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6篇
  免费   1133篇
  国内免费   1864篇
林业   2310篇
农学   2320篇
基础科学   1167篇
  2826篇
综合类   7421篇
农作物   1549篇
水产渔业   939篇
畜牧兽医   3193篇
园艺   988篇
植物保护   125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818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1129篇
  2012年   1528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446篇
  2009年   1336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1229篇
  2006年   1147篇
  2005年   940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2.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开展上年结转和本年结余资源对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研究、开展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地方公顷研究,以及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渔业、圈养牧业均衡因子研究等。  相似文献   
943.
鲢鱼对淡水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密度使蓝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增大而升高。投放鲢鱼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44.
以磷酸铵和硝酸钙为反应前驱物,采用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纯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电泳性能的羟基磷灰石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的羟基磷灰石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过程中不断添加1∶1(体积比)氨水使反应体系的pH值处于11附近可获得组成符合羟基磷灰石化学计量的沉淀产物,沉淀产物经过72h陈化处理后多数颗粒的粒度为2~4μm,电泳性能良好;合成产物经800℃以上高温煅烧后能得到纯净的羟基磷灰石,在1200℃下煅烧2h未发现羟基磷灰石分解。  相似文献   
945.
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179,F-F.1.5-031017,番茄,福州福清)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低,平均重量为85.00mg/10粒,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高,平均为183.33mg/10粒。不同寄主发酵滤液对黄瓜胚根重量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甜瓜(128,F-T.1.7-030514-03,甜瓜,福州永泰)、番茄(179,F-F.1.5-031017,福州福清)和班兜(107,F-B.1.1-030221,福州建新),第二类为西瓜(134,F-X.1.7-030320-03,西瓜,福州永泰)和网纹甜瓜(144,F-T2.1.1-030616-01,网纹甜瓜,福州义序),第三类为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  相似文献   
946.
不同相思树种根瘤菌理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牛肉膏蛋白胨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碳源利用试验、3-酮基乳糖试验、B.T. B反应试验及明胶水解试验等角度分析漳州中西国有林场6种相思树种根瘤茵生理及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生理特征上看.在牛肉膏蛋白胨试验中所有供试菌株都生长不良;所有供试菌株都能利用柠檬酸盐;灰木相思的碳源利用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与马占相思碳源利用能力比较弱;马占相思及灰木相思可较充分利用木糖,卷荚相思、纹荚相思、薄荚相思可较充分利用半乳糖;从生化特性上看,除马占相思根瘤茵在YMA培养基上产碱外,其余相思树种菌株均产酸;卷荚相思及纹荚相思根瘤茵能产生蛋白分解酶,而其余相思树种根瘤茵则不能产生蛋白分解酶.  相似文献   
947.
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27-1028
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8.
为保证气吸式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对播种系统播种滚筒真空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该文简述了气吸式播种系统的构成及原理,并介绍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真空度自动控制系统,叙述真空度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并对该二维模糊控制器采用MATLAB模糊工具箱进行动态仿真. 通过仿真研究可知,对气吸式播种系统播种滚筒真空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9.
以大豆品种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其R4~R6期的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表明,叶片的叶肉细胞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其同化组织则无此明显区分。豆荚同化细胞的细胞壁厚,细胞排列呈梭形交错,细胞间隙小,有较多的胞间连丝,豆荚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R4的初期,淀粉粒较少,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但主要以基质片层纵向贯穿于叶绿体中;R5~R6期,豆荚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较明显,且淀粉粒逐渐增多;R6期,豆荚和叶片的叶绿体内都有数量不等的嗜锇小球积累。豆荚的叶绿体繁殖是独立于细胞分裂的现有叶绿体二分裂产生(哑铃状分裂)。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豆荚叶绿素含量较叶片叶绿素含量低,这主要是与豆荚的叶绿体数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50.
四种食用色素对金鱼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食用色索对金鱼体色的影响进行了本次试验。将四种食用色素柠檬黄(group1)、胭脂红(group2)、果绿(group3)和亮蓝(group4)以2%o的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配成试验饲料,另以基础饲料作对照(group5),投喂体重20g左右的黄色金鱼110d,试验前后用WSC—s型测色色差计测定各组每尾鱼体色的三刺激值,结果发现,试验前柠檬黄组、胭脂红组、果绿组、亮蓝组和和对照组金鱼体色的x值分别为(56.942±9.940)、(58.315±6.667)、(56.794±5.510)、(57.019±4.615)和(53.427±6.564),Y值分别为(57.652±10.889)、(55.370±6.284)、(55.850±7.831)、(54.295±5.969)和(51.382±8.835),Z值分别为(32.249±9.646)、(24.084±6.536)、(24.667±7.259)、(26.351±6.791)和(32.09±14.272)。各组金鱼体色的x值问、Y值间、z值间均无显著差异。试验后柠檬黄组、胭脂红组、果绿组、亮蓝组和对照组金鱼体色的x值分别为(68.079±11.819)、(74.626±0)、(68.714±8.765)、(73.384±10.929)和(69.623±7.779),Y值分别为(59.135±11.364)、(66.110±O)、(62.389±8.547)、(66.085士6.134)和(62.115±6.763),z值分别为(24.806±7.144)、(25.477±0)、(22.651±10.201)、(19.395士3.781)和(16.677±6.763),各组金鱼体色的X值间、Y值间、Z值间均无显著差异。这四种食用色素对试验金鱼的体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