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4篇
  免费   2194篇
  国内免费   3276篇
林业   3285篇
农学   2574篇
基础科学   1833篇
  4037篇
综合类   15711篇
农作物   2593篇
水产渔业   1465篇
畜牧兽医   5558篇
园艺   2004篇
植物保护   1754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1282篇
  2021年   1424篇
  2020年   1317篇
  2019年   1188篇
  2018年   948篇
  2017年   1415篇
  2016年   1068篇
  2015年   1616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1911篇
  2012年   2690篇
  2011年   2852篇
  2010年   2778篇
  2009年   2500篇
  2008年   2538篇
  2007年   2386篇
  2006年   2116篇
  2005年   1752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786篇
  1999年   462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11.
吕祥熙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1):79-80,89
通过分析信用缺失对社会的危害性,阐述了诚信就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就如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2.
四川的云南松地径胸径相关关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了四川的云南松树干在部三个不同部位直径(地表直径d0.00、0.05m高处直径d0.05、0.1Om高处直径d0.10)与胸径(d1.3)的相关关系,利用其编制了四川云南松地径一元材积表,并对其在四川云南松林区进行盗伐木、滥砍乱伐木材积估计和监测森林资源消耗量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四川云南松地径与胸径最佳关系模型为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217~0.999380,剩余平方和Q=179.3391~226.4480,且d0.10与d1.3相关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113.
基于ASP.NET的造林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ASP NET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采用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原理构建造林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辅助解决造林体系中的非结构化问题,为其规划设计的论证决策提供有力工具及手段。  相似文献   
11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停)对地方良种肉鸡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从628只28周龄健康的“惠州麻”黄羽肉种鸡群中随机选取1组鸡笼内的40鸡作为实验组,其余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鸡群喂服溴隐停,每只鸡每天1.25mg,连用4d,停用4d后再用4d,对照组不使用。结果在4周的实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蛋率分别为83.86%和69.96%;破蛋率分别为1.28%和1.69%,畸形蛋率分别为4.33%和1.19%;实验组平均每只鸡的产蛋总数比对照组多3.89个、合格种蛋数多3.26个;药物处理对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使用溴隐停能够提高鸡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结论溴隐停能够通过抑制地方良种肉鸡体内促乳素的合成与分泌,减少抱窝现象的发生,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5.
Nesquehonite, a hydrous magnesium carbonate, occurs as a weathering produ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Antarctic meteorite LEW 85320(H5 chondrite). Antarctic meteorites have resided on the earth for periods of 10(4) to 10(6) years, but the time needed for weathering products to form has been uncertain. Isotopic measurements of delta(13)C and delta(18)O indicate that the nesquehonite formed at near freezing temperatures by reaction of meteoritic minerals with terrestrial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Results from carbon-14 dating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meteorite has been in Antarctica for at least 3.2 x 10(4) to 3.3 x 10(4) years, the nesquehonite formed after A.D.1950.  相似文献   
116.
Alkaline phosphatase (APase) activity in tissue samples, with adherent bacteria, was measured from two sites in the rumen and from two sites in the abomasum of 57 yearling Angus and Hereford bulls and heifers fed a high or a low energy diet. In the rumen, APase activity was higher at the caudoventral blind sac than at the dorsal sac in animals of both breeds fed the high energy diet and in Angus bulls fed the low energy diet, but the reverse was observed in Hereford bulls fed the low-energy diet (P less than .01). In the abomasum, APase levels were higher for bulls than heifers (P less than .01) and higher at the fundic than at the pyloric region (P less than .01). Morphological studies also showed that rumen samples from animals fed a high energy diet exhibited a more widely distributed APase activity and an increase in the digestive recycling of epithelial cells that produced some "pitting" of the tissue. The higher APase activity of the epithelial tissue of animals fed the high energy diet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greater rate of cell death and renewal indicated by the higher mitotic index reported by other researchers who have studied the cell cycle of the rumen epithelium in ruminants fed high and low energy diets.  相似文献   
117.
三年来作者对于幼龄結果油棕的果穗和果实腐烂的症状、分布、蔓延为害,其发生条件和栽培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观察,并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田间人工接种和試探性化学保护等試驗。同时对果实离层組織的形成进行了切片检查。 結果指出海南十二个地区的幼龄结实棕园普遍出現的花、果、穗腐与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果腐是果实离体后从蒂部組織开始的。从腐果組織中經常可以分离到細菌、炭疽菌和鐮刀菌。多次田間接种証明这些菌对健康果实和果穗均无致病能力。大田喷药无效。看来,油棕果腐病是由于环境坏、管理差的条件下,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产生离层而与果柄分离,再由外界杂菌腐食脫果而致腐烂。可見,本病是屬于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118.
1962年秋,作者等在南昌近郊,从感病长果种辣椒的果上,分离到两种炭疽病菌。一种分生孢子为椭圓形(以下簡称G菌),病斑圆形或椭圓形,凹陷,灰綠色或黄色,以后变棕色。另一种分生孢子为鐮刀形(以下簡称V菌),病斑不定形,暗棕色至黑色。这两种病菌,在馬鈴薯、洋菜培养基上都能形成孢子,且对辣椒都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119.
1962年在北京夏玉米上用顆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的結果表明:心叶末期施5%DDT顆粒剂,防治一次,每株2克,在一般年份,从产量上来看是很有利的。同时对药剂残效,幼虫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上的分布,以及顆粒剂在心叶期施药至抽雄后在植株上的分布测定,并結合顆粒剂小区防治試驗。分析結果说明:心叶末期施药,影响药效的主要原因,不是5%DDT残效的問題,而是抽雄后药剂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少,尤其是包在雄穗节外的第一叶腋没有药,而此时期,幼虫在植株上部分布較多,同时DDT速效也不如666。  相似文献   
120.
为明确温度和外源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江苏地区常见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砷[0(As0)、0.5(As0.5) 和1 mg?L-1(As1)]和模拟不同温度[白天/夜晚分别为30 ℃/25 ℃(T0)和35 ℃/30 ℃(T1)],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了发芽和苗期培养试验,并分析了8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砷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外源砷对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3.69%~43.34%和28.14%~52.88%。 而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水稻品种有关。在T1处理下,盐两优1618的发芽率、芽长和活力指数均优于其他品种。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P<0.05)。与T0As0相比,T1As1使水稻芽长显著降低5.66%~43.34%。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受到温度和外源砷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与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水稻根系活力降低3.01%~58.21%。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其中T1As1使水稻根系活力显著降低53.80%~89.01%。不同品种水稻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在相同温度或外源砷处理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盐两优888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水稻茎叶砷含量在外源砷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增温处理下却降低。与单一的砷处理相比,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水稻茎叶的砷含量。综上可知,温度和外源砷影响水稻的生长及砷吸收,但水稻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盐两优888和盐两优1618在增温和外源砷共存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优于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