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2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3篇
  102篇
综合类   326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是诱导雏鸡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之一。应用PCR方法从安徽某鸡场送检病鸡肝组织中检测并鉴定CAV,扩增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插入pcDNA3.1(+)载体,并引入含Kpn I (GGTACCCAG)酶切位点的9 bp外源性标签,获得顺次连接的双拷贝CA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鸡MDCC-MSB1淋巴细胞并拯救出CAV感染性克隆毒株。经动物试验,感染性克隆毒株在接种1日龄健康雏鸡后15 d,对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影响较小,胸腺病变不明显,表明其感染能力减弱,为进一步分析CAV致病机制和筛选疫苗候选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天然林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文章在总结汉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森林管护、商品林采伐、公益林投资标准和经果林发展占用林地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3.
以‘解放钟’和‘白梨’果实为材料,研究基于转录组筛选出的表达量较高且在2个品种中有差异的EjNADP-ME2(Unigene0001461)基因,采用RACE和RT-PCR技术成功克隆EjNADP-ME2的cDNA全长。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jNADP-ME2与苹果的NADP-ME基因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jNADP-ME2蛋白应该位于细胞质中。用染色体步移法成功克隆了EjNADP-ME2的启动子序列,序列预测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此外还有厌氧诱导元件、MYB和MYC参与黄化和干旱诱导的结合位点MBS。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EjNADP-ME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在2个品种中大致相同,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且该基因在低酸品种的表达量稍低于高酸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酸品种EjNADP-ME2基因转录水平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究EjNADP-ME2基因在苹果酸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陕西省商州区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处陕两省东南部的商州区是一个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由于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诱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在调查分析该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源条件、人类活动等地质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商州区实际提出了统筹规划,建立科学的防治预案,提高环境意识,加强植被保护,建设生态商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加强矿区综合治理等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旨在探讨火龙果皮与苜蓿、精料配比对饲料组合效应(AE)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在精粗比分别为40∶60和30∶7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分别为40∶60∶0、40∶45∶15、40∶30∶30、40∶15∶45、40∶0∶60和30∶70∶0、30∶55∶15、30∶40∶30、30∶25∶45、30∶10∶60、30∶0∶70时11种饲料组合及3种单独饲料(精料、火龙果皮、苜蓿)分别培养0、2、4、6、9、12、24、36、48 h的产气量(GP),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及残渣用以测定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与氨态氮(NH3-N)含量、干物质降解率(DM D)和有机物降解率(OM D),并计算出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表明:精粗比为40∶60时,40∶60∶0、40∶45∶15组24 h产气量(GP24 h)、DMD、OMD的SFAE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40∶60∶0、40∶45∶15、40∶30∶30组TVFA和NH3-N的SFAE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40∶60∶0、40∶45∶15组的M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精粗比为30∶70时,30∶70∶0组GP24 h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0∶70∶0、30∶55∶15、30∶40∶30组DM D和TVFA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1),30∶70∶0、30∶55∶15组OM D和NH3-N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1),30∶70∶0、30∶55∶15、30∶40∶30组的M 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由此可见,精粗比为40∶6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为40∶45∶15时的M FAEI最大;精粗比为30∶7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为30∶70∶0时的M FAEI最大。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讨玉米芯与苜蓿、精料间不同配比对饲粮组合效应(associative effects, AE)的影响。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在精粗比40∶60和30∶70时,精料∶玉米芯∶苜蓿分别为40∶60∶0、40∶45∶15、40∶30∶30、40∶15∶45、40∶0∶60和30∶70∶0、30∶55∶15、30∶40∶30、30∶25∶45、30∶10∶60、30∶0∶70时各饲料组合及各种单独原料分别培养2,4,6,9,12,24,36,48 h的产气量(gas production, GP),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及残渣用以测定pH、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氨态氮(NH_3-N)、干物质降解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DMD)和有机物降解率(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 OMD),并通过各组合的加权估算值计算出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ingle factor AE indexes, 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ultiple-factors AE index, MFAEI)。结果表明:当精粗比为40∶60和30∶70时,玉米芯比例为30、15和10、25、40、55的组在GP、DMD、OMD、NH_3-N、TVFA上显著高于其他组,且有较高的SFAEI (P<0.05,P<0.01),30和10组的M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当精料∶玉米芯∶苜蓿为40∶30∶30、30∶10∶60时,饲粮的综合组合效应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7.
转光膜在设施园艺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光膜具有转换光质、改善设施环境特征、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因此在设施园艺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该研究综述了转光膜的原理及制备、转光膜的环境效应及转光膜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对转光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转光膜研究及其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葠窝水库流域综合管理提高了水库水质状况,为了给下一步的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2008-2009年对葠窝水库6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葠窝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和重金属铜,其他指标正常。采用流域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水库总体...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大田春玉米进行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农田硝态氮运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及其灌溉水利用效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与全生育期灌水比较,任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都造成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降低,而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增加了灌溉水利用效率,两个生育期不灌水处理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在春玉米生长阶段,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灌水对生物产量影响显著,抽穗期不灌水、苗期与灌浆期不灌水、拔节期期和灌浆期不灌水处理显著影响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