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4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1474篇
林业   1551篇
农学   1073篇
基础科学   730篇
  1647篇
综合类   9646篇
农作物   1311篇
水产渔业   826篇
畜牧兽医   2696篇
园艺   1424篇
植物保护   812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833篇
  2019年   798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944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187篇
  2012年   1663篇
  2011年   1615篇
  2010年   1490篇
  2009年   1406篇
  2008年   1372篇
  2007年   1288篇
  2006年   1078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试验研究了在贵州中南部的黄棕壤土中建植扁穗雀麦人工草地时 ,不同的播种时期、播种量、播种方法、利用期及不同刈割方式对扁穗雀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结果表明 :在无灌溉条件下种植扁穗雀麦 ,播期是成败的关键 ,秋旱后播种最好 ;条播稍好于撒播 ,覆土远胜于不覆土 ;播量以 3 0kg/6 6 7m2 为宜 ,其鲜草产量达 6 349 7kg/6 6 7m2 。扁穗雀麦草地生长第一年产量比第二年低 19 4 % ;其越夏率可达到94 7% ,但利用不当则大幅度下降。因此 ,建议在生长第一年留种 ,第二年以始牧高 30cm ,留茬高 6 0cm时开始刈割或放牧利用 ,并在高温伏旱来临之前重施肥料 ,给它一“休养生息”条件 ,既可达高产 ,又有利于越夏  相似文献   
952.
扁穗牛鞭草的抗性与利用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扁穗牛鞭草是一种优良的草种,不仅具有高产优质牧草的特性,而且对逆境表现出很强的耐性或抗性。在分析其抗旱、抗寒性和耐盐、耐酸、耐金属污染性,以及侵占性、独居性、再生性等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牛鞭草在畜牧业生产、生态治理、污染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53.
不同刈割方式对苇状羊茅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不同刈割高度和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对优良混播组合“苇状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扁穗雀麦+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了刈割利用试验 ,结果表明 :该混播组合人工草地刈割利用时以草层高度40cm、留茬高度 5cm效果最好 ,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该草的生产性能和延长利用期  相似文献   
954.
普通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析小麦复杂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150份小麦品种(系)为自然群体,在4个环境条件下测定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利用小麦35K SNP芯片,结合5种关联模型(Q、PCA、K、PCA+K、Q+K),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基因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范围为0.0950~0.5000,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值为0.0500~0.5000;群体结构分析和PCA分析均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两个亚群;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A基因组、B基因组、D基因组和全基因组的LD衰减距离分别为4.7、8、11和6 Mb。9个性状共检测到652个显著的关联位点(P≤0.001),其中21个SNP在2个或2个以上的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布在1A(1)、1B(4)、2A(3)、2D(2)、3A(1)、5A(1)、5B(5)、6A(1)、6B(2)和7D(3)染色体上; 1个SNP标记的物理位置未知, 3个SNP标记同时与2个性状显著关联;单个SNP的表型贡献率为7.67%~18.79%。8个优势等位变异在供试群体中所占比例较低,筛选出14个可能与小麦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TraesCS5B02G237200、TraesCS7D02G129700和TraesCS1B02G426300可能在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起作用,TraesCS5B02G010800和TraesCS7D02G436800可能与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响应有关,TraesCS2A02G092200可能与植物细胞壁的增强有关, TraesCS5A02G438800可能参与叶绿体发育,另外7个候选基因的功能未知。  相似文献   
955.
配置4种不同浓度的白灰毛豆、新银合欢的鲜茎叶和凋落叶的水提液,测定其对白灰毛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白灰毛豆、新银合欢鲜茎叶和凋落叶水浸提液对白灰毛豆的化感作用,为优势种群的形成、群落的演替、植被的恢复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白灰毛豆、新银合欢鲜茎叶和凋落叶均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对种子萌发总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新银合欢水提液对白灰毛豆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新银合欢的化感作用可能是群落演替中白灰毛豆被新银合欢快速替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6.
选用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性状差异较大的10个地方品种,采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5个杂交组合。对现蕾至门椒红熟天数、侧枝数、株高、始花节高、果长、果宽、鲜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单果优良种子数、种子千粒重、干物质含量、维长素C含量、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等15个指标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研究表明:除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外,其余14个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起作用,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主要是受非加性基因作用;Z 024、Z 032、Z 094、Z 137、Z 204是综合性状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材料。  相似文献   
957.
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法,用不同浓度的鲜、干鱼腥草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幼苗的出苗率、出苗指数,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丙二醛(MDA),探讨鱼腥草对绿豆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鲜鱼腥草水浸提液对在高浓度时的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出苗,幼苗的SOD、在低浓度时的MDA具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和在高浓度时的MDA具有促进作用,对幼苗的POD在小于40%处理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而随处理浓度增大逐渐转变成抑制作用;干鱼腥草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和SOD具有抑制作用,对幼苗的POD、MDA具有促进作用。暗示了鱼腥草对绿豆生长具有化感效应,这为鱼腥草与绿豆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8.
以不同浓度的根际土壤浸提液(0.25、0.5、1mg·mL^-1)对马尾松种子及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尾松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为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率;对种子的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和干重的化感效应顺序为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干重。浸提液浓度在0.25~0.5mg·mL^-1范围内时,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超过其临界值就开始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根际土壤浸提液浓度增加,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综合分析认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高浓度的根际土壤浸提液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59.
为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太子参种子的适宜浓度,以太子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EMS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太子参种子萌发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EMS抑制种子萌发,导致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及种子和幼苗的MDA含量增加。随着EMS浓度的增加,种子及幼苗SOD、POD活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EMS处理太子参的半致死浓度为0.6%~0.8%,处理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960.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海藻酸钠对滇橄榄进行涂膜保鲜单因素试验,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浓度为0.10%、0.20%的海藻酸钠与浓度为0.75%、1.00%、1.50%的茶多酚进行复配涂膜,研究其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涂膜处理后的滇橄榄贮藏品质优于CK组,在6组不同浓度配比下,以0.10%海藻酸钠与1.50%茶多酚复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较好,可保持滇橄榄较好的感官品质,延缓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抑制呼吸强度,能将滇橄榄保鲜期延长至1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