、生长状况、生物量分配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探讨环境因子对黑果枸杞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为黑果枸杞种群恢复及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法,于2016年对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肃南县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地埂、水渠边、盐化沙地、盐碱荒地等各生境黑果枸杞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均有黑果枸杞实生苗分布,农田地埂生境实生苗数量相对水渠边、盐化沙地、盐碱荒地分别增加66.67%、122.22%、215.79%。因环境条件差异,不同生境的黑果枸杞实生苗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适应环境:农田地埂生境的黑果枸杞主要为增高生长,盐化沙地的黑果枸杞主要为冠幅的增长,而盐碱荒地的黑果枸杞主要为增粗生长。农田地埂生境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水渠边、盐化沙地、盐碱荒地分别增加28.50%、2.62%、10.13%;全氮含量分别增加44.08%、33.16%、72.41%;有效氮含量分别增加46.81%、0%、50%。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对黑果枸杞幼苗数量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在今后的黑果枸杞栽培管理中,幼苗期应加强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102.
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种内干扰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33.100头、1.204和0.103 h;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1.220头、1.075和0.582 h。七星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作用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试验证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施肥模式对早稻季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种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失总氮的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6.26%和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4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4.
探索交通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决策,可以有效衔接交通建设、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爱高速公路为例,综合利用多指标评价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基于资源、成本和效率相统筹的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行临时用地利用适宜性指数测算及分级评价,从而确定交通项目临时用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和模式。结果表明:1)崇爱高速公路临时用地适宜复垦的评价单元共有11个,面积25.72 hm2;适宜恢复为原地类的评价单元共有16个,面积30.95 hm2,适宜探索其他利用方向的评价单元共有21个,面积53.54 hm2。2)本研究根据交通项目临时用地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保留建设、闲置再开发和公共设施补足等3种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利用方向。实践证明以上研究符合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和产业用地需求实践。综上,本研究构建的交通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及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可为提高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缓解乡村用地矛盾、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为厘清非农就业质量对山区农户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年浙江省山区4县48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取OLS、Heckman两阶段以及2SLS等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同时采取Probit模型检验作用机制并结合案例加以佐证。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质量的改善激励山区农户提高土地转出的稳定性。2)非农就业质量显著影响老一代农户和“体制外”农户土地转出的稳定性,但是对新生代农户和“体制内”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非农就业质量对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并不因为就业距离的远近而产生差异;3)非农就业质量影响土地转出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在于强化农户的城市融入意愿、弱化农户对地租的偏好以及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关政策需要致力于提升山区农户的非农就业质量,提升和完善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收入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蜗壳内隔板长度对紧凑型高速磁力泵外特性与叶轮径向力的影响,根据蜗壳型式及隔板长度的不同提出6种蜗壳方案.设单蜗壳为方案一,其余双蜗壳方案根据隔板长度从小到大依次设为方案二至方案六.采用ANSYS-CFX软件对不同工况下(0.8Qd,1.0Qd,1.2Qd)各蜗壳方案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蜗壳方案的泵中心面静压分布云图,并进行径向力分析.采用方案四蜗壳作为泵实型样机进行试验,将试验值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隔板的单蜗壳泵,采用有隔板的双蜗壳泵有利于平衡叶轮径向力,在额定流量下单蜗壳在x,y方向的径向力最大分量分别为151.2,149.7 N,是双蜗壳方案四的1.5倍;随着隔板长度的增大,泵的扬程与效率均逐渐提高,叶轮径向力不断减小,3种工况下扬程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偏差均小于3.0%;试验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具有可信性,研究结果可为紧凑型高速磁力泵在提高水力性能以及平衡叶轮径向力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通过低温井水体覆盖增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采用的几种覆盖材料及覆盖方法对水体增温都有显著影响。采用白色悬膜覆盖水体增温效果比白色贴膜覆盖好,白色贴膜覆盖比蓝膜和黑膜贴膜覆盖好,黑膜贴膜覆盖比蓝膜贴膜和无覆盖好,而悬膜覆盖时蓝膜比黑膜和无覆盖好,无覆盖比黑膜悬膜覆盖好。  相似文献   
108.
对济南市鹊山水库氨氮污染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在不同工况与不同温度下,氨氮污染物的降解运移规律,预测了典型工况下,氨氮突发污染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为水库管理者对水库进行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对新疆盐碱地排碱渠渠水、水渠水、井水和塔里木河水水样进行了分析:其总盐量分别为12 915、11 352、9 980、1 421mg/L,根据水质评价标准当地水样主要有害盐分离子为Na+、Cl-,除塔里木河水外其他水样含盐量均严重超过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未经任何处理的高盐农业废水对地下水体和公共水体都造成了一定的盐污染。对比分析各种水除盐方法,初步讨论采用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选择吸附性能的钙基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对3号水样(水渠水:盐度为11 352mg/L)进行除盐。在固定温度50℃、搅拌速度为0.75m/s、吸附剂用量为5g(每100mL水样),搅拌1h后静置1d,总盐量降幅为23%,Na+浓度降幅为32%。此实验结果对高盐农业废水的再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建立和优化牦牛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2DE)体系,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通路分析。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裂解液成分、等电聚焦程序、染色方法进行研究,在最优2DE体系参数下,对比分析牦牛、黄牛差异倍数大于2倍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的19个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TOF)质谱进行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基因本体(GO)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液II、渐进式快速升压程序、改良的考染法获得的蛋白点匹配率高,牦牛、黄牛2DE图谱蛋白点平均个数分别为479个和553个。通过比较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差异蛋白质可知,所得到的差异蛋白质按照功能可分为代谢酶、结构蛋白和应激蛋白3大类。通过KEGG分析可知,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遗传信息通路和能量代谢通路中,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牦牛和黄牛肌肉生物学特性和肉品质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