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81篇
  免费   2347篇
  国内免费   5221篇
林业   5898篇
农学   8069篇
基础科学   4583篇
  8117篇
综合类   13769篇
农作物   2435篇
水产渔业   1840篇
畜牧兽医   6530篇
园艺   1499篇
植物保护   330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1198篇
  2021年   1930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1763篇
  2018年   1188篇
  2017年   1628篇
  2016年   1631篇
  2015年   2255篇
  2014年   2069篇
  2013年   2558篇
  2012年   3013篇
  2011年   3293篇
  2010年   3079篇
  2009年   2881篇
  2008年   2677篇
  2007年   2682篇
  2006年   2618篇
  2005年   2597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1005篇
  1999年   1339篇
  1998年   1192篇
  1997年   1007篇
  1996年   941篇
  1995年   867篇
  1994年   866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710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484篇
  1989年   392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农作物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4,他引:4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先进高效的秸秆利用技术,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增加废弃物资源的二次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农作物秸秆固定床干馏釜气固液联产技术,并以湖北省天门市杨林办集中供气示范站为商业化运行典型案例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农作物秸秆固定床干馏釜气固液联产技术可以同时产出中等热值(8~12 MJ/m3)的民用燃气和低位发热量达到28 MJ/kg的生物质焦炭,此外还有一定应用潜力的木焦油和木醋液。现有规模商业化运行,电价和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降低了集中供气示范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2.
新疆典型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的用水效率与效益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膜下滴灌技术因具有显著的节水、保温、抑盐、增产效果,在新疆自治区棉田中已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目前的大田棉花生产条件下,结合当地的光热、土壤、机械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膜下滴灌种植模式,对合理调控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促进棉花生长与增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棉农收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在新疆自治区主要存在3种典型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分别为传统模式、机采模式和超宽膜模式。该文通过开展实地调查取样,基于种植密度、灌溉定额、根区土壤水盐分布、覆膜宽度以及其它影响棉花生产收益的因素,对3种典型膜下滴灌棉花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的种植密度、灌溉定额、根区土壤水盐分布、覆膜宽度等对棉花的耗水与产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超宽膜模式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为1.04 kg/m3,明显高于传统模式的0.98 kg/m3与机采模式的0.89 kg/m3。另外,经济效益受种植模式(影响前期投入与棉花产量)与采棉方式(影响采棉支出与籽棉收购单价)的影响较大:超宽膜模式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其单位面积纯收入达18582元/hm2,稍高于机采模式下的18298元/hm2,传统模式下纯收入最低,仅11725元/hm2。因此,为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并增加种棉收益,建议在新疆自治区大力推广超宽膜模式,并对现有采棉机进行适当改进以在超宽膜模式下实现采棉机械化;或适当调整现有机采模式下的滴灌带布置形式(如将其布置在窄行的中央),但相关的效应仍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3.
太阳能与发电余热复合沼气增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实现大中型沼气工程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推广。该文针对北方寒冷气候特点,以哈尔滨双城市沼气工程为例构建了1套太阳能-发电余热中温厌氧发酵增温系统,阐述了该增温系统的设计原理,并对沼气发酵热负荷、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利用率、太阳能集热装置热效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得出该沼气工程全年平均每日热量的损失为6659.2 MJ,太阳能-发电余热中温厌氧发酵增温系统全年平均每日集热量为7017.6 MJ。通过对增温效果与该工程的热量损失进行对比,表明12、1、2月份系统需沼气发电机组额外提供372.2、369.4、208.3 kWh电量增温,其余月份系统可以实现发酵工程每日热量损失的补充,保证该工程的稳定运行。在8月份对示范工程的一次发酵罐体进行了增温效果测试,表明该增温系统在28 d左右可将该发酵罐内物料温度提升到中温发酵水平。该文为北方寒冷地区大中型沼气增温保温设备的配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李恺  杨艳丽  刘凯  辜松  张青  赵亮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4):196-203
中国盆花销售量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攀升,四大盆花之一的红掌在规模化生产中存在分级标准掌控不统一、分级结果不稳定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红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影响了红掌的出品质量。该研究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掌分级检测方法,对90株红掌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图像采集,经过二值化等处理,从侧视轮廓、俯视轮廓及佛焰苞轮廓特征三方面获取红掌植株的高度、冠幅、佛焰苞片数、苞片横径4项指标的信息, 针对每一项指标提出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植株高度测量误差小于5.4 mm;针对植株冠幅提出了当量直径测量方法,佛焰苞片数测量正确率可达98.9%,苞片横径相对误差最大为6.52%。针对试验所选90盆红掌分级成功率达到97.8%。研究表明,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红掌盆花的在线检测分级。  相似文献   
965.
