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51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31.
【目的】 试验旨在解析鄂尔多斯细毛羊胚胎期次级毛囊诱导期形态发生过程中主要细胞类型的分子特征和分化过程。【方法】 对采集的3只鄂尔多斯细毛羊(胎龄87 d)体侧部(肩胛骨后缘处)的皮肤样本进行HE染色,鉴定毛囊的发育时期;部分皮肤样本经过混样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应用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分析细胞簇,分别使用胶原Ⅰ型α1链(Col1a1)和角蛋白15(Krt15)鉴定真皮谱系细胞和表皮谱系细胞,并使用皮肤组织不同细胞的标记基因进行细胞类型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拟时序分析,探究其分化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验证基因的功能。【结果】 HE染色结果发现,鄂尔多斯细毛羊在胎龄87 d处于次级毛囊诱导期。通过scRNA-Seq在胎龄87 d的细毛羊体侧部皮肤细胞样品中获得10 603个细胞和18 704个基因的scRNA-Seq数据可用于下游分析。tSNE分析发现,皮肤组织中共有15个细胞簇;Col1a1和Krt15标记基因鉴定表明,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拟时序分析构建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真皮/表皮细胞谱系细胞的分化轨迹和基因动态表达图谱表明,在真皮谱系细胞由成纤维细胞(Fb)向成熟真皮聚凝物(DC)的分化过程中,多个不同阶段的标记基因FST重组蛋白(Fst)、抑制素亚基βα(Inhba)和转录阻遏物GATA结合1(Trps1)均在拟时序轨道上特异性表达,并富集了Wnt、Nogg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与毛囊形态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表皮谱系细胞分化过程中,基质和毛囊间表皮(IFE)的标记基因角蛋白10(Krt10)、同源基因C13(HOXC13)和音猬因子信号(SHH)在表皮谱系细胞拟时序轨道的2个分支上均特异性表达,且富集在细胞增殖和细胞黏附等相关通路。【结论】 在细毛羊次级毛囊诱导期,真皮谱系细胞由成纤维细胞分化至真皮聚凝物,表皮谱系细胞处于基质和毛囊间表皮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结果可加深人们对细毛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的了解,为鄂尔多斯细毛羊育种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32.
研究不同饲草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对三江源玉树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筛选出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小黑麦(Triticale)、箭筈豌豆(Vici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sativa)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箭筈豌豆、小黑麦+饲用豌豆两种混播处理下,饲草干草产量比单播小黑麦分别提高19.50%、5.49%,比单播豆科饲草产量分别提高55.17%、111.97%。随着各混播处理中豆科饲草播量增加,饲草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逐渐降低。土壤全磷、全氮、有机碳养分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对饲草进行综合评价,小黑麦+箭筈豌豆(7∶3)较其他处理的混播处理具有更好的产草量以及更优的饲草品质,小黑麦+饲用豌豆(5∶5)与其余混播处理相比较在产草量及品质方面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633.
63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