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121篇
  317篇
综合类   1496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602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谷氨酰胺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动物处于特殊生长阶段如幼龄期或在应激期间都显示出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动物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各种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免疫应答能力,谷氨酰胺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影响免疫细胞生长和免疫应答能力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就谷氨酰胺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分泌和热休克反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采用利血平建立北京鸭脾虚模型,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党参和白术对脾虚北京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VIP、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虚组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都显著(P<0.05、P<0.01)低于正常组;党参预防组、治疗Ⅱ组以及白术治疗Ⅱ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可使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回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党参具有预防脾虚的作用,且单独高剂量(中药浓度2g/mL)使用党参和白术能达到治疗脾虚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在体内的平衡达到治疗脾虚泄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液(SMA)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总体系的2.5%),乳化条件为1 500 r/min搅拌30 min,60 min内调节体系pH值至2.5,反应后期升温至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外形较好,平均粒径为8.9 μm,分散系数为0.182 6,包封率高达99.54%。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乳油和微胶囊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初始LC50值分别为2.05和 3.02 μg/mL;而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2 d后,乳油对该虫的毒力下降较快,LC50值为100.23 μg/mL,而微囊悬浮剂毒力仍保持较高水平,LC50值为15.63 μg/mL。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兼具速效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按4∶ 1(质量比)混合作乳化剂,1 500 r/min搅拌,分散乳化60 min,酸化90 min,50℃固化90 min作为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 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包封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55.
生长因子EGF、bFGF对猪孤雌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EGF和bFGF,研究EGF和bFGF对猪孤雌胚体外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细胞阶段添加EGF或bFGF,添加EGF能够显著提高孤雌胚的卵裂率(P〈0.05);2~4细胞阶段添加EGF和bFGF,添加EGF组和添加bFGF组的囊胚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bFGF组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都略高于对照组和添加EGF组。说明EGF和bFGF有利于猪孤雌胚的体外发育,而且,bF-GF能够通过提高囊胚细胞数而提高猪孤雌胚的质量。  相似文献   
56.
为了测定猪卵巢组织磷酸二酯酶(PDE)同工酶基因表达类型与活性规律,研究相关中药的作用机理,为繁殖障碍性疾病治疗积累资料。作者提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卵巢组织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PDE同工酶在其中的表达。选取催情散等复方及单味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根据作用前后cAMP/cGMP含量的变化,分析对PDE活性的影响。结果检测的18个PDE亚型中除PDE4C外,PDE 1A、1B、1C、2A、3A、3B、4A、4B、4D、5A、7A、7B、8A、8B、9A、10A、11A mRNA在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卵巢组织PDE活性较强,其中cGMP-PDE活性大于cAMP-PDE活性。催情散对卵巢组织cGMP-PDE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单味药淫阳藿作用最强。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组织含有丰富的PDE同工酶,在通过环核苷酸水平卵巢机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催情散的作用与显著抑制cGMP-PD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7.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8.
小麦上三叶配置比例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不同株型、叶型的小麦品种 (系 ) 1 0个 ,研究了上三叶配置比例特点及与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和选择效果。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品种 (系 )的上三叶配置比例各不相同 ,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长宽比值与产量呈正相关 ,旗叶与倒二叶、倒三叶的长度之比、宽度之比、面积之比与产量呈负相关 ,探讨了小麦上三叶配置比例在株型育种和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通过检测茯苓酸对SLT-Ⅱe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选凝素、sICAM-1及TNF-α的浓度变化,探索茯苓主要成分茯苓酸对仔猪水肿病的疗效机制.将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SLT-Ⅱ e组、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5个组,采用ELISA法测定了培养3,6,9,12 h细胞上清液中P-选凝素、sICAM-1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过量分泌P-选凝素、TNF-α无明显的抑制作用;0 mg/L茯苓酸处理组对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使其分泌sICAM-1的浓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由此可见,茯苓酸通过抑制SLT-Ⅱ e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过量分泌,阻止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牢固黏附,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茯苓酸保护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模型剂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60.
京木 《国际木业》2007,37(6):30-31
今年初夏,京城地区热得早,气温高。京城地区以至京津唐三角经济带的木材市场亦如北方天气一样火热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