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26年生刺槐+臭椿混交林(RA)、刺槐+白榆混交林(RU)和刺槐+白蜡混交林(RF)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RP)和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刺槐混交林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中,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不同林分之间表现为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无林地,RP、RU、RF、RA的脲酶活性分别是CK的4.02、4.74、5.08和5.01倍;3)在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土壤因子方面,刺槐混交林较其纯林表现为降低了土壤密度、pH值和含盐量,增大了总孔隙度,增强了蓄水性能,增加了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4)总孔隙度、细菌、固氮菌、全N和有机质等土壤因子对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建议用这些土壤因子作为评价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66.
东北黑土区TDR测定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室内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标定是利用TDR监测农田土壤水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以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剖面深度上的4种典型介质(黑土层、母质层、过渡层、砂砾层)为试验对象,利用“由湿到干”的土柱试验方法,用烘干法对TDR进行室内标定研究.结果表明:1)TDR内置土壤标定曲线测定的含水量明显低于烘干法测量的含水量.在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时,指数关系比线性关系具有更高的标定精度.2)单一介质的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曲线对自身介质的标定精度高(最大绝对误差3.2%).3)混合介质的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曲线的标定精度较高(最大绝对误差6.6%),可用于不同介质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本研究结果可用于研究区及类似区域修订TDR法含水量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探讨实验室筛选获得的氨氧化细菌CM-NR014和反硝化细菌CM-NRD3联合去除市政废水中氮素的应用价值,采用了两级A/O工艺进行菌株去除废水中氮素的小试实验,最后将菌株用于废水脱氮工程中。结果表明,脱氮功能菌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氨氮去除率在98%以上,总氮去除率在75%以上,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大于90%,出水各项指标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脱氮功能菌在去除市政废水中氮素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  相似文献   
968.
鲎C因子是鲎血细胞中一种对内毒素具有高亲和力的丝氨酸蛋白酶原,可替代鲎试剂用于内毒素检测。鲎C因子N端Cys—EGF.sushil—sushi2(CES)片段中的sushil区域是与内毒素结合的关键部位。本研究在sushil结构域中的特定位点断开CES与内毒素结合的功能片段,然后分别和蛋白质内含肽SspDnaX的N端片段(IN)和C端片段0C)连接,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复性以及内毒素去除后,利用蛋白质反式剪接系统,在体外诱导该蛋白质内含肽发生剪接,重新得到C因子的CES蛋白,并检测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此重组CES蛋白具有结合内毒素活性,提示在大肠杆菌系统中开发低成本内毒素检测试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9.
微生物有机肥结合土壤改良剂防治烟草青枯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盆栽试验设置了五个处理:对照(T1)、施用普通有机肥(T2)、施用SQY-7号微生物有机肥(T3)、石灰处理土壤后施用SQY-7号微生物有机肥(T4)、石灰和碳铵处理土壤后施用SQY-7号微生物有机肥(T5),用DGGE和平板计数法研究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旨在探讨微生物有机肥及微生物有机肥结合土壤改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中,施用普通有机肥(T2)不仅不能防治烟草青枯病,还提高了烟草青枯病的病情指数,而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处理(T3、T4和T5)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66.7%~87.9%;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T2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T1处理略有增加,真菌数量则较T1处理增加了1.1倍;T3和T4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分别较T1处理增加了3.5倍和6.1倍,同时,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7倍和3.5倍,而真菌数量分别下降了66.2%和70.1%;T5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13.6倍和5.1倍,真菌数量下降了75.0%;各处理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均较T1处理增加.初步研究表明,连作病害土壤用石灰和碳铵预处理后再施用SQY-7号微生物有机肥能有效防控烟草青枯病和减缓连作生物障碍,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改变微生物区系和降低病原菌数量实现.  相似文献   
970.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合理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该文提出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新思路。借助植被覆盖率对农村居民点斑块进行分类,通过分析抽样农村居民点斑块的植被覆盖与内部用地结构得到整理潜力修正系数,从而建立基于植被覆盖率修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模型,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门头沟区无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占大多数,具有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并且这部分农村居民点多远离主干道;山区具有中、高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略多于平原、浅山区,而低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明显多于平原、浅山区;门头沟区规划整理的农村居民点内部包含有大量农用地,其中建设用地比例只占63.19%~71.54%,但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将整个农村居民点都作为建设用地调绘;因而,一些不考虑植被覆盖修正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夸大了整理潜力,放大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效果。该文为进一步合理估